(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800)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区域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城镇之间人口流动将日趋活跃。这些流动人口的子女或者在家乡出生被带到城市,或在城市出生继续留在城市,如此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如何融入城市教育,已然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社会问题。[1]
“教育融入”特指流动人口子女能够享受到教育行政部门赋予的公正待遇、流入地学校在教育质量上的优质保障以及流入地城市社区的公民关怀。本次以广州市花都区为据点,调查了关于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现状。[2]
为切实了解花都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融入的现状,本次调查选取了广州市花都区的外来务工人员为调查对象,结合实地走访和网络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共发放调查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40份。
(1)流动人口自身的文化程度
调研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父母的教育程度在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为41%,高中学历的比例为30%,初中及初中以下的占比例为24%,其他情况占比为5%。
(2)流动人口的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月收入)
家庭收入水平是衡量流动人口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直接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程度和接受教育条件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该地区流动人口家庭收入水平普遍不高。
(3)流动人口子女的就读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子女在父母的居住地接受教育的人数比留在家乡接受教育的人数多了4%。
(4)流动人口更加注重子女哪方面的教育
此项调查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父母对子女的知识、品格、思想观念、情商教育和实践能力这几方面教育都很重视。
(5)流动人口认为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时哪方面融入比较难?
调研数据表明,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城市教育时,在户籍问题、语言障碍、生活方式这3方面融入比较困难。
(6)流动人口对子女接受的在校教育的评价
流动人口对子女接受的在校教育表示满意的占54%的比例,30%的人觉得一般,有5%和1%的人群觉得较不满和很不满意。
(7)流动人口更关注子女在城市哪一方面的教育
调查数据表明,流动人口更注重子女在城市教育中人际方面的融入,其次是学习融入和心理融入。
由于学校办学性质及办学条件的不同,流入地的公立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环境、教学内容以及语言环境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流动人口子女学习融入较为困难。
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时间长短、所在班级中外来学生和本地学生的比例构成以及在城市生活时间的长短,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流动人口子女人际融入。[3]
在城市公立学校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融入与其年龄、到城市生活的时间长短以及住房等方面都显示出相关性。年龄越大,心理融入程度越低;来自家庭因素和社会支持越大,融入性越好。
流动人口家庭大多数租住在城乡结合的城中村,这类居住区的封闭性相对较强,致使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生活空间大多与本地人口的生活空间形成一种隔离的状态。另外,户籍制度也容易造成流动人口子女难以享受城市各方面福利,导致成为影响生活融入的障碍。
政府在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上应发挥主导作用。设立专门机构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针对性服务,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相关教育制度,在基础教育方面应将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纳入公办学校招生计划,实现国民教育的公平。
政府相关教育部门、学校、社区以及家庭等各方相互协调与监督,以保证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教育资源不必闲置或浪费,流入地的各个部门以及流出地的各个部门需要相互合作管理和资源调配,确保各项有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融入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
学校可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可设立一定的倾斜政策面向流动人口子女就读机会,同时学校需要给随迁子女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应让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学生一视同仁的接受教育。
流动人口理应享有定期向所在地政府表达自己利益的基本权利,建设教育需求表达机制,营造有利于农民工子女社会认同的社会建设教育需求表达机制,营造有利于农民工子女社会认同的社会氛围。进一步的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受本应的教育。
流动人口子女需要增加对现在生活城市的了解,了解更多流入地的历史文化,增强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全身心的融入流入地的氛围中,增强自己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善于与他人沟通,;培养乐观的心态,自觉增强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以及对市民的认同感。
通过本次对广州市花都区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该地区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基本情况,并根据数据分析,找出影响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的建议,为进一步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城市教育融入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