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苗苗
(通化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吉林通化 134001)
高校体育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合理调配、有效控制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时间资源和信息资源等要素。人力、物力、时间和信息资源息息相关,只要其中对一种因素的管理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其他管理工作的进行,甚至影响整个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继而影响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对高校体育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人力、物力、时间和信息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和实施办法来确保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从而保证高校体育的良好发展,为培养高校体育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高校体育管理面临的困境主要为如下几点:
2.1 高校体育管理领导及各级体育部门的工作者缺乏正确的体育管理理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落后观念的影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育也仍然存在“分数为王”的陈旧理念,体育教师和学生都以考试成绩为主,而忽略体育教育真正的内涵。高校体育管理的管理理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导致很多高校都面临体育教学效率低下、体育教学目标模糊、体育教学质量远远低于理想效果的情况。并且,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管理职责多由体育教师承担,但由于体育教师缺乏体育管理经验,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无法满足体育管理需求。与此同时,高校体育管理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显得过于强硬,只追求陈旧理念中的体育教学目标,而忽视学生真实的感受。例如,有很多学校存在禁止学生更改专项课程的意愿,这样的行为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会大大降低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甚至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 高校体育管理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漏洞,不能为体育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力保障。高校的体育管理需要一套适应时代发展、适合本校体育管理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高校体育管理制度。然而,目前有太多的高校缺乏这样的体育管理制度,要么是管理制度内容分散、欠缺规范性,要么是缺乏监督检查标准、法律效力低下,同时,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考评制度、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等方面的问题也无法为体育管理及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保障,不能对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进行有效调动。还有些高校虽然拥有着完善的体育管理制度,其管理人员却并不能以其作为标准付出实际行动,使得再健全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发挥实效的机会,令人感到惋惜。高校体育管理的管理制度存在如此多的漏洞,自然会导致高校的体育管理工作不能达到系统、科学、规范的管理标准,继而也就阻碍了高校体育管理创新发展的步伐。
2.3 高校体育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能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目前,还有太多不重视高校体育教育及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高校存在,这也就造成了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资金投入过少,根本无法满足扩招后高校持续增多的学生参加体育教学课程和体育锻炼的实际需要。因此,如何对资金、场地不足、体育器材磨损更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处理,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转变校方领导的竞技体育观念等成为高校体育管理人员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高校的体育管理还存在过分重视竞技体育教学的现象,高校领导和教师都认为只有通过竞技比赛项目赢得名次才算取得了好的体育教学管理效果,过分重视竞技体育也就导致了高校领导在竞技体育项目上的资金投入过多,而在供学生日常体育锻炼的体育器材、场地等硬件设施以及各种辅助体育教学的软件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少得可怜。这样就使高校体育管理的资金投入失衡,不能达到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也不能实现帮助学生树立体现高校体育真正内涵的终身体育的正确观念。
2.4 高校体育管理中关于体育文化的关注度不够,不足以实现全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高校体育在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始终不被高校管理者重视,甚至有些高校还认为体育课只是文化课的附属内容,可有可无。在这样的现状下,高校管理者当然不能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例如,他们不会在校园中做出体育项目宣传海报、不会让校园体育文化竞赛等活动占用校园太多的场地,因此也就无法满足学生对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参加体育锻炼实践以及各种体育文化活动的实际需求。长此以往,自然会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不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这又必定会增加体育教学和管理的难度,逐渐形成恶性循环,除此之外,很多高校的体育管理模式和手段比较单一,高校体育文化已经荡然无存。
针对如上所述高校体育管理面临的困境,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多年知识所学以及多位专家学者的观点,提出了如下几点应对策略:
3.1 树立正确的高校体育管理理念,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加强重视,并依据“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一切为本”的原则开展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滞后的管理理念自然会阻碍管理工作的创新和进步,因此,高校体育的管理工作要想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就要抛弃传统的高校体育管理理念。其一,诸多高校存在忽视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问题,因此,需要使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管理部门加强对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视,避免存在过多的教育功利心理。其二,教育改革中提出了高校要树立一切以学生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高校体育管理者要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加大深造学习的力度,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时刻牢记“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一切为本”的管理原则,深刻领会高校体育的真正内涵,告别“分数为王”的传统教育理念,树立终身体育、娱乐体育、身心体育的正确体育管理教育理念。只有革新高校体育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才能保障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创新和进步,才能更为有序有效地进行。
3.2 积极完善高校体育管理制度,使之能够为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展开提供有力保障。体育管理制度的完善对高校体育管理和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需要对高校体育管理体系进行健全,为高校体育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科学的参考依据。一方面,高校需要积极地完善现有的体育管理制度,确定明确的体育管理目标和实际可行的体育管理计划,调动所有的高校体育管理人员及体育教师都主动参加体育管理工作,同时,还要践行对体育管理组织结构的创新优化,并且高校的体育管理领导还要协调好各个体育管理部门的配合工作,将人力资源、物力资源、时间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各种资源合理分配到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高校的体育管理工作受到体育管理领导和体育教师等多方面共同管理的模式,促进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更为有效地进行。另一方面,高校还要将工作重点落实到建立一套创新完善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设置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这几个主要模块的内容。创新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使教师发现自身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也可以让同学找到自身在参加体育学习过程中明显的不足,只有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才能更加明确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实际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来调整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相关方案,来保障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3.3 加大对高校体育软硬件设施的资金投入,使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条件,尽最大努力满足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鉴于高校体育资金投入与资源分配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的开展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高校及体育管理部门需要对资金筹措渠道进行拓展,加强对体育资源配置方面工作的重视,确保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体育资源的配置更加科学,为体育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基础保障,确保各项体育管理政策和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有些高校采取了将校内的体育场馆及体育设施对校外人员开放,但会收取相关费用的方式来汲取资金,使之应用到本校的体育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中;有些高校则会加大与校外企业合作的方式来筹集资金。总之,为了满足高校学生对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场地和设施的需求,高校要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渠道来获得资金,并合理地配置高校体育的各种资源。
3.4 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加强高校校园内体育文化的宣传工作以及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工作。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隐性的,产生的效果也是自觉自愿、潜移默化的,学校的体育雕塑、体育场板报还有宣传版面上对体育文化精髓的体现,展示出体育文化带给校园的生机活力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因此,高校体育管理领导明晰高校体育文化对学生学习体育课程、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从而使之加大对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工作。其次,高校应意识到高校体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原有的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再结合实际的需要来增加新的体育教学项目,定期举办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知识竞赛、运动会等体育文体项目,为学生营造积极活泼的体育学习气氛。最后,制定合理有效的高校体育文化制度,体育文化制度可以为文体项目的展开提供有力保障,促进高校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高校体育管理工作是促进体育课程对学生身心素质的提升、促进终身体育观念树立的重要保障,只有对高校体育管理工作现处的困境做出合理的分析研究,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也才能促使高校树立创新的体育管理理念,从而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更多有利于体育课程学习的空间,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体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