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2019-01-17 06:00陈飞燕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陈飞燕

摘 要:自2017年新版数学新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后,核心素养就被纳入了其中,而这一话题的研究也就成为一线教师普遍关注和研究的方向之一。但是,该如何研究,从哪研究也就成为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所以,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究以及思考,按照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分类进行思考,而数学运算作为其中一项自然也就成为一线教师需要研究的话题。因此,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学生的发展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作出贡献。

关键词:核心素养;运算能力;小学数学

运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基础。可是,从目前的数学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运算习惯较差、运算效率也不高,导致了学生因为运算丢分率居高不下。所以,为了提升学生的基本学科素养,也为了解决当前学生运算力的现状,笔者结合日常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对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行论述,以期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什么是运算能力?在笔者看来,它是学生在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等基础上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应用的能力,是提升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运算能力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即正确运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一、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常常会出现因为审题不清而出错,但是,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常常将这一问题归纳为不细心、马虎等,事实上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所以,在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并以此来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解题正确率的提高打好基础。

二、分析题干找准不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

找准关键词是审题环节需要做的,但也是理解题意的关键,也就是说,组织学生分析题干找准不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了影响学生运算效率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准确找到变量和不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就需要不断地进行强化训练来达到提高运算能力的目的。

例如:某学校图书馆购进一批图书,其中童话书和科技书一共630本,已知童话书占20%,后来方便学生借阅,学校又购买了一批童话书,此时的童话书占总数的30%,请问:学校又购进了多少本童话书?科技书有多少本?

对于这一试题,学生首先要明白“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从该题可以看出,先后两次购买书,但一次购买了童话书和科技书两种,第二次只购买了童话书,没有购买科技书,也就是说,该题目中不变的是科技书的数量,变的是童话书的数量和总数等等,之后,在组织学生寻找变量和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关系等等,进而根据分析写出相对应的式子,即:

科技书:630×(1-20%)=504(本)

第二次购书后的总数:504÷(1-30%)=720(本)

第二次购买的童话书:720-630=90(本)

可见,这样的式子与学生的分析也是相吻合的,所以,只有学生明白变量和不变量之间的关系,才能对问题进行顺利的解答,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认真分析题干中找到解题的思路和关键,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熟练掌握基本的运算规律

运算规律的掌握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也就是说,即便是审题清楚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也找对了,但是运算规律没有记清楚也是得不到正确答案的,正确率也不会提升。所以,在提升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中,我们要专门对学生进行运算规律的训练,要确保学生准确掌握并能灵活应用,这样才能降低学生的出错率,才能提升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以“四則运算规律”为例,这一知识点的掌握可以说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尤其是带括号的相关计算规律的掌握。所以,在这部分基础知识的掌握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专项练习,通过不同规律的划分来组织学生训练与之相匹配的练习题,如:当式子里面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边的,大中小括号要按顺序,括号里面的顺序应该遵循基本的运算法则。对于这一规律,我们就可以按照难度的不同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如:540÷(19+35)=_____;800-(2000-9600÷8)=_____;180÷[(3+6)×2]=_____等等。通过专项试题的设置来帮助学生掌握每一种混合运算的规律。但是,为了避免出现“题海”,也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些运算规律的掌握,我们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来强化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如:我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去扮演括号,并以其口吻来描述自己的作用等等,这对学生运算规律的掌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四、养成解后检验习惯

检验是学生计算中不可缺少的,也是提高学生正确计算率的保障。但是,很多学生不具备检验意识,导致错误率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教会学生检验,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检验方法,进而使学生树立问题解答后自主检验的习惯。

五、主动反思弥补不足

如果说上面的四点都是能够直接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因素的话,那么,反思就是间接的因素。也就是说,只有学生养成主动反思习惯,通过对自己做错的试题进行归因,并找到相关的策略来改进的话,学生的运算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的。所以,在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总结。

运算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运算也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而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运算教学,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进而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学生基本数学素养的提升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晶晶.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25-26.

[2]王桂东.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134.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浅论高中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问题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