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种情”

2019-01-17 06:00吕芳露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设计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吕芳露

摘 要:“未成曲调先有情”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恰当。于教学而言,一堂好的课就像一首动听的曲,而为了奏出曲调中的感情,还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技巧,善于引导。对一节优秀的小学数学课而言,情感也是一种技巧。而相对于课堂而言,处理好数学教学中的“学情”“情境”“共情”这“三种情”,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课堂实效。

关键词:“三种情”;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

有些人认为情感教学属于语言文字学科的范畴。这表现为我们的语文学习,不仅要分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还要通过学习激发学生自身的情感。数学教学则相对没有那么显性的指向,即好像更注重技能的培养。那么,在教学目标中数学就没有情感目标吗?在培养数学综合素养的时候不需要情感投入吗?答案是否定的。因而,处理好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这“三种情”也是学科内在的必然要求。

一、知道学生站在哪里的“学情”分析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在课堂准备阶段思考的都是该“怎么教”,而不是“教什么”。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认为自己所要教的内容是明确而具体的,另一方面则是认为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教更能直指教学。事实上,在“教什么”的定义上,存在着很多争议。那么,到底该怎样界定这个内涵和外延?不可否认,教学应该教学生尚未掌握的內容,即教学内容应该指向学生的需求,而不是完全仰仗教科书或者是数学教师的经验。基于此,就要充分掌握学情,知道学生究竟站在哪里,而非想当然地猜测。因为只有真正知道学生的位置以后,制定出来的教学目标才契合教学实际。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的时候就能够看出这种“学情”分析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年历内容,发现并区分大小月,同时根据观察二月的天数学习平年和闰年,最主要的是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生活实际,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可谓是“陌生又熟悉”,熟悉是因为日期、年历这样的概念一直存在于生活中,陌生则是对具体年月日的感知。考虑到这种情况,选取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各一名,利用一对一谈话的方式,了解他们对自己生日、国家节日、大小月天数的认知,结果发现学生对这些在我们脑海中习以为常的观念掌握得模棱两可。那么,针对这样的“学情”分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课堂导入,既要认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明确他们脑海中的“空白”。

二、善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活的数学应该有能够进行语言表达的生命力。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侧重的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数学情感的培养。那么,在这样的考虑之下,就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次的体验,让他们更多地倾向于自我认知的构建,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良好的情境教学法在小学各个学科中都应用广泛,而数学作为训练思维的学科,情境的设置无疑可以让对应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在学生脑海中建立构架,方便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从前、后、左、右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善用“情境”教学法的益处。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已经能够清楚明确地区分出前、后、左、右所指代的内容,但是对于其中隐含着的“相对”的思维则需要在课前准备的部分明确,即要让学生在脑海中有“相对”准备,就像是“前”或者“后”,是相对参照物的前后,同样的,左右亦然。在学生头脑中进行了这样的构建后,就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学校大门的图片,并询问哪张是在学校门口拍的,哪张是在学校里面拍的,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同样的学校大门,为什么看到的情景不一样?”进而引导学生对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不尽相同的思考。选择这种学生熟悉的情境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

三、基于情感目标的课堂“共情”

“共情”的实现可以说是课堂教学的高级形态的体现。在三维目标的设定中,完成对情感目标的教学无疑更有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从情感目标的维度上来看,指向较多的是与生活实际的融会贯通,那么,课堂中“共情”的完善就将数学知识转化成了学生自己的知识,数学问题也就相应成了学生的生活问题。基于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之余,更是个人数学素养塑造的体现。因而,教师要善于主导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共情”。

例如在学习“可能性和可能性的大小”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看出基于情感目标的课堂“共情”如何体现。可能性的问题,说白了是概率问题。但是面对四年级的学生,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更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水平。在这一部分的学习中,并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掌握多么高深科学的概率计算方式,而是旨在通过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思考实验结果,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逐步养成乐于研究问题的兴趣。依据这样的情感目标,本节数学课在定位上便倾向于游戏教学的方式,那么,组织好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研究中获得乐趣,便是课堂“共情”最直观醒目的证明。

总而言之,一堂好的小学数学课少不了这“三种情”,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设置好教学“情境”,从而致力于实现数学教学的课堂“共情”。

参考文献:

[1]费晓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9(1).

[2]董艳.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对策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6).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