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020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湖北荆州
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即起源于希氏束以上的心动过速,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最常见的依次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与年长儿不同,其症状隐匿,呈阵发性突然发作,小儿常有很好的耐受性,常见症状包括心悸、胸闷、焦虑、头晕,少见症状有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与休克等。心电图表现为心率165~280次/min,节律规整,QRS波群形态及时限正常。多因感染、疲劳、精神紧张而诱发。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多持续数秒,部分持续数天,如超过24 h,不能及时复律,可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均需要紧急处理复律。2010-2017年收治PSVT患儿15例,给予心律平、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推注,以观察其疗效,报告如下。
2010年6月-2017年6月收治PSVT患者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31 d~1岁5例,1~3岁7例,4~8岁3例;心率220~280次/min。患儿均为首次发作,器质性心脏病1例为室间隔缺损,但心功能无异常。
诊断方法:①心动过速突发突止;②发作时心电图表现为节律规整的窄QRS波心动过速,QRS波后部分可见相关逆向P波;③无房室分离表现。入院后急查心电图,证实为PSVT,条件有限,未做电生理检查。患儿临床表现有面色发绀、烦躁、呼吸急促,年长儿常常述有心前区不适、头晕等症状。
治疗方法:入院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面罩给氧,水合氯醛口服镇静,常规床旁心电图检查。备用阿托品及肾上腺素。给予心律平、ATP复律。心律平1 mg/(kg·次),加5%葡萄糖注射液10 mL于10 min内静脉推注,尽量在8 min左右推注完,推注速度要均匀,15 min后无效,可再次给予心律平1 mg/(kg·次),总量<5 mg/kg。在给药起30 min内复律者为有效。ATP给予100 μg/(kg·次)快速推注,5 min后不能转复,可以再次重复100 μg/kg快速推注1次,2次快速推注后,不能转复,则无效。ATP静脉推注中,接三通管,一管道原液快速静脉推注,另一管道生理盐水2 mL快速推注,即所谓弹丸式注射。
疗效标准判定:①有效:恢复窦性心律,症状、体征消失;②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心律未恢复窦性。
15例患者中,有效13例(86.7%),无效2例(13.3%)。有效病例一般在30 min内转为窦性心律,10例给予心律平静脉注射后转复,3例先给予心律平静脉注射无效后,立即给予ATP静脉注射后转复,2例先后给予心律平、ATP后复律无效,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15例患儿中,其中3例心律平静脉注射有心前不适、恶心,心电监护或心电图显示有室内传导阻滞,持续2 h自行消失;1例在推注ATP后出现呼吸加快、呕吐表现,心电图显示窦性停搏,窦性停搏常常持续1~3 s后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部分患儿由窦性心动过缓转为窦性心律,无阿斯综合征发生,未见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PSVT的临床特点为阵发性发作,突然发作及突然停止,婴儿以房室折返多见,较大儿童以房室结折返为多[1-2]。PSVT为小儿常见急症,需要及时纠正,否则可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平为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房性、交界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均有效,其作用机制为延长期前单相动作电位时程,延长期前复极过程。据文献报道,心律平对房室结内折返性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转复成功率达80%以上。本研究心律平转复成功率为66.7%,转复律低于临床报告,可能与心律平剂量偏低,静脉推注心律平时间过长有关[3-6]。儿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儿科医生,遇到心律失常患儿后,往往束手无策,担心心律平的不良反应,在推注心律平时,出现推注速度过慢,推注剂量不足问题,值得临床医生注意。ATP的优点是半衰期短,起效快,常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严重的不良反应有窦性停搏,往往在快速推注ATP后,立即出现窦性停止,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能够自行恢复窦性心律,但要备齐复苏囊、除颤仪及抢救药品。逆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洋地黄加速旁路传导,维拉帕米和普萘洛尔减慢房室结内传导,都可能使心室率明显增快,甚至发展成室颤,因而不宜使用。普罗帕酮和胺碘酮终止儿童室上速效果优于三磷酸腺苷,胺碘酮无显著不良反应,但转窦时间显著长于普罗帕酮。对于心功能低下或心脏结构严重异常的患儿,应避免或谨慎选择普罗帕酮。
综上所述,心律平、ATP治疗PSVT是安全有效的,不足点为样本量少,电生理检查未做,未能明确鉴别PSVT的具体类型,且没有给予比较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