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云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使用有效的教学语言,指引学生走向进步。教学语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语言艺术的应用,区分提问语、讲授语、结束语与评价语,让教学语言能够渗透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语言;针对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教学语言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改变,并辅以肢体语言、面部表情进行协助。教师要提高教学语言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提升提问语的悬疑性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问题的预设环节,使用教学语言,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地学习知识。教师在课前要做好问题的预设工作[1],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问题难易度的调整。设置的问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思考时,能够与其他学生相互交流,并推导答案,教师在学生讨论完毕后,可以揭示问题的答案,提升学生的满足感。在提问时,教师可以应用一些肢体语言进行配合,提升提问的效果。
比如,在《荆轲刺秦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在荆轲刺秦王时,为何荆轲能够携带兵器靠近秦王,而且秦王身边侍卫没有及时制止?”这道题属于思考题,能够锻炼学生的开放思维,有的学生认为“荆轲买通了侍卫”,有的学生认为“秦王不得人心,导致没人施救”。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后,对学生讲解当时的制度,在“荆轲刺秦王”前,使者还没有解下佩剑的习惯,因为佩剑是君子的权利,而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秦王侍卫姗姗来迟。
二、提升讲授语的多样性
教师在讲课时,需要将讲授语变得风趣幽默,改变讲授的风格和形式,转变教学方法,保持学生学习的多样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思考的空间[2]。而在新课改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讲授语才变得多样化。教师可以使用角色模拟的方式,让学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并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或是使用互联网,结合网络上丰富的事例,对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分析。教师在讲授时更加注重师生沟通的作用,拉近了教师与学生间的距离。
比如,在《背影》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学生能够看到视频,并通过作者父亲翻栏杆买橘子的场景,体会父亲对于孩子的关爱之情。教师可以使用朗读的方式,对文章中的白描场景进行诵读,结合画面,让学生感受到父亲的不易。教师可以进一步联系到学生的父母,让学生思考他们父母的变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应用情感教育,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够从实际出发,体会文章中的情感。
三、提升结束语的完整性
部分教师存在没有结束语的情况,或是结束语过于简单,导致缺乏总结性语言[3],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需要学会控制教学时间,为总结留下一段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并在最后进行收尾。总结内容包括文章的段落划分、写作手法、写作思想等,并能够让学生进行表达,讲述他们从文章中学习到的知识。教师在使用结束语时,一般为下课前的5分钟左右,教师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用总结性的语言,为学生梳理学习路径,巩固教学效果。
比如,在《鸿门宴》中,教师可以对文章进行总结。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写作路径,分析“鸿门宴”的起因、经过,并在人物间的矛盾冲突中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鸿门宴的举办原因”,刘邦先入关,导致以项羽为中心的军事集团对刘邦生了杀心,在鸿门宴中,刘邦屡次躲过杀招,并能够全身而退。教师可以总结两大军事集团的特点,如领导者的性格特点、团队合作能力及用人策略,对两个军事集团的结局进行预测。
四、提升评价语的针对性
部分教师没有重视评价语的作用,沒有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评价,或是评价语过于生硬,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评价语都是不正确的。教师在评价学生前,需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态度,并进行针对性评价。教师可以使用课堂测试的方式,让学生解答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展开评价。教师要推动学生自评和同学间的互评,让评价变得多元化。
比如,在《卖油翁》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教师可以提出“文章主题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大多数学生会回答“熟能生巧”,部分学生回答“礼贤下士”“尊老爱幼”,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并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错误,提升学生的全局意识。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发表意见,驳斥总结错误的中心思想。
五、结语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应用效果,通过提升提问语的悬疑性、讲授语的多样性、结束语的完整性、评价语的针对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实现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晓麟.提升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能力的有效性策略[J].文学教育2018,11(37):50-51.
[2]陈湘豫.中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特点形成的原因分析[J].基础教育,2017,8(32):112-113.
[3]邱悦.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探讨[J].语文教学之友,2019,6(28):90-9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