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里奇
摘 要: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革新与优化,对高中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还要深刻践行立德树人的机制,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此外,为了能够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更好地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教师还应该落实德智体美劳的基本准则,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高中政治;立德树人理念;具体方法
就当前高中政治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有不少教师在教学当中渗透了立德树人的理念,并将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所取得的成绩是难以令人满意的。为了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本文从坚持立德树人任务、践行立德树人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一、坚持立德树人任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很多高中政治教师因为缺乏对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忽视了在教学当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升。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把握育人的方向,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案的设计都应该以立德树人为本,借助高中政治的教学资源优势,进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教育。
例如,在“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课当中,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找出当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接着,教师可以就本文内容提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哪些?”“我们如何弘扬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等问题,并让学生利用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解答。然后,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资源整合优势,在网上搜集并下载一些有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实际案例和视频短片分享给学生,进而让学生对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最后,教师还可以就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弘扬民族精神,从我做起”的宣传大会,并让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真正做到在教学当中坚持立德树人的任务,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践行立德树人机制,提升立德树人工作的成效
在新的时期,将立德树人的理念作为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任务,并在教学过程中践行立德树人机制,既是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优化,又是做好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必然选择。为此,教师必须将立德树人机制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把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意识作为教师开展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例如,在“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课当中,教师除了开展正常的课堂教学以外,还可以就本节课的内容举办一次班长选举的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投票箱,再准备一些作为选票用的纸张,并将纸张分发给学生。接着,教师可以选出几名班长候选人,并将几名班长候选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让这几名学生分别上讲台进行演讲拉票,其余的学生根据这几名学生的演讲进行投票。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投票数进行整理统计,找出获得选票最多的学生。在本次班长选举的投票活动结束阶段,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有关行使公民权利、维护公民权利的小故事来帮助学生加强对“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节课的认知。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德智体美劳基本准则
由于高中学生的政治认知大部分来源于学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教师在教学当中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落实德智体美劳五项基本准则,辅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构建起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实现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推动高中政治有效课堂的构建。
例如,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课当中,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选取一些比较富有教育价值的教学素材和教学案例分享给学生,进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然后,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协作学习、情境教学、趣味性教学等手段来展开,进而让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最后,教师可以就本节课所讲述的知识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敬老的社会服务活动。在本次活动当中,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的各个小区,去帮助小区当中那些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进而切身感受参加这种社会服务给自身带来的影响。借助此类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既落实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准则,也践行了立德树人的理念。
总的来说,在教学当中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是今后高中政治教學发展和进步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教师在组织开展高中政治教学工作当中,应该积极踊跃地去探索和发现高中政治教学和立德树人理念之间的关系,通过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组织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而让立德树人的理念可以在高中政治教学当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海.高中政治教学渗透立德树人理念的实践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2):20-23.
[2]潘咏梅.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教育现代化,2018,5(29):319-320,324.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