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渗透

2019-01-16 13:56王永莉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

王永莉

摘 要:课堂上,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积淀古代文化常识和古代文学知识等人文文化,让他们慢慢养成良好的人文精神,有一定审美情趣。针对课堂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渗透问题展开详细阐述,让学生自觉提高自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吸取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整体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

目前,课堂教学中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不太理想,教学目标设计过于倾向知识目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关注较少,导致学生对文化的传承比较随意。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更加习惯于对文言文、古诗文进行机械翻译,不重视挖掘其潜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阅读鉴赏为主,缺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渗透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言作品,文言作品里包含了内容丰富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古代文化知识,可通过这些古代文化常识的渗透拓展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面。同时,在课堂上,可梳理、筛选一些语言文字知识。如汉字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等,让学生从中掌握更多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积累更多文字知识。教材中,也包含了丰富的小说、散文、戏曲、诗歌等文学知识,深入挖掘教材中人文知识,引导学生阅读古代经典著作,更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渗透,使学生从中积淀更多古代文學知识。

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学习重点文言词句,了解文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再分析文中人物性格。其中,在对廉颇、蔺相如的思想品格进行分析时,可由“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这一句适时引入古代官职文化,延伸出“卿”是周天子及诸侯所属高级官职的通称,而“上卿”是宰相。接着,全面地为学生介绍战国时期国君被称为“皇”“帝”,上卿是辅助国君处理事务的。当学生了解了一些战国时期官职文化知识以后,再带领他们品读廉颇、蔺相如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廉颇知错就改的行为进行细致分析。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本节课所学重难点知识,还将从中吸取一些古代文化知识,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

二、传统思想观念渗透

传统思想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课堂上,要积极向学生渗透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尊师重道等传统思想观念。在教材中,许多文化经典蕴含了儒家的“人本”思想,向学生渗透这一传统思想观念,利于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让他们逐渐实现自我的完善。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课堂上,注意天人合一思想的渗透,利于启示学生爱护环境。而尊师重道传统思想观念,能够勉励学生传承这一美德。在对这些传统思想观念进行具体渗透时,要重视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以加强对学生的熏陶。

例如,在《师说》一课教学时,为了向学生渗透“尊师重道”传统思想观念。课堂上,可先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俗语导入课堂新知。再为学生讲解古人对老师的尊重,说一说古人对老师作用的肯定。接着,引导学生翻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等重点句子,让他们进一步了解老师的职能。然后,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他们围绕文中所表达的尊师重道思想绘制一幅手抄报。在手抄报绘制活动中,有的学生设计关于尊师重道的名人名言板块,有的学生设计教师节的来源板块,有的学生写一些尊师小故事,还有的学生写一些感恩老师的话语……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学生自觉传承课堂上渗透的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思想观念,积极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传统语言形式渗透

在课堂上,积极渗透传统语言形式极为重要,利于学生改变自身简单的语言表达形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于这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注意挖掘婚联、春联等对联内容,让学生学会对联中的语言艺术,掌握对联中语言的庄重和谐,继承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际教学中,还要利用好文学作品中“青云之志”“老当益壮”“扶摇直上”等成语,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积累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另外,在课堂上,应积极向学生渗透古代礼貌称谓,让学生掌握这一种传统语言形式,接受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但是,在实际渗透中,要注意组织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活动,打造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环境。

例如,在《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教学时,为了向学生渗透传统语言形式,让他们从中掌握一些成语。课堂上,可先检查学生对弃甲曳兵等重点词语的预习情况。接着,组织一次书法比赛,比赛设立优秀个人奖等奖项。书法比赛中,要求学生书写文中五十步笑百步、弃甲曳兵等成语,并对成语含义进行解释。整个比赛过程中,学生将高效完成对传统语言形式的吸收,真正理解“五十步笑百步”是比喻自己有同样错误却讥笑他人。同时,学生将对传统语言形式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愿意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综上可知,课堂上,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待加强。实际教学中,应改变以往教学方式,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思想观念和传统语言形式的渗透,深入挖掘教材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氛围熏陶下养成良好审美情趣等文化素养,透彻理解文化内涵,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金鑫年.探析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6(27):16.

[2]尤国军.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契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1):13.

编辑 李 争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