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视域下高校师德建设路径研究

2019-01-16 05:39陈玉娇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高等学校师德

陈玉娇

摘要:教育强则国家强,师德兴则教育兴。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高校师德建设是造就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是高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包含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坚持“四个统一”,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时代特点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新时代条件下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提供了前进路径和科学指南。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师德;高等学校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12.013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2—0060—05

習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指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教育观集中体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科学指南。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我国当前教育事业发展改革与实践,发表了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讲话,组成了完善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中国化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1]。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道德素质水平、尊重教师职业是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和突出特色。高等学校健康发展的基础是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师德的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教师在职业生活领域中形成的道德品质和水平,其评判标准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社会道德规范在教师职业领域的具体化。[2]

一、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对高校师德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共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有着推动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要“遵循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3]由此可以看出,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学科离不开一流的高校师资队伍,高校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崇高的科研精神,更要坚持党的领导,继承发扬先进的思想文化。高校教师不仅是一线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更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在道德政治思想层面承担着塑造学生完整人格、培养学生辨别善恶是非的能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等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4]

(二)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现阶段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提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强调了现阶段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目标。

高校将立德树人作为自身光荣的使命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培养受教育者德行的前提是提升教师道德水平和操行修养,将“德”视为立师之本,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基本保证。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师节给全国广大教师写信时,要求教师“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5]无论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对学生的叮嘱教诲还是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举手投足甚至微小的面部表情都可以体现出其道德修养、思想作风以及对学生的基本态度。所谓欲树人、先立德,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要求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以身作则将育德、育人、育己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育人先育己,育己重育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不仅要有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精神,而且更要自觉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6]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高校健康发展的前提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的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运用于高校各项工作,尤其是引领高校师德建设这项基础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高等学校的师德建设提供了思想保证,同时也为高等学校师德教育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助于高校明确师德重要性并坚定信念积极参与到师德建设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助于高校全体师生及工作人员将崇高的道德修养视为引领高校发展的风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助于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高校师德内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助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分清荣辱,明辨善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确立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促使高校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二、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指导高校师德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做到“四有好老师”

关于优秀教师的形象、标准、责任问题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话题。早在西汉时期,杨雄在《扬子·法言》中记载:“师哉师哉,桐子子之命也。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表达了要成为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对学生有启蒙指导的责任更要成为世人的榜样和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出了做好老师的“四有”标准,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7]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好老师的四个评判标准,概括了作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具有的职业道德修养,为高校师德建设事业指明了发展方向。根据我国目前高校教师队伍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师德建设工作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四有好老师”讲话内容。怀揣理想信念的高校教师对教育事业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与高等教育“四个服务”发展要求相联系,作为投身教育工作思想和精神的力量。道德情操是道德情感和操守的有机结合,是构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因素。拥有高尚道德情操的高校教师是在教育教学中通过学习、实践、内省等方式形成的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坚守道德底线,在教育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发扬无私奉献精神的内在品质。具备扎实学识是高校教师安身立命的根基,要求教师掌握学科知识,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知识的前提下具有终生学习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学识魅力。仁爱是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孟子在《孟子·离娄下》中提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高校教师的仁爱之心是教师职业伦理的基础要求,突出表现在热爱教育工作、关爱学生和爱好学习。

(二)成为“四个引路人”

全国第32个教师节来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8]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教师成为“四个引路人”,是对高校教师教育工作意义的升华,也是将高校教师培养成为高素质专业化的“引路人”指明方向。高校教师成为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的根本保证是要求教师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学生思想心理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以身作则具有敢于吃苦不断锤炼自身意志,真正担负起学生走向成长成才之路时的人生向导。高校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的前提条件是了解学生差异性特点并发现学生特长天赋,引导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做到时学永新,真正使高校教师在陪伴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高校教师成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的不竭动力是在课堂中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并开发多样化课程,在课堂外构建校园创新环境并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课堂内外联合起来发动学生提出新观点、形成新思想、掌握新方法最终拥有创新思维能力。

(三)坚持“四个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9]引导高校教师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并在教育实践工作中落实“四个统一”,真正做到内部心中有数,外部行动一致,知行合一。第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育人是教师教书的最终目的,德育是教师育人的关键环节,教书育人是同一个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第二,言传身教出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言传身教是教师进行政治、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方法,高校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中善用通俗亲和的语言来促进学生道德层次知情意行的发展,更要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加强内在修养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作风。第三,高校教师只有在潜心问道努力做好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国家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高校教师培养人才的目的之一是服务社会,要求高校教师关注社会发展致力于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解决社会问题。第四,学术自由不仅是大学的核心理念更是一流大学的追求目标和赖以立足的宝贵根基。学术规范包含有学术研究活动中需要遵守的具体规则还有关于学术制度、学风等方面的规范。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是相辅相成的,高校教师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中坚持学术自由原则的前提是遵循学术规范,不受任何规则制约的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

三、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德法并举,强调在发挥道德教化作用的同时结合法律和道德的力量、法治和德治的功能,对采取“以德施教”、“依法治教”的高校师德建设方式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首先,要加大社会主流媒体对具有高尚品德和先进事迹的教师个人、团体的宣传力度,发挥榜样的力量创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同时高校也要组织师德教育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讲话,并落实到实践工作中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师德主题宣传讲座、经典案例分析等活动。

其次,建立健全高校师德考核、监督、激励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高校成立专门的师德建设领导部门对教师进行考察,内容包括教师是否做到遵守法律法规和校规校训、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等基本要求。考核方法可以通过向本校学生发放匿名问卷、建立师德意见箱、开启不良师德投诉窗口等全方位多方面监督教师思想作风。对于师德考核结果中的师德先进个人和集体,给予荣誉称号并且在学校评职、评级、评优中优先考虑。

最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高校教师师德监督工作。相关部门及高校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高校教师作出违反“红七条”的行为,并加快建立终身问责制,对高校教师由于违反师德而造成的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后果,应严格追究高校领导人员及其相关主要人员的法律责任。

(二)运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高校师德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10]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有关于论述师德的道德观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发展和弘扬我国传统师德文化精华不仅丰富了新时代师德内涵而且也是正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念的导向。关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思想,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在《四书训义》中写道:“立教有本,躬行为起化之原;谨教有术,正道为渐摩之益。”提出了教师的行为对学生道德教育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关于教师对学生、社会的责任的讨论,《论语·第七章·述而篇》记载:“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关于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和提升自身文化内涵的论述,在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可以找到,“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进而能为师。”首先,高校在师德课程教材编写中应将传统师德思想与现代教师道德理念相结合,使优秀的传统师德文化可以符合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要求。其次,高校通过组织教师品读与师德相关的经典名著,开设专门的网络论坛为教师分享读书笔记和读书收获提供平台。

(三)加强师德考核并纳入高校教师准入资格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将“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称为“顽瘴痼疾”。[11]对于高校办学水平和评价教师综合能力而言,不注重将道德纳入评价体系必将违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师德纳入高校教师准入资格制度中是教育回归本质和初心的必然要求,我国现行取得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的具体要求有满足学历标准、教学课时量达标、思想品德状况良好、《高等教育学》和《心理学》考试成绩达标等才可以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但是高校人事部门在实际开展教师招聘工作中更侧重于教师学历、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的考察,对于思想道德方面的考核多流于形式,缺乏对申请人深入考察其政治倾向、学术道德、行为作风等,易造成引入个别“有才无德”的个体混入高校教师队伍。发挥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引领作用,将师德评审标准纳入高校教师准入资格制度中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路径。首先,要提高高校人事部门对申请者师德的考察意识,将师德水平放在衡量申请者是否胜任高校教师工作的首位,杜绝出现申请者因學历高或科研能力突出而放宽师德要求标准。其次,应对走向岗位初期的实习教师进行系统的师德素养培训和长期动态考察,开设针对实习教师专属的师德教育课程,并在结课时结合考试成绩及日常表现决定教师是否具有转正资格。最后,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师招聘工作机制,制定规范详细的师德标准,将师德考察工作落到实处避免流于形式,真正将师德作为决定是否能成为高校教师的关键标准。

综上,教育强则国家强,师德兴则教育兴。师德,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对于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于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都具有重要的推动和引领作用。高校师德建设是造就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的核心和灵魂,是高校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包含有:做“四有好老师”,即“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做“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坚持“四个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习近平新时代教育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时代特点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新时代条件下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提供了前进路径和科学指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J].大学(研究版),2015(11).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3.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7]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8]本报评论员.以“四有”教师为目标做好学生“引路人”[N].光明日报,2016-09-12.

[9]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社,2013.

[1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A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Ethic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Xi Jinpings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CHEN Yujiao

(College of Marxism,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aanxi Xian 710054,China)

Abstract: Education is strong, country is strong, teacher morality is education. Teacher morality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moral system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e core and soul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achers in the new era, and it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rain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t cause. Xi Jinpings concept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requires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e "four good teachers" and "four guides" to adhere to the "four unifications," which enrich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thought on socialist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inherits and develops Marxist educational thought, which provides a way to adv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mor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Scientific guidelines.

Key words: Xi Jinpings view on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eachers ethic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责任编辑:马妍春]

猜你喜欢
高等学校师德
致良知与师德
闾彬:师德建设应实现“四化”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背景下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
师德“红线”持续发力还需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