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静
(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当前,社会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非常强烈,因此,除少数高校朝着研究型高校的目标发展以外,绝大多数高校应该办成应用型本科高校。国家层面也明确提出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但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不清、同质化同结构化发展倾向严重,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而创新创业教育正日益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和主要任务[1],并成为高校重要竞争力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核心[2]。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创建创新型国家、创新驱动、科教兴国等发展战略。创新型社会必然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大量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这些人才由谁来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义不容辞。因此,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将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对加快调整教育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的意义。然而,创新创业教育不可能仅靠学校单方完成,需要与政府、产业(企业)的力量交叉、融合[3],协同创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才能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为此,需要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与思路,构建政产学融合的新型混成组织模式,提升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由来已久,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形形色色的专业课程一样普遍,微软、雅虎、谷歌、苹果、FACEBOOK等闻名于世的公司最初都是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有64%的美国青年已将创业作为就业的第一选择[1]。相比而言,我国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不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末少数高校才自发性地开始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战略以后,教育部门也随之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大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面向全体学生。至此,由于国家的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开始在高校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有统计称,当前211院校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不到一半,很多高校仅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选修课程或创新创业相关讲座,离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创业教育相差甚远。教育部公布2017年度创新创业高校50强里,包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3所中央部门所属高校、北京服装学院等30所省属本科院校、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等7所高职高专院校。211院校所占的比例不足50%。创新创业教育任重而道远。
依据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战略和精神,相关主管部门和各大高校根据自身情况和办学特色,依托地方和区域特征,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2015年7月,浙江省在全省58所本科院校里选取了41所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试点,占比70%以上。41所应用型建设试点高校均建立了创业学院,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1]。2008年,由14所本科院校自愿组成的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在安徽成立,截至2017年,联盟成员已经达到19个。联盟本着互利共赢的精神,抱团发展、优势互补,探索和实践徽地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4]。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江苏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江苏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有效整合集聚政府、行业企业、大学等资源,实现协同与创新。
杨超(2015)认为,我国应用型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定位不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脱节[5]。许泽阳,刘淑艳(2015)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校企合作统筹规划的过程中仅注重短期目标和短期效益,没有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高度进行思考,以至于校企合作活动无法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作用[6]。洪梅(2017)认为当前各大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创新创业大赛为主,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7]。顾晨婴(2017)认为: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研究薄弱、高校与政府行业等社会力量协同度不够,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有待优化、校企深度和持久合作机制缺乏等方面[4]。
龙艳,孙文红(2016)以山东英才学院为例,探索并实践了校企共建行业学院、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推进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措施[8]。常俊峰,闫飞(2017)研究了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认为需要政府政策和财政的大力支持、要对接企业生产,努力实现专业实训场地与生产企业对接、专业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标准对接,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9]。顾晨婴(2017)以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为例,对深化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探索,研究指出,联盟高校积极引入企业核心技术标准,引入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标准,不断加强校企融合,强化专业和产业对接;搭建校校、校地、校企以及国际合作的多维度协同育人机制。在联盟内部高校增加暑假学期作为实践教学的“小学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4]。
综上可以看出,不管是国家层面还是大学层面,都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研究领域无法与老牌名校竞争,近年来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和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诸如“重视创业技能的训练、忽视新创业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只是停留在签署合作协议上而未能建立长久有效的运行机制等”问题也暴露出来。很多高校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并不能真正为社会所用。可以看出: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实际、产业(企业)需求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而国外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普遍与产业界和社会需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某些创新中心是由社会产业需求催生[10]。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要向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及所处区域特色,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产业需求和区域需求,有效整合集聚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形成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等多方面力量的多方参与、协同发展、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育人新模式。
当今时代背景下,高校不仅承担着知识生产与传授的历史重任,还需要承担知识转移与转化的使命。政策驱动以及知识经济背景下,大学需要跨越组织边界,从单边组织向混成组织转变[1]。亨利·埃茨科威兹教授和洛埃特·莱德斯多夫教授提出了三螺旋理论,该理论是一种创新模式,被称为三螺旋创新模式。在创新过程中,大学——产业——政府三者相对独立却又协同作用、功能互补、利益互惠、密切合作,形成螺旋上升的轨迹[1]。美国硅谷是三螺旋创新模式运用的典范,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形成了以政府、大学(研究机构)、行业(企业)为核心的协同式区域创新网络。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借鉴这些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改变传统的以设想方案为形式的校内创新创业比赛项目、以签署合作协议为主的校企合作等育人方式,突破大学单组织模式以及从高校到企业的点对点线性模式,构建由政府、大学、产业、风投、中介等通过产业链、知识链和价值链形成的混成组织,实现基于协同的并行模式,甚至网络化模式,协同育人。
混成组织模式目前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大学与地市共建研究院模式,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上海紫竹新兴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上述研究院由支撑体系、技术体系、孵化体系和资本体系构成综合创新体系。另一种是产业技术研究院模式,基于官产学研合作组建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如江苏省自2010年开始,重点建设了省(丹阳)高性能合金材料研究院、省(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等特色鲜明的产业研究院[11]。在混成组织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江苏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等都属于协同育人的混成组织模式。除此以外,为社会服务或新技术的产品研发或而在大学之间或大学和企业(产业)之间搭建桥梁的知识中介(科技中介),也成为协同育人的混成组织模式。知识中介总体上可分为两类:高校内部的知识中介和高校外部的知识中介。大学科技园、学术创业中心、孵化器、大学——企业研发中心等属于高校内部的知识中介。技术合作与应用研究院、研发代理机构等属于高校外部的知识中介[1]。
混成组织本质特征在于融合了三个及三个以上的不同类型组织的要素和运行逻辑,其持续发展与有效运作依赖于共同的利益。当且仅当混成组织各方拥有共同利益时,协同才会发生。但往往各组织之间内外部价值体系会不一致,组织文化、利益和目标冲突会成为制约因素。如果没有形成一致的认同,或者相应的制度规范缺失,协同育人就无法真正实施。研究建议,需要建立后官僚主义的混成组织并建立相应的机制。同时构建基于混成组织各方共同利益的合作模式和规章制度[1]。这无疑需要政府的参与和推动,政府的力量至关重要。
三螺旋框架下混成组织图见图1。
图1 三螺旋框架下混成组织图
创新创业课程不是只有一门课程或者几个讲座,而应该是一个体系并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和调整。包括创新创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等必修课;创业精神与实践、职业能力与发展、创新创业领导力等选修课;专家讲座、创新创业大赛、社会实践等等相结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同阶段侧重不同能力,低年级侧重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思维;中年级侧重培养创新创业技能;高年级侧重实践操作,定期不定期地开展企业实践。使学生在大一到大四期间不断线地接触创新创业课程并付诸实践,全面培养和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当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缺乏融合,停留在为解决就业难或者为了参加比赛而进行的创新创业培训活动。但其实,任何创新创业教育都必须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为保障、在某一具体专业领域内展开的。因此建立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是正本之源,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融合。
无论哪种形式的混成组织,都不再仅仅是高校和企业之间点对点的线性模式,不再是单纯的校企联合研发产品,更不应该成为高校或者企业追逐经济效益的手段,而应该成为大学课堂的外延,是产业创新、区域创新的源泉,是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该混成组织的运作应当集教学、科研、研发、生产经营、成果转化、创业等为一体,其功能是多元化的。通过该平台,高校将前沿知识传导到业界满足不同企业的需求, 企业则通过人、财、物的扶持更好的支持研究工作的进行。大量的学生参与其中, 积累经验, 成为未来产业界的人才储备力量。因此,目前校内混成组织育人平台不仅是提供科技创新的平台,也是重要的实践教学平台。首要任务不应该以科技成果和经济利益来衡量,而是以多少学生、多大程度参与到这个信息链和产业链中,以及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提升来衡量,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熟悉行业技术前沿,走上工作岗位后直接投身到企业的创新研发中,成长为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实现教育和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校园文化是有校园特色的人文环境,体现了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文化素质、行为规范等特征[12]。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是西方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也应当积极营造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这要求高校以及管理者多措并举,在环境、精神制度等不同层面营造学生创新意识,鼓励、促进师生共同参与创新创业[13]。
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之一。混成组织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有机地整合高校、企业、产业、中介机构等组织的资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促进产学研用的融合。这种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立足于学术前沿和产业应用,为社会和企业所需,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创业教育。这个过程里,教学模式改革是核心,课程建设是关键,创新平台是支撑,校园文化是催化剂,政府支持是保障。多方参与、多管齐下、多维建构、协同育人,才能使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这需要政府、高校、社会、企业持续不断的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