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建刚
河北省黄骅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061100
乳腺肿物是乳房疾病发生后颇为常见的临床体征,如乳腺癌、乳腺囊肿、乳腺腺病、乳腺结核、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症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常采用超声进行检查[1]。但常规超声检查的特异性较低,仅能对乳腺肿物进行初评的性质评估,在良恶性的鉴别中具有一定的困难[2]。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项新型的诊断技术,在肿物良恶性的评估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3]。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因乳腺肿物入院的210例女性患者,皆在术前接受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组织学明确诊断,排除采用内分泌治疗、近期接受乳腺活检、精神障碍、依从性差、资料不全等患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知情同意后纳入本研究。其中,患者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2.7±6.8)岁;肿物直径1.1~3.6cm,平均直径(2.1±0.4)cm。
1.2 方法 所有患者皆采用Hivision Aviv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本HITACHI生产,13-5探头)依次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常规超声检查:对患者的双侧乳腺进行全面扫查,观察、记录并保存病灶的二维灰阶声像图,包括大小、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结构、回声、血流信号等特征,依据2013版BI-RADS分类进行分级诊断[4]:(1)1级:未见异常;(2)2级:良性;(3)3级:高可能性良性;(4)4级:可疑恶性;(5)5级:高可能性恶性。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将探头尽量轻微触及肿块,维持与皮肤的垂直方向,调节肿块至中心取样框位置,调节取样框大小为肿块的2~3倍面积,采用实时显示弹性图像与二维灰阶图像的双幅模式,采用蓝绿分布特征反映病灶与周围组织的硬度情况,采用5分法进行评分[5]:(1)1分:病变区全部呈现绿色;(2)2分:病变区呈现以绿色为主的蓝绿相间;(3)3分:病变区呈现以蓝色为主,周围存在部分绿色;(4)4分:病变区全部呈现蓝色;(5)5分:病变区全部呈现蓝色,周边部分组织也呈现蓝色。
1.3 诊断方法 (1)常规超声检查:以4分及以上评分诊断为恶性病变,以3分及以下评分诊断为良性病变。(2)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3分及以上评分诊断为恶性病变,以2分及以下评分诊断为良性病变。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Epidata3.0与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比较 术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210例乳腺肿物患者中,良性病变者124例,恶性病变者86例。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比较(n)
2.2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比较 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87.9%)、特异性(86.0%)、准确性(87.1%)皆明显高于常规超声(74.2%、67.4%、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比较(%)
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诊断与筛查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态势,对女性的健康与生命造成重大威胁[6]。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关键所在,而乳腺肿物就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临床特征,如何采取有效的临床诊断措施进行良恶性判断显得尤为重要,也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依据[7-8]。常规超声是一种传统的非入侵性检查方法,具有无创、经济、方便、操作简单、低伤害等特点,在临床诊疗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但乳腺肿物往往具有其病理结构的特殊性,在良恶性超声图像特征的显示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也给诊断造成了不小的困扰,误诊率也相对较高,已逐渐难以满足临床诊疗的需要[9]。
本文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皆明显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笔者认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直接提供被检组织的弹性硬度信息,能够弥补常规超声检查模式的不足,在乳腺肿物患者的诊断相比于常规超声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也进一步拓宽了超声检查在良恶性肿物鉴别中的临床应用[10]。深入探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部分乳腺肿的微小病灶其良恶性特征并不十分明确,采用常规超声的二维灰阶图像往往难以直观辨认区分,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组织硬度之间的显示,较好地发现和诊断出微小病灶,从而大幅地提高了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