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虹 孟瑞霞 叶建新
河南省新乡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453000
瑞芬太尼为阿片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中维持镇痛,静脉给药后起效快,但具有典型的不良反应;而地佐辛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能缓解术后疼痛,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在上腹部手术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能显著减轻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痛觉过敏[1-2]。本文以本科室收治的上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通过观察与分析,探究地佐辛给药与否对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科室2013年4月21日—2016年4月20日期间收治的上腹部手术的120例患者,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第一组作为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12~78岁,平均年龄(41.38±13.32)岁。第二、三、四组作为实验组,第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36.45±11.63)岁;第三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9岁,平均年龄(47.61±15.74)岁;第四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54.74±16.87)岁。对照组与各实验组患者的性别与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上腹部手术患者给予瑞芬太尼(湖北宜昌人福医药,产品批号:6170206)静脉麻醉后,在关腹前30min,第一组对照组不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第二、三、四组实验组,在关腹前30min,分别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1mg/kg、0.2mg/kg、0.3mg/kg。
1.3 评价指标 观察对比各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的VAS评分、拔管后患者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进行,其中,拔管后的VAS评分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标准》,即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均值±标准差的方式来表示,多组的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MAP,在经过方差分析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的VAS评分,在经过方差分析后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537,P<0.001),其中第三组的VAS评分最低,其次为第四组,由此可知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可以有效的改善VAS评分,具体见表1。4组患者的苏醒期不良反应显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以及寒战发热情况比较,第四组发生情况较多并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1 4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MAP
注:1mmHg=0.03kPa。
表2 4组患者苏醒期不良反应〔n(%)〕
痛觉过敏是以外周组织损伤或炎症导致的对伤害性或非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一种过强的伤害性反应,主要表现为痛阈下降或对正常疼痛刺激反应过激[3]。对于上腹部手术患者,在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患者不仅会出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肌肉强直、寒战、发热、眩晕、视觉障碍、瘙痒等不良反应,现在多项研究证实,阿片类药物不只能产生镇痛作用,而且还能够激活体内的促伤害机制,导致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即阿片诱发的痛觉过敏[4]。
地佐辛是苯吗啡烷类衍生物,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主要激动κ受体产生脊髓镇痛、轻度的镇静和呼吸抑制,缓解术后疼痛,目前已广泛用于各种疼痛的治疗。有研究表明,地佐辛肌肉注射30min或者静脉注射15min起效,作用持续约3h[5-6]。在上腹部手术患者关腹前30min给予地佐辛肌肉注射,分别比较不同剂量的药物对患者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所致的痛觉过敏的影响。
本文结果显示,第三组VAS评分最低,其次为第四组,由此可知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可有效的改善VAS评分。4组患者的苏醒期不良反应显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寒战发热第四组发生情况较多,而心动过缓发生情况4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在给予注射地佐辛后,血药浓度可以迅速达到峰值,并一直维持较高水平,并产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从而无法维持长时间的镇痛镇静效果,总而言之,地佐辛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能够加快患者苏醒期拔管时间,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因此掌握好地佐辛的用量可以获得最大镇痛效果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镇静效果[7-8]。
综上所述,上腹部手术患者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给予肌肉注射地佐辛0.2mg/kg能安全有效的减轻瑞芬太尼所致的术后痛觉过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