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贞
[摘要]句子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引领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句子训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教师可以从想象画面、语境感知以及实践运用等方面展开句子训练,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关键词]句子训练;表达语境;想象画面;语境感知;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36-0014-01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句子训练在学习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句子训练脱离语境单独训练的现象。这样的句子训练纯粹是为了练习而练习,不能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真正提升。那么,怎样才能将句子训练落到实处呢?
一、想象画面,让学生在感性的氛围中学习表达
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句子训练方面,教师如能为学生创设出感性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结合生动形象的画面去感受,去表达,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的“词句段运用”这道习题的时候,习题要求:“看到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词语主要有“懒洋洋、慢腾腾、颤巍巍、兴冲冲、静悄悄、空荡荡、乱糟糟、闹哄哄”等。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图画、视频等形式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在感性的氛围中学习句子。如在教学“懒洋洋”这个词语的时候,学生刚看到这个词语,第一感觉就是“懒懒的,一动也不想动”。教师顺势追问:“那是不是胖胖的,一动不动呢?”学生认为不是,“懒洋洋”应该是适用于所有的一动也不想动的人们,或者是没有力气的人们。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懒洋洋”一词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懒”的层面,认为其有着贬义的色彩。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对“懒洋洋”一词的感性认识,教师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了一个人伸懒腰的动态图,然后播放画外音:“当你悠闲地走在林荫小道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再懒洋洋地扭扭腰,甩甩胳膊,这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说:真舒服啊!”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深刻了,语感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语境感知,讓学生在句式的变化中发现奥秘
不同的句式其表达方式与表达效果也不尽相同。在句子训练中,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机械地进行训练,那么,学生也不过是被动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不能真正领悟句子的奥秘与真谛。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出恰当的语境,让学生去发现句子的奥秘。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的“词句段运用”这道习题的时候,教材中为学生呈现了几个例子:(1)小家伙摔得还挺重。(2)王老师急得直跺脚。(3)他跑得跟兔子一样快。学生在读完例句之后,虽然也能够按照要求把“妈妈累得
”这样的句子补充完整,但是,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们并不清楚。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把握这类句子的特点呢?以“王老师急得直跺脚”这句话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这句话与“王老师很着急”这句话进行对比阅读,想一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了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还可以搭建“支架”:“你知道王老师为什么急得直跺脚吗?请大家想想会是什么原因。”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不再局限于填补空白了,而是真正走向了深层次的思考。有学生这样说:“在100米接力赛中,王老师在给同学们加油助威时,急得直跺脚。”这样教学,将句子训练置身于表达语境之中,学生的感受更深刻,明白了采用“____(什么)得____(怎么样)”这样的句式可以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显得更加形象、具体、完整。
三、实践运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表达语境中提升
语文教学中对各种语句训练的目的是为学生的表达服务。基于这种学习要求,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丰富多彩的练习形式,以帮助学生积累与运用语言。教学时,教师可以这些句子为素材,帮助学生实现由句子训练到习作表达的过渡。
如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中的“词句段运用”第二板块的时候,教材中要求:“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需要学生注意的句子是:(1)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2)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这其实是对“顶真”这一语言表达形式的训练。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讨论发现:在这些句子中词语的出现是反复但并不是重复,适当的重复可以使句子的表达显得更加朗朗上口,而这种“顶真”的语言表达形式,一般是需要三句或者三句以上的话同时映照主题。在学生明白这种表达形式的好处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照着这种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写话训练。这样教学,学生在模仿中创新,在创新中感受多元表达的乐趣,在具体运用中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让学生在具体的表达语境中学习感知,积累语言表达形式,句子训练就不会被一些条条框框所局限,而是能够引领学生积极体悟、积累运用,真正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习作表达奠基。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