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理念下医学独立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探究

2019-01-14 03:34张鸽袁磊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51期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

张鸽 袁磊

摘要:遵循医学规律,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习成果需求,重构应用型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改革评价内容和方式,并从制度、师资、经费三方面给予保障,为培养适应健康服务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保驾护航。

关键词:OBE;医学独立学院;应用型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111-02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地方高校要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根据所服务区域、行业的发展需求,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而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作为一种以学习产出和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首先关注的是学生在毕业时或毕业后一段时间(一般为3—5年)应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然后通过一定的课程与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取得这些成果,[1]这一理念与高校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本文以某医学独立学院为例,探索OBE理念下应用型课程的改革和建设,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对人才培养的核心作用,全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快推进应用型本科转型发展进程。

一、医学独立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的重点环节

医学独立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应坚持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与学科课程系统性相结合、职业岗位需要与学科课程知识逻辑相协调、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注重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相融合四个基本原则,[2]改革的重点环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创新“平台+模块+课程群”人才培养理念,以产教融合为核心,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课程开发设计思路,以职业岗位群、岗位职业能力及学生职业发展定位为起点,倒推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专业教育课程平台。根据不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不同的职业拓展课程模块和核心课程群。此外,医学类课程还要以临床应用为基础,坚持医学专业精神培养贯穿全过程,坚持临床能力全程培养不断线,用器官或系统整合代替学科课程设置体系。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推进应用型教材建设。围绕学习产出,并融合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以及所需的岗位职业能力,明确课程目标与价值,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组合与衔接,改革课程教学内容。此外,医学类课程教学内容还需注重医学与其他学科(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医学边缘学科)、基础与临床、临床与公共卫生等内容的联系。围绕课程教学内容,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应用性、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素养为重点,推进应用型教材建设,主动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广泛深入参与,按照知行互动的原则,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机融合,编写能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思路、新体系的教材。

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围绕课程教学内容,树立适应学情的教学观,坚持教为学服务,以生为本,采取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项目驱动、任务导向、课堂与实践场所交互化、一体化等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互动和实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创造性地灵活运用VR/AR技术、大数据、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等开展实验仿真、实训仿真、管理模拟等,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4.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设立各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建立培训基地,积极开发学做一体的教学场地。根据各企业职工培训特点、培训方向、职业资格认证、实践教学的需要,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基地,职业培训基地可以选择企业或学校。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到实验、实训、实习的现场亲身体验、参与职业活动,在真实或模拟的职业活动中提高职业认知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岗位工作能力。

5.丰富课程资源。以实训基地为校企合作平台,紧紧围绕职业应用能力,开展校企共享课程资源库建设。第一,课程资源库建设应集成当前教育、行业企业各领域的最新优质教育资源,包含“专业课程相关知识”、“职业技能基本训练”、“项目案例教学”等资源;第二,构建集自主学习与教学功能为一体的个性化学习与教学平台,具备自主学习、在线交流的功能;第三,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与能力训练相配套的一体化教材、实训指导书、培训包等材料,引用大量企业实际工作案例,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

6.改革课程评价内容和方式。以应用能力考核为导向,将行业企业标准引入评价内容,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实现从单一的课程理论考试向侧重能力评价的多元评价转变。从必备知识、应用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制定多个阶段(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中考核、期末考核等)、多种类别(校内考核、社会等级考核、合作企业考核等)的考核制度,建立以能力为导向、校企共同参与的形成性、总结性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二、医学独立学院应用型课程改革的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课程负责人制度。成立应用型课程建设专业委员会,由行业企业负责人、专业教研室负责人、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对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进行研究讨论,提出改进建议或方案,并从建设计划、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建设经费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督。

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做到“门门课程有人建,每位教师有任务”;进一步强化课程负责人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课程负责人在课程建设中的组织和核心作用;对重点建设或开发的应用型课程,應建立由行业企业专家与学校专职教师组成的“双带头人”制度。

2.造就“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应用型教学团队。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及课程改革需求,通过内部培养和外部聘用,建设一支既掌握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又具有较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专兼职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健全激励机制,将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教师考核、晋升挂钩,激发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投身应用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积极性。二是注重教师企业经历与学术经历双重素养培养,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通过顶岗工作、挂职锻炼等方式,有计划地组织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实践锻炼。三是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均具有3年以上生产一线工作经验,并具备该行业中级以上职称,上岗前需接受教育教学方法的培训。

3.加大经费投入,规范经费管理。本着“分批建设、择优扶持”的原则,学校应设立应用型课程建设专项基金,由课程负责人根据建设计划负责经费预算、经费支出的审核,用于应用型课程建设项目,通过试点引导与项目扶持相结合的方式,合理安排课程建设经费;加大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等教学条件建设,为应用型课程建设提供良好平台。

医学独立学院要坚持以产教融合为路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课程开发设计思路,深化应用型课程改革,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努力为健康服务产业和区域医疗卫生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顾佩华,胡文龙,林鹏,包能胜,陆小华,熊光晶,陈严.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1):27-37.

[2]王桂云,王明明.构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8):42-44.

猜你喜欢
应用型课程
面向应用型课程教学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产教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组织行为学”应用型课程建设初探
基于微信平台的大学物理“翻转课堂”应用型课程建设初探
基于应用型课程大学物理的改革研究
高职应用型课程标准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