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 周红 周业波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留大城市就业发展的意愿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对在校和毕业学生开展留大城市发展意愿调查,从影响制约因素和人才政策的视角梳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构建有效指导大学生的就业体系。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发展意愿;人才政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51-0004-02
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深入推进和每年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增多的毕业生数量、有限社会就业容忍度和房价上涨、交通拥堵、生态环境下降的现实面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择业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通过对在校和毕业学生开展留大城市发展意愿调查,分析当今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和大学毕业生留大城市的意愿,成为调整人才政策的依据和对策。
一、毕业生留大城市发展意愿的影响因素
1.在就业政策了解欠缺的背景下,毕业生对就业环境主观判断直接影响留大城市发展意愿。全国首份《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显示,约有59%的毕业生在就业时,选择离开学校所在城市,去往别处打拼。其中,有一半学生选择广东、浙江、北京、江苏、山东、上海六个东部省份或直辖市。究其原因,多数大学生认为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拥有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前景,同时在工资收入、教育文化氛围、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继续)留大城市发展意愿随其对大城市就业环境满意度的提高而提升。对大城市就业环境不太满意的准毕业生首先考虑在大城市发展的仅占3成,而对大城市就业环境满意的准毕业生首选在大城市发展的超7成;认为大城市不太适合就业的毕业生仅6成有继续留大城市发展的意愿,认为大城市适合就业的已毕业生有9成首选继续留大城市发展。
2.在期望收入偏高的前提下,工资收入对毕业生留大城市发展意愿有较大影响。调查显示,有直接就业打算的准毕业生普遍对初次工作的期望收入偏高,近6成的毕业生期望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近1/4的毕业生期望月收入超6000元。而实际情况却是,在近1/4以纯受雇的方式实现就业的已毕业生中,绝大多数属中等收入人群,且工资水平呈正态分布,超6成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超8成人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分析表明,毕业生留大城市发展的意愿总体上随其期望或实际工资收入的提高而提升。在有直接就业打算的准毕业生中,近7成的毕业生认为大城市生活成本较高。若综合考虑房价因素,则生活成本对毕业生留大城市发展意愿的影响程度将会大幅上升。
3.从公共服务的满意度看,教育文化成为毕业生留大城市发展考虑的首要因素。超6成的毕业生对大城市公共服务的教育文化、社会治安、基础设施等7方面均感到满意。准毕业生和已毕业生对大城市教育文化感到满意的占比分别为3成和2成5,表明毕业生选择留大城市发展时,将个人深造和终身学习放在重要位置加以权衡。同时,毕业生明确表达对大城市交通管理和人居环境不满意的近2成和1成5,大城市病和城镇化质量开始成为大城市人才吸引力的制约因素。
4.从学校人和社会人的城市认同度看,毕业生留大城市发展意愿更多囿于自身就业实力。有就业意愿的准毕业生对大城市社会融洽度、生活方式和城市环境的认同度均过半。已毕业生中有继续留大城市发展意愿的人群对大城市社会融洽度、生活方式和城市环境的认同均不超2成,这说明学校人和社会人对大城市城市认同具有鲜明差异。在学历层次上,已在大城市就业的硕博士毕业生继续留大城市发展的占9成以上,高出专科学历已毕业生近10个百分点。
二、大城市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经济发展,也关系着社会稳定。大城市出台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取得了不错实效,但人才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1.人才引进缺乏完善的规划指导。在人才目标群体的定位上,大城市重点突出高端人才团队、海外高层次人才、海外留学人才、优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和使用,而东南沿海城市在积极引进中高级人才,打造高端团队的基础上,也十分重视对灵活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和选拔。但大城市在地区人才团队的发展建设方向及不同层次人才的合理调配上仍缺乏纲领性的规划和引导。大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直接导向外部已经成熟的人才资源,而缺乏对本地潜在人才的培养使用和消化吸纳能力。
2.人才发展平台的建设力度不足。发展空间不足与资源环境约束始终是制约大城市发展的短板,目前,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大学生希望获得物质需要仍有一定的差距,表现为规模以上的企业主体较少,产业结构层次不够丰富,金融服务结构不够优化,科教综合优势亦不突出,因而高端人才易因平台建设不足,发展空间受限而产生二次流失。同时,因区位竞争压力较大,国家级和国际性研发机构及国际性总部经济发展不足,大城市本地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生产力合作生成能力不足,导致本地化创业成功率较低。
3.人才吸引较多偏重物质手段。大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不论是税费减免、社保补贴、专利奖励、荣誉评定,还是编制保障、创业资助、绩效分配、录用优先,在方法和手段上更多地偏重于使用经济杠杆,忽视了对城市印象空间与文化记忆的营造。目前,大城市的国际化程度仍然不高,城市名片打造也不足,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尚不充分。
三、大城市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采取措施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社会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不仅要求高校優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理想、实施合理成长计划,而且要求大城市采取诸多应对措施破解社会难题。
1.在实行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宣传新常态下的人才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各大城市纷纷出台引进人才新政,不仅取消了高校应届毕业生户籍保留的时间限制,也进一步放宽了各类人才落户的条件,海外高层次人才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也能随迁入大城市。但与国际先进地区人口和人才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框架相比,大城市人才战略制定的前瞻性、政策体系构建的完备性、各类惠政措施的协调性和宣传推广工作的针对性,仍需尽早启动中青年人才工作提速增效引进培养,力破体制机制中潜在的各种禁锢,力争突破人才使用的地域限制。
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丰富就业层次,强化人才住房保障的供给力度,建设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针对领军人才紧缺问题,各地政府使出浑身招数吸引人才,纷纷推出青年大学生创业计划,欲提升人才留大城市发展的意愿,经济刺激与吸引必不可少。着力扶持和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和就业层次高的新兴产业,创设多层次就业机会,积极推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提振社会整体的收入增长预期。在收入水平基本稳定、逐步增长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奖励惠政不断减轻人才的城市生活压力,尤其是住房压力,适当降低申请标准,将大量蚁族群体纳入住房保障中,保证其安居乐业。
3.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人才可持续发展水平。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在加紧制定社会人才培养规划,加快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大力度培育扶持一批创客和创业带头人,成立创业导师队伍,协调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扶持大学生创业创新,推动形成“创业、乐业、兴业”的众创空间。各地政府也应进一步树立和坚持市场导向、突出效率的人才工作原则,不断提高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财政投入,改善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打造生态宜居空间,促进人才流转的成本效能机制建设,为大学生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4.提高科教资源效益,实现人才资源的价值提升,打造特色创新名城。科教与人才优势是大城市的资源享赋,创新驱动是立足城市特质、扬长避短的战略性工程,也是大城市率先基本现代化建设最强大的引擎和最鲜明的特征。各大城市应在进一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大城市人才金字塔的结构性因素,为大量中坚人群和留大城市发展的高校毕业生提供终身教育、自我提升的机会,帮助潜力巨大、为数众多的基础人才实现充分就业与个人发展,改善科教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提升投入产出效益,力争实现高端人才的本地化培养与国际化引进同步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