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伟平
摘 要: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及减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必须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文章从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的三个方面——激励的主体即政府、高校、基层单位;激励的客体即高校毕业生;激励的环境即社会舆论进行研究,提出激励的主体方面应该政府、高校、基层单位共同合力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就业;引导与教育激励的客体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全社会营造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提出合理化意见,以期建立合理、长效的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基层就业 激励机制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而要努力实现把中原经济区打造成“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仍需要更多人才积极主动地扎根农村,扎根基层。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河南省近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呈几何增长,2014年毕业生人数突破50万,河南省就业形势严峻,只有积极引导、激励河南省毕业生基层就业,才能减缓河南省的就业压力,向农村基层输送更多的人才,促进新农村发展,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现状
首先是基层就业毕业生人数远远不足,人才“下不来”,不能满足基层建设的需要。根据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课题组《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年度报告》数据,河南省2014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是48.3万,其中研究生到基层就业人数大约占研究生毕业总人数的1.68%,本科生到基层就业人数大约占本科生毕业总人数的3.46%,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占专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90%,与往年的数据相比,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明显增长摘 要: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为了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及减缓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必须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工作。文章从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的三个方面——激励的主体即政府、高校、基层单位;激励的客体即高校毕业生;激励的环境即社会舆论进行研究,提出激励的主体方面应该政府、高校、基层单位共同合力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就业;引导与教育激励的客体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全社会营造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提出合理化意见,以期建立合理、长效的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基层就业 激励机制,但是从2014年河南省高校毕业总人数看,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人数远远不足,平均只占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二。河南省是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到基层贡献自己的才智,尤其是基层的教育、医疗卫生、农业、基层管理等方面急需大量大学生,因此要大力促使这毕业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基层建设。
其次是基层就业学生的流失率较高,基层“留不住”。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高校毕业生在基层服务期满之后,只有不到10%的大学生愿意继续留在基层服务,大多数都是选择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根据《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年度报告》,2014年河南省毕业生中59.60%在郑州地区就业,8.73%在洛阳就业,7.71%在新乡就业,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都意愿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就业,有些学生虽然刚毕业选择到基层就业,但是由于基层的条件艰苦及待遇条件差等原因,大部分基层就业的学生到服务期满都不愿意在基层干下去,流失率严重。
最后是基层就业的学生工作态度不积极,基层“用不上”。有些毕业生刚到基层,工作态度积极,很有工作热情,但是由于对当地的风情民俗不了解,掌握不了工作方法,缺乏社会实践的能力,反而使得当地的农民与基层单位对他们不满,这样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时间一长,对工作就消极怠工,没有工作积极性。还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到基层就业就是“曲线救国”,只是把到基层就业当做一个跳板,为将来走上从政的道路打好基础,因此他们在基层服务期满之后立即会离开基层。
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构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的目的是更好地引导高校毕业生积极到基层就业,更好地扎根基层、服务基层,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但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整体状况不理想,构成激励机制的三个主要方面——激励主体、激励客体和激励环境存在一些问题。
(一)激励主体方面的问题。
激励机制的主体是指激励措施及政策的实施者。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机制的主体有政府、高校、基层单位。激励主体主要发挥引导、培养、适应等功能,我国目前高校毕业生激励主体应由政府、高校、基层单位一起合力担负起主体的职能,现在状况是偏重政府主导,高校及基层单位没有很好地担负起激励主体的职责,高校与基层单位的激励体系不完善。
1.在激励毕业生基层就业上,政府一直占主导地位。自从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这一政策便成为我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指挥棒。随着河南省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为更好地促进河南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减缓河南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201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明确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河南省政府根据本省的实际情况,设置“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贫困县计划”、“河南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51111工程”基层服务项目,拓宽了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渠道。
2.高校在教育理念方面、专业设置、就业指导方面都存在问题的。我国高校教育理念上一直都存在精英人才教育惯性思维,对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上固守精英化人才,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校学生人数逐年攀升,高校必须扭转办学思路,必须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人才。在专业设置上,由于教育理念上的缺失,致使高校在专业设置与构建上,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特别是专业设置与基层的岗位不匹配,致使相当一部分想基层就业的学生在基层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导致积极性不高。高校在就业指导方面存在问题,大部分学校在就业指导方面仅仅在于就业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发布,思想教育方面涉及较少,在基层就业导向上不明确,缺乏对基层就业的政策宣传。
3.基层单位在对来基层就业的大学生激励、教育、培养方面体系缺失,导致已经来基层的大学生积极性不高。基层条件较艰苦,待遇不高,很多大学生是抱着贡献自己的力量,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理想来到基层的,但是由于他们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当地的风土人情不了解,对农民的心态不清楚,再加上村里的干部对他们工作支持力度小,因此工作效率不高,影响了他们的积极性。还有些学生到基层干的工作与自己报的志愿有偏差,2012年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调查中显示96.8%的大学生村官偶尔或者时常被其他部门借调,借调的这些村官主要就是撰写材料,基层单位对这些村官没有进一步培养与教育,只是让他们做一些文字性的工作,这严重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二)激励的客体方面。
基层就业激励的客体是指高校毕业生,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主要是由毕业生的就业观以及价值观决定的。由于我国几十年的高等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模式的思维模式,因此全社会,包括高校、家庭、学生个人,社会媒体舆论都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等“铁饭碗”单位就业,导致高校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就业意愿都是去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包括从经济落后的地区及农村考出来的孩子,他们认为如果毕业了还要到基层,到经济困难的地方,那就是浪费自己的学历、时间。在基层就业动机的调查中,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把基层就业当成是自己的跳板,以此作为从政的渠道。
我国高校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很多学生只注重成绩,动手能力较差,以及社会交往沟通能力较差,因此一些学生即便到了基层,也发现很难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与当地的百姓及基层单位领导的沟通协调不畅,工作开展不顺利,心理会产生落差,挫伤积极性。
(三)激励环境方面。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激励环境是指社会舆论,社会舆论的营造主要是整个社会对某件事情的看法,就目前而言,激励环境即社会舆论的问题主要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对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看法认同度不高。传统社会观念舆论认为大学生是象牙塔尖的人才,是精英人才的代表,理应在毕业后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到好单位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基层则是贫穷、落后、荒芜的,到基层去则是人才的浪费。对于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更是如此,农村家庭因为本身的贫困,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读书能跳出农门,到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有个“铁饭碗”,不再过面朝土地背朝天的生活,能真正摆脱贫困,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再加上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物质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却慢慢匮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慢慢在社会滋生,对大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因此在社会舆论及家庭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缺乏社会支撑的体系,缺乏社会舆论的强烈认同。
三、完善河南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完善激励机制的主体功能。
1.河南省政府应继续加强政府政策引导,尤其要建立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后续保障体系。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要继续加强政策引导,从顶层设计好,要研究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尤其是后续保障政策。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因此做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对于减缓就业压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有深远意义,河南省政府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发创新更多基层项目,拓宽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渠道,并且切实监督与落实基层就业各项优惠政策。
完善基层就业的后续保障体系十分重要,一些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是顾虑到一旦服务期满再次面临就业的问题,虽然在考取公务员、研究生、自主创业等方面有优惠政策,但是毕竟名额有限,不能吸纳所有基层就业大学生,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有顾虑,政府应该进一步出台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期满安置的相关政策。如河南省由于农村生源学生较多,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基层就业,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定向招生”,实现“农村—城市—农村”的回流。
2.高校调整专业设置,进行基层就业指导教育,并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针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专业不对口的问题,高校应该调整专业设置,进行专业结构改革,使开设的专业能够面向基层的实际需求,尤其是一些专业性强,基层急需的专业。高校对于已经开设的跟基层有相关的专业,比如教育、医疗、农业的专业,尤其是农业方面的专业,应更重视研究与基层的相适应性,定期对基层工作进行调研,增强课程的实用性。
高校应通过校园网、板报、广播、微博、微信等形式各异的途径对基层就业进行宣传与教育,引导与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基层。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就业指导、生涯规划课等课程上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基层、扎根基层的就业观与价值观,脱离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多组织学生假期到基层进行积极锻炼,组织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以此增强沟通交流及动手实践能力。
3.河南基层单位要完善用人育人的长效机制。基层用人单位在用毕业生方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打破“等、靠、要”的老思路争取毕业生到基层单位就业,积极主动与高校联系,并和高校建立合作的长效机制。对于一些已经到基层的高校应届毕业生,要针对他们动手实践能力弱、工作经验欠缺、与人沟通协调不畅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岗前、工作中的培训与教育,建立合格透明的晋升渠道,使优秀大学生能进一步成长与发展。其次,基层单位要努力把待遇落实到位,使基层就业的大学生生活上有保障,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把全身心放在基层工作中,能够真正为基层所用,能够“留得住”。
(二)引导与教育河南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高校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就业观,对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上,课堂上,要真正进入学生的大脑中,使学生明白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用长期发展的眼光看待基层就业,在广阔的农村施展自己的才华,把自己所用的知识与基层需求相结合,促进基层的建设和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全社会及家庭也要教育大学生不要好高骛远、享乐为先,应该脚踏实地,形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格,在基层不断锻炼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认识到在基层就业一样可以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三)全社会通力合作,营造到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的长效发展离不开社会力量的支持,全社会对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态度与看法直接影响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随着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社会对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态度已经悄然改变,社会倡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河南省政府、教育厅为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提供了很多的渠道与优惠政策,激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河南省高校在就业信息上要畅通基层信息,多鼓励学生基层就业、创业,除了政府、高校的宣传与教育外,社会媒体还要对大学生基层就业树立典型,宣传他们优秀事迹,通过他们的优秀品格激励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尤其是要通过全社会的力量,使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能得到改变,不再觉得孩子上完大学去基层是丢人的事情,只有整个社会通力合作,营造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良好氛围,才能提高毕业生基层就业的积极性。
总之,创建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的长效机制,需要整个社会的通力合作,为河南省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有效的生活保障,让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建功立业,以此推动河南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农村建设,推动中原经济区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2014年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年度报告.http://www.hnbys.gov.cn.
[2]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豫政办〔2014〕8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http://www.henan.gov.cn.
[3]李春芳.激励理论研究7[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4]孔帆.建立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2).
[5]黄巧荣.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引导机制的对策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5(4).
本论文系2015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中原经济区背景下河南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为:JYB201533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