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燕
摘 要: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发现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当代英语教学,陈旧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性
英语课堂是学生获取英语知识的阵地,对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新课改深入乡村,需要教师在不断实践中摸索教学经验,转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课堂效率,找到适合乡村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 优化教学设计,创设趣味情境
新课标给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打破传统教育对教师的禁锢,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语法和词汇的教学方式,立足学生实践,注重学生的运用能力。同时教师要避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应着眼于学生兴趣,通过科学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并且,教师在教学时,也应与学生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力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突破,在课程开展前,要进行课程设计,保证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接受,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提高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爱上英语,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热情能够推动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并且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找到最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的课程方式进行英语教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进行《Do you like bananas?》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使学生融入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其创设春游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并且在教学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猜词游戏,通过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其投入到課程学习中。
二 打造趣味课堂,引导自主探究
打造趣味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乡村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更新自身教育理念,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初中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兴趣,教师可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分析学生兴趣爱好,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入教学中,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将英语教学和学生的爱好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水平,并且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例如,教师在进行《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教学时,可以为学生营造聚会氛围,并且邀请学生参与其中,降低学生对英语的理解难度,在聚会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练习英语对话,并且教师能够通过聚会情境,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有效提高英语沟通水平。
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效率。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为其设置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升主动学习意识。例如,教师进行《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 are?》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教师也应为其安排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讨论中掌握词汇要点,学会语法和句型,小组探究还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印象,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三 给予思考空间,强化课后训练
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教师讲解过程,教师很少倾听学生发言,课堂上通常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解知识要点,学生很少有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并且初中生的自制能力较差,教师长期“满堂灌”,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复习不及时,教学效果明显受到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调整教育观念,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实践,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检验,同时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为其布置相应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例如,进行《Will people have robots?》教学时,教师给学生讲完will相关知识点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为其布置训练作业,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深学生对一般将来时态的理解。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根据教学情况转变教学理念,及时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环节,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另外,教师要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明.乡村初中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