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研究

2019-01-14 02:54李志辉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民主党派效能新时代

李志辉

摘 要: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有利于推进民主党派自身持续发展、彰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自信,对助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当前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主要面临对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民主党派履职实践不够充分、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水平有待提高、履职工作制度不够完备等问题。民主党派应从加强民主党派履职能力相关理论研究、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履职意识、大力加强履职队伍建设、创新民主党派履职实践平台以及完善履职工作机制等方面着手,充分调动广大成员参与多党合作实践的积极性,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不断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关键词:新时代; 民主党派;多党合作制度;效能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19.05.007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19)05-0036-04

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着力点在于发挥好民主党派的积极作用。习近平在2018年党外人士迎新春座谈会上提出“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的要求[1],对新时代民主党派充分履职尽责,发挥好积极作用,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一、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重要意义

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是指民主党派在多党合作制度运行过程中履职尽责,发挥参政党职能的程度及其产生的实际成效。新时代发挥好民主党派积极作用,对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进民主党派自身的持续发展

2015年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明确规定,“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是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2],这是对民主党派性質和基本职能作出的最新科学概括。而后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职能,以及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规范化、科学化的制度安排。这必然要求民主党派继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发挥好参政党职能,推进民主党派持续发展。

(二)有助于彰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自信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探索和发展起来的新型政党制度。相较于西方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凝心聚力,持续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应对好重大挑战、抵御好重大风险、克服好重大阻力、解决好重大矛盾,有助于进一步彰显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自信和活力。

(三)有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升,能推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协商和合作中形成更大的政治合力,展现出更高水平的政党制度影响力,体现出更鲜明的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而为加快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力量支撑。

二、当前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与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近年来,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领域以“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为主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内涵、要素等,并结合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对策。学者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提供了有益借鉴,但是由于当前研究还处于相对分散的探讨阶段,缺乏系统性和坚实的理论支撑,还不能较好地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就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融入到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研究当中。如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关键在基层,但专门针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且形成有分量的研究成果还比较少。此外,对“多党合作制度效能”这一主题进行研究的专家学者,大多为社会主义学院教研人员、民主党派成员和高校、党校、统一战线工作部门,研究力量相对单薄。

(二)民主党派履职实践不够充分

1.政治参与实效有待提高。民主党派通过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实现政治参与。多党合作制度为民主党派的政治参与提供了规范科学的制度安排和保障,但在多党合作实践中,民主党派往往由于自身骨干成员素质结构不够合理、知情明政渠道不够畅通等因素影响,在政治参与方面存在议政多但参政少,建言献策氛围浓但效果不佳,政治协商有形式但实效不强等问题。这导致民主党派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利益表达功能有待加强。各民主党派有较快速的社情民意反映途径,目前社会对民主党派及成员知晓度不高,影响了民主党派搜集民意信息。部分民主党派成员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以及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问题的敏锐性不够,导致民主党派掌握社情民意相对滞后。此外,加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普遍存在调查研究能力不足的情况,影响着社情民意信息质量的提高。

3.民主监督乏力。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之一。在民主监督实践中,部分党派成员对民主监督重要性认识不够到位,一些成员存在畏难情绪,怕自找麻烦, 怕惹是生非。在民主监督内容选择上倾向于一般问题,回避重大问题;在具体实践中重过程轻效果,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此外,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缺乏具体明确的监督程序、实施细则、操作规程,加上一些地方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不愿接受监督,导致民主监督力度不够, 普遍存在着弱监、虚监现象,影响了参政党民主监督的效果。

(三)民主党派组织建设水平有待提高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履职工作机构不够完善,部分民主党派市级组织还没有专门履职工作部门;一些设有专门履职工作部门的民主党派中央组织与地方组织相比较,存在专委会名称、数量、职责等不完全统一的情况。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工作任务重,专职工作人员少,一人常兼任多个岗位的工作,影响了职能的发挥。民主党派中央组织和地方组织可设立专门委员会(简称“专委会”),但对于专委会的机构性质、工作定位不够明确,如一些地方组织的专委会机构,其定位依据本组织的成员结构、机关状况、活动特点和工作需要,各自定义,有的作为参政议政的专门机构,有的作为会务活动的组织机构,且各专委会的运行机制也往往因事而设,还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工作运行机制。这导致各民主党派之间以及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各专委会之间工作开展的不平衡,影响着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作用发挥。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大多是统筹、协调、服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工作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少,目前,市级组织一般只有1—2名专职党务工作人员。民主党派履职主要是依托民主党派成员在本职工作之余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和智力优势,献智出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更加宽广,对民主党派履职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具备较高素质的民主党派成员和后备人才储备不足,影响了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作用的发挥。

(四)履职工作制度不够完备

民主党派高质量履职需要规范、科学、完备的制度为保障。现实中,个别地方和单位的党组织为民主党派履职提供资源和条件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党派地方组织职能的发挥。同时,一些民主党派地方组织自身建设不够,履职工作制度机制创新性不足,在成员学习教育、履职工作制度、内部监督制度、联系基层和群众制度等方面还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也制约着民主党派职能的发挥。

三、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途径

民主党派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一方面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参政党主体作用,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

(一)加强民主党派履职能力相关理论研究

1.增强理论研究的问题意识。各民主党派在加强参政党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根据新时代对民主党派履行职能和自身建设的新要求,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坚持和完善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厘清民主党派在我国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价值和党派特色、职能空间定位等,并以此提出拓展其社会基础和发挥参政党功能的举措,探索参政党能力建设和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的有效路径,为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奠定理论基础。

2.培养理论研究队伍,增强研究力量。民主党派各级领导要带头开展民主党派履职能力相關理论研究。民主党派各级组织应根据履职重点和要求,按成员不同专业背景分类建立履职理论研究队伍人才库,并以课题、项目为平台,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培养理论研究骨干成员和发现后备人才,条件成熟的地方,可在机关设立理论研究工作机构,负责理论研究工作。此外,整合社会资源,通过民主党派履职研究项目招标,邀请高校、党校、社院的研究专家加入民主党派履职研究课题组等形式,发挥民主党派内外专家和人才智力优势,探索解决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主要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破解民主党派履职和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研究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民主党派更好地履行职能发挥作用提供理论支撑。

(二)进一步加强民主党派履职能力建设

1.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履职意识。民主党派成员对自己政治角色的认同是参政党自身建设和履职的基石。各民主党派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引导广大成员了解本党派的性质宗旨、纲领任务、政治职能以及历史使命,理解作为参政党成员应该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增强参政党意识和服务大局意识,提高广大成员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把深入基层、深入所联系群众开展履职活动作为一种政治责任,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把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履职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和针对性,切实履行好参政党政治职能和社会责任。

2.大力加强履职队伍建设。一是培养民主党派党务人才。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和党派工作的需要,争取同级党委的支持,适当增加党派机关干部编制,选调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强、具有奉献精神、热爱党派工作的同志到党派机关工作;疏通民主党派机关优秀干部选拔交流的渠道,推荐他们到政府部门或基层挂职锻炼,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民主党派专业化的党务人才。二是汇聚和培育民主党派所需的履职人才。在保持各自界别特色的基础上,把政治标准和履职能力标准作为甄别遴选发展对象的主要标准,积极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特长和较强履职能力的人士进入民主党派的后备干部队伍,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和党派工作需要,通过政治安排、挂职锻炼、担任实职等方式,帮助他们提升履职能力。对重点培养对象特别是代表性人士应进行“补台阶资历,补工作阅历,补领导经验”的“三补”工作,培养新一代旗帜性的人物,提升民主党派的社会影响力。

3.创新民主党派履职实践平台。一是建立民主党派联系群众的履职平台。建立民主党派支部与社区定点联系机制,以民主党派支部为纽带, 现代通信技术为媒介,建立与身边群众直接沟通、联系的履职机制。二是搭建民主党派内部集体协作及党派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根据履职工作需要,打破民主党派地域界限,整合民主党派内部履职专业人才,以项目方式开展综合性、专业性强的履职活动。探索建立党派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联合调研、合作协商等形式,开展联合履职活动。三是探索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与其它监督融合的平台。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各民主党派积极探索建立参政党民主监督与执政党的党内监督、人大的法律监督、政府的行政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社会的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平台,通过参加专项检查、视察调研、行风评议等活动,以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形式提出监督性的意见建议,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寓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之中,增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实效性和影响力。四是完善履职工作机构与平台。争取编制部门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根据自身发展和履职需要,调整机关工作机构,适度扩大人员编制,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以专项履职任务为目标,以相应专业成员为主干力量,加强专委会队伍建设,结合本党派履职总目标,明确各专委会的职责,量化工作目标任务,完善相关的各项制度,推动专委会履职工作有序开展。

(三)完善履职工作机制

1.完善民主党派履职内部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领导工作机制。健全落实民主集中制、会议议事制度和各级领导干部密切联系基层组织和成员制度,健全各级领导干部述职考核评议制度。二是建立内部履职监督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民主党派政治定位的内部监督机制,形成系统完善的履职内部监督制度体系;严格履职制度落实和督查机制,提高履职制度的权威性和成员组织纪律性,增强民主党派履职实效。三是建立履职人才选拔培养机制。制定履职骨干成员和后备干部培养规划,完善思想汇报和履职能力培养制度,规范选拔推荐制度。四是健全适合党派自身特点的、运转有序的机关工作制度(如公文办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学习制度等),增强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确保党派机关工作规范性、有效性。

2.完善民主党派履职外部协作机制。一是建立民主党派间履职信息共享机制, 通过多种信息网络, 及时了解党派履职的信息和动向。二是建立民主党派间履职工作交流机制,加强各党派间的联系和交流,定期或不定期地交流党派履职的经验心得,共同探讨履职问题的解决办法。三是建立联合调研机制。与政府部门、政协专委会、其它党派、社会主义学院、高等院校等合作,开展重大课题的联合调研,为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提供保障。四是加强和完善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对口联系机制,扩大对口联系范围,明确具体联系渠道和方式,方便信息沟通,保障民主党派履职知情权。

[参考文献]

[1]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  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   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  参政党要有新面貌[N].人民日报,2018-02-07(01).

[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N].人民日报,2015-09-23(05).

责任编辑:杨绪强

猜你喜欢
民主党派效能新时代
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政党制度的基本经验与新的实践要求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履职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Base Of China’s United Front in Chongqing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加强民主党派监督的思考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