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意物化能力的策略探究

2019-01-14 09:15殷慧
考试周刊 2019年93期
关键词:综合实践小学

摘 要: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归类为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创意物化、问题解决等方面,这是《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新提出的教育观念,对小学生创新意识及能力培养是创意物化的核心。本文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创意物化能力的策略进行探讨,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学习技巧,进而提高知识理解水平。

关键词:创意物化;小学;综合实践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于2017年颁布实施。其中对课程目标的设定有明确的指出。要求中小学在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时,需要制定详细的规划和策略,围绕课程开展方向进行,在学习过程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染,弘扬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具有担当意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价值体认知力、具有责任担当意识、提升面对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培养创意物化能力。“创意物化”这一新名词首次出现于教育行业,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说制定关于创意物化的策略也是全新的挑战。接下来笔者将阐述自己对创意物化实施进行的探索,提出一些教育内容选择的方式以及创意物化实施的策略。

一、 创意物化的简介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强,素质教育的观念被提出,并受到越来越多教育人士的欢迎。教育部门明确了教学方向需要面对全体同学,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稳定提高全面发展。传统教学方式展示的教学内容较为死板,降低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陷入一种死板的教学状态,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教育任务的要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创意物化是要让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工具进行自主创新设计,掌握传统的基础工艺流程,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亲手制作出实际物品呈现出来。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深层次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識技巧,在实际操作中实现知识的积累和迁移,体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创新精神。“创意物化”中“物”是一个动词,可以解释为凭借也是实物的具体呈现。“化”指过程,是把创新思维和创意想法融入实际操作,并享受造物之乐的过程。

二、 创意物化实施的基本策略

(一) 创意物化中“物”的选择方式

“创意物化”中“物”是实际内容的选取,可以是设计过程应用的各种工具,也可以是传统工艺流程,还可以指人的思维和意识。物化既是创意的开始也是创意结果的呈现。在课程实践活动开展中,“物”的选择决定课程开展的方向和实施策略的方式。因此在选择“物”时,要格外细心,确保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到东西。创意物化在内容选择是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 选择的方向贴近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意物化要实践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不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事物,与实际生活脱轨的物化没有任何价值。创意物化选择方向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学生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创意物化在生活中取材时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首先是一类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物化,例如,让学生了解运用创新精神发明的新物品、提出的新科技,对于其中应用的基本创新点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容易出现的普遍情况。比如防风伞的出现,只有善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人,才会在意大风天气雨伞容易翻过来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运用创新理念设计出新型产品防风伞,为生活提供便利。只要长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很容易观察到生活中的问题,创意物化就是让学生在玩乐中提高自己,增长见识。生活中的困难和缺陷随时存在,只是缺少善于发现他们的眼睛。学生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现他们动手改变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2. 激发学生进行创意物化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富有无穷的想象力,在选择物化内容时需要符合学生身心的发展,满足学生对想象力的要求,提高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让学生全部参与其中。比如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自主地组成小组制作玩具,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体育游戏、电脑游戏、智力游戏中的内容,设计出全新的思路,充分地运用身边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出简单又实用的玩具。运用创意物化的内容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生也可以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收获友谊。

3. 结合学校特征进行创意物化。每个学校都有实践活动基地,在这里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切身体会活动操作的过程中增长智慧提高自我。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加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的意识,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高年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增强,因此完全具备把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设计成实际物品的能力。比如让学生自己“生豆芽”,找到豆芽生长的最适温度,观察每一天都要发生的变化,对其进行监控等。

(二) 创意物化中“化”的实施策略

结合“物”的选择方向,“化”可以理解为转化、优化或变化。“化”不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过程。

1. 优化物的选择方向,体验造物的乐趣。刚开始进行创造设计时,学生很难找到进行设计的方向,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参考样本让物化的设计有所参照。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是相对简单的事情,学生可以顺利开展。因此在实践活动中经常将设计创新得到的成果作为例子,让学生在绿色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得到新的事物,从而达到创意物化的最终目的。

2. 在转化方式的同时,完成造物的目标。在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以运用提供方式的模式,为学生明确任务要求,使设计思路更加清晰,达到创意物化的目标。比如让学生自制潜水镜,首先要让学生清楚潜水艇的工作原理,以及制作时需要的原料,在老师的引导下让他们进行自由创作,摸索中自己找到反射光的最佳角度,对潜水镜在水中应用会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入的考虑,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材料防水问题、镜片松动问题等。在动手操作和贴身体验的过程中,享受自主制作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兴趣。

3. 变化项目,乐享造物。在教学任务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项目式活动的方式,达到教学目标。有意义的项目任务才可以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学习到知识。让学生树立起为自己学习的意识,设计成果是呈现给自己而不是呈现给教师。模拟实际生活情境进行操作,在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及时找到解决办法,加强学生遇到问题时临危不惧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应用绩效评估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考核,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以更加用心。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这一类复杂问题,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追求实践意义进行实际操作,是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完成一项设计的责任感和满足感,可以维持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

三、 总结

创意物化是综合实践活动四大目标之一,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创业物化的这种目标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把生活中的经验和故事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可以灵活地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动手操作,运用各种形式的造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创新能力也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刘晓博.小学低学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设计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2]阮琼弘.活动理论视野下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8.

[3]殷姣.小学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

殷慧,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第29中学天润城分校。

猜你喜欢
综合实践小学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