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考试卷;情境创设与开发;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91-0069-02
【作者简介】曹金枝,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南京,210036)教师,高级教师。
2019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是统编语文教材使用一轮后的一次全新命题。试卷突破传统命题方式,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突出现实生活的观照,在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引领语文教学方向。
试卷中的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例如“身边的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题组,以“你和小伙伴组成探访小组”的形式将与家长沟通、采访非遗传承人、参观展览、撰写美食广告词、介绍自己设计的文创作品等题目串联起来;作文题中“奶奶送端午食品——绿豆糕,你却不领情”等丰富的情境模拟,给人以亲切感和熟悉感,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日常生活巧妙相融,促使学生进行真实、深入的思考。当然,试卷中的情境创设题,其能力要求都源自教材。命题者巧妙地将情境创设紧扣教材教学要求,用情境模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凸显考试和教学的一致性,实现教学“处处是教材,处处通课外”的追求。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越来越突出情境化趋势,情境化命题设计已经从自发的感性尝试迈向自觉的理性探索,情境化命题的覆盖面越来越广,命题的形式越来越多元。这启示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增强创设教学情境的意识和能力,将情境化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融入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锻炼和提高。
1.语文教学应努力丰富学生文化生活。
2019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情境创设以文化为抓手。内容多取材于南京文化,有秦淮灯会、南京白局、金陵金箔、南京创意设计周、端午食品等文化现象,也有赏心亭、燕子矶、清凉山、雨花台等风景名胜;有历史上建功立业的王导、谢安,也有隐居南京的《儒林外史》中名士杜少卿等。学生浸润在这样丰富而浓厚的文化情境中,完成试题的同时,也如同走了一段多彩的文化情境之旅。
陶行知曾说:“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传承和引领文化是语文学科的使命。语文教学要努力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感悟能力。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身边的文化资源,例如开发校园文化墙、创办有特色的校刊、带领学生参观校史馆、读校史,为校徽写说明、给校歌填词等,让校园成为滋养学生的文化摇篮和文化资源。
教师还应积极开展充满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和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例如经典国学诵读、汉字听写大赛、课本剧表演、诗歌小论坛、重大事件和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地方传统戏曲走进校园、有专长的家长作为特约嘉宾走进校园等等,这些多彩的活动既能润养学生文化内涵,又能提升学生文化生活质量和文化品位。
2.教师应学会挖掘教材潜在价值。
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之一,为情境训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这就启示我们要吃透用好教材、活用妙用教材,才可以让情境训练更有依托。要发挥教材的最大功效,教师要注意对教材的开发和创造,即“二度开发”。也就是指教师在进行情境训练时,对教材语篇或课后练习再一次地进行适度处理。依托教材语篇、开掘教材中的“情境训练”点,进行即时的、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训练。
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好教材中给出的相关情境专题训练。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口语交际“讲述”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班级故事会,让学生讲故事给同学听,要求根据讲述对象、场合情境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讲述方式。教师要用教材开展好相关综合性学习活动,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的“新闻采访”专题,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情境模拟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小组采访方案。
教师还要活用写作实践材料。灵活处理开发教材及其课后练习。例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课后“积累拓展”要求:“第1段与第3段两次写到‘我与母亲的对话,请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分角色朗读法,揣摩、体会特殊情境中人物的细腻情感。
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教材,用活教材,把教材变作学材,进行情境训练,引导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最终“学以致用”。
3.教师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情境。
观察生活、体味生活、表达生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所在。生活为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生活情境,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语文教师要善于巧妙灵活地利用日常生活情境和日常生活事件,引導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其实语文教师稍微用点心就会发现,日常生活充满了可以作为情境应对和情境训练的素材。例如,如果请一名学生给全班同学做语文学习经验介绍,该如何介绍;邀请专家或家长来班级做讲座或开家长会,如何写邀请函或该如何提问;班级主题班会或学校晨会发言,如何写主持人串词或演讲稿;校运动会上如何写新闻稿和通讯报道等。又例如日常生活中,如何给同学间互写评语,如何为“感动班级”同学写颁奖词,同学吵架了如何劝架更有效,如何对班级或校园“明星、牛人”进行采访,如何给父母发道歉短信等,这些都是语文练习的情境素材,教师应当细心发掘,充分利用。这些紧贴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训练,既可以相应减轻教师负担,又可以让学生在回归真实生活的本身,感受课外与课内的融通,让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