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中医量化疗效评价分析

2019-01-14 03:49李敏苏利梅周莉曾科学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中风病气虚血瘀

李敏,苏利梅,周莉,曾科学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广州 510095)

脑梗死系指缺血性脑卒中,在中老年群体中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并且越驱年轻化。现今,临床上致死率相对较高的三种疾病分别是:脑卒中、心脏病、恶性肿瘤[1]。而患者在脑梗死后,身体各项机能都会受到极大影响,进而使得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受到影响,其家庭甚至社会均会因此承担一定的负担。根据以往的研究数据可知,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中医药的治疗前景较为理想。并且根据中医学理论可知,诱发脑梗死的因素涵盖:肾、心、肝三脏的均衡性被打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型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采用量表对该证型患者症状好转程度积分改变进行评估,与NIHSS评分量表类似的中医证候量表对照。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46岁-79岁,平均年龄(58.22±6.33)岁。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根据《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中关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诊断标准。中医气虚血瘀证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主症:以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偏身麻木,甚则神志恍惚、迷蒙、神昏、昏聩为主症。发病急骤,有渐进发展过程。病前常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常有年老体衰,劳倦内伤,嗜好烟酒,膏粱厚味等因素。每因恼怒、劳累、酗酒、感寒等诱发。有条件做CT、MRI检查可有异常表现。与中药新药治疗中风(脑卒中)临床实验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决定标准如下。舌脉:舌苔有齿痕或是表现出白腻的状态,舌质暗淡,脉沉细。中医证候:气短、精神不振、口舌歪斜、不能清楚表述、面色恍白、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并且半身不遂、气短、精神不振是最为主要的症状表现,剩下的4项症状,联系舌脉就能够确诊气虚血瘀证。

1.3 纳入标准 ①OCSP分型前循环梗死(PACI)者或是完全前循环梗死(TACI);②脑CT或是MRI结果显示存在责任梗死症状;③满足脑梗死西医与中医气虚血瘀证评断标准;④患者属于第一次发病,或是再次发作但是在此次发病前并未出现残障症状。

1.4 排除标准 ①患者早急性期接受溶栓的方式进行诊治;②患者出现脑栓塞的诱因是脑肿瘤、脑寄生虫病、风湿性心脏病、脑外伤、冠心病等;③患者表现出脑动脉炎、后脑出血、后循环梗死、腔隙性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性卒中等症状;④患者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且并未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合并造血、肝、肾、代谢系统等器质性疾病。

1.5 治疗方案 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二级预防进行诊治,也就是:减低颅内压、给予调血脂、抗血小板聚集、营养治疗、改善循环等,并且依照病患的既往史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及血压,并且科学地进行血糖调节,使得患者机体的水电解质维持在平衡状态,避免出现感染。疗程为3周。

观察组:基于对照组的治疗方式,添加补阳还五汤加味的治疗方案。药方构成:黄芪、川芎各30 g,当归15 g,地龙、赤芍、石菖蒲、水蛙各10 g,红花、桃仁各6 g,丹参2 g。若是患者口眼喝斜,就要添加僵蚕、白附子;若是患者语言不利,就要添加远志、郁金;若是患者小便失禁,就要添加桑螵蛸、五味子、山萸肉;若是患者大便秘结,就要添加肉苁蓉、火麻仁、郁李仁。以水煎煮至约200 mL,一天煎1剂,分2次服用,1周即1疗程,一共服用3周。

合并用药标准: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临床治疗阶段中,观察组应该针对用药及基础治疗用药进行密切监测,并且应该禁止运用三七、丹参、红花等药物。

1.6 观察指标 对照组及观察组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1天接受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评估与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评估。而神经功能受损情况评估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以及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评价量表评分。

1.7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等级资料分析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量表评分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以及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评价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NIHSS以及中风病气虚血瘀型评价量表评分比较情况(Mean±SD)

3 讨论

在中医学上,脑梗死是一种典型的“中风病”,其症状表现为突发性的晕厥、丧失意识、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是半身不遂。现今,根据临床数据可知中风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命及健康,其病死率、致死率以及复发率均相对较高,主要的发病人群是中老年群体[2]。中国每年的中风患者数量都会增加150万-180万,而缺血性中风病患数量在其中所占比重达到43%-65%,所以,务必重视此疾病的防治,研究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使得患者的病死率得到显著降低,进而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能力得到保障[3]。中医中提出,中风病是本虚标实之证,主要是因为肝肾方面存在问题,气血虚少;并且火热内郁、肝风内动、瘀血内阻、痰湿壅盛等,因此突发中风。而本研究中所提出的药方,补气药非常多,还有一些活血药,这就能够使得患者气旺,进而实现血行目的,并且不会伤正,因此就能够发挥补气活血的作用。根据现代药理学的理论可知,补阳还五汤可以使得患者的脑循环得到改善,进而使得患者的脑血流量更加丰富,血流动力学的症状得到缓解,防治炎症[4];能够对患者的内皮细胞产生干预效果,实现血管新生,增强患者缺血区域的血流代偿[5];能够使得患者的神经元得到保护,并且提升神经元对缺血的耐受性。本研究数据显示,基于传统神经内科治疗方式上,运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的治疗方式,患者治疗效果非常理想。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较好(P<0.05);观察组在临床神经功能受损评估、运动功能评估、生活能力等各个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基于传统治疗运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的治疗方案,不但可以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还可以使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得到缓解,使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对于中风病的临床功能评价,目前大多依赖于现代康复医学的对于高级意识内容、运动功能、感觉功能、言语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价,缺乏对于具有中医特色的证候疗效评价,各种量表不能确切反应中医证型的疗效变化,不能客观地量化评价中风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总结我科气虚血瘀型的常见证候标准,自拟中风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性评价量表。通过对疾病治疗的观察来印证其有效性及可行,为制订具有中医特色又可评价临床疗效的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中风病气虚血瘀
话说血瘀证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补肾活血祛瘀方治疗中风病恢复期100例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
中风病机及用药分析
张圣德主任中医师治疗中风病经验介绍
气虚痰湿型晚期肺癌治验
中西医结合治疗气虚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衰46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