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瑛,邓志敏,陆丽,莫宝妹
(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1)
宫颈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根据病变程度的不同,主要表现为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以及宫颈癌等症状[1],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临床上受到了高度的重视[2]。本文主要总结并归纳HPV感染合并不同宫颈病变与阴道菌群失调关系的相关性。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A组,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作为观察B组,15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C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A组中患者年龄21岁-48岁,平均年龄(32.78±5.28)岁;观察B组中患者年龄22岁-48岁,平均年龄(33.20±5.19)岁;观察C组中患者年龄21岁-49岁,平均年龄(33.11±5.08)岁;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2岁-49岁,平均年龄(32.68±5.17)岁。四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经TCT检测宫颈细胞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以确定患者的宫颈病变程度,并均进行HPV感染率检测以及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检测。TCT检测宫颈细胞:使用细胞采集器,对患者宫颈外口的脱落细胞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到的细胞样品保存于细胞保存液中,经离心处理与染色固定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统计结果。HPV感染率检测:患者在检查前三天应无性交、阴道用药等阴道操作,且应处于非月经期,使用取样刷在患者宫颈上沿进行取样,并将所获得的样本保存于保存液中,经处理后使用DNA定性检测法进行测定。阴道菌群分布情况检测:使用无菌棉拭子对患者的宫颈口以及阴道后的分泌物进行擦拭取样,对所获得的样品进行处理,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对阴道菌群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记录结果。
1.3 观察指标 统计HPV感染率与阴道菌群分布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 17.0软件中,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
2.1 四组患者HPV感染率对比 三组观察组的HP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观察C组的HPV感染率最高,观察A组的HPV感染率最低(P<0.05),见表1。
2.2 四组患者阴道菌群失调情况比较 三组观察组的阴道菌群失调情况均严重于对照组,观察组C组的菌群失调情况最为严重,观察A组的菌群失调症状最轻(P<0.05),见表2。
表1 四组患者HPV感染率对比[n(%)]
表2 四组患者阴道菌群失调情况比较[n(%)]
宫颈病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变程度深时很容易导致宫颈癌的产生,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均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对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对于临床方案的确定以及治疗的顺利开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3]。临床研究发现HPV感染率、阴道菌群失调情况均与宫颈病变的发生具有一定相关性[4],对患者的HPV感染率、阴道菌群失调情况进行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程度的诊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中,三组观察组的HPV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中,观察C组的HPV感染率最高,观察A组的HPV感染率最低(P<0.05)。表明HPV感染率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三组观察组的阴道菌群失调情况均严重于对照组,观察组中,观察C组的菌群失调情况最为严重,观察A组的菌群失调症状最轻,说明阴道菌群失调情况均与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对患者的HPV感染情况以及阴道菌群失调情况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对患者的宫颈病变程度进行诊断,可以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深,患者的HPV感染率逐渐提高,阴道菌群失调情况也随之严重,因此对患者的HPV感染情况以及阴道菌群失调情况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对患者的宫颈病变程度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