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芬
(江西省吉安市第十三中学,江西 吉安 343000)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目的是采取恰当的课堂授课方式,强化语言文字的运用训练,培养小学生使用语言文字和理解语言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的时候,要高效的达到这些目标,教师不得不对语文教育教学进行优化,寻找便捷和创新的教学活动,一方面要控制这种活动朝着既定的方向进行,又要保证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可以维持学习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
新课改提出学校课堂教学应当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目前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课程的标准、方法的采用等。一些教师对主体和主导的理念界定不明,时常出现按照学生的即时兴趣教学现象,不能很好地系统性实施教学目标,教学不够细致和深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在实际中,一些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没有认真解答,还是像以往一样,以事前教学模式为中心,不懂随机应变和相互切换。
很多教师依然局限于传统教学思维,没有深入理解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有些教师甚至拒绝接受教育改革。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抓住其带来的教学优势的同时,也要尽量避免其中的不足之处。对于传统教学观念,教师还应该继续解放思想,贯彻落实新的教学理念,在实际中积极实践创新教育,帮助语文教学更加长远的发展,更好地体现语文学习的价值。
新课改的深入,语文知识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元化,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实现语文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技巧的提升及应用思维的发展,最终让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因此,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但一些教师的教学依然缺乏灵活性和开放性,对课堂教学表现出过于依赖,并且更多地关注教学任务,不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影响了学生理论运用能力的提升。
小学生活力充沛且活波好动,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长时间注意力集中,在加上语文知识乏味枯燥,如果教师采用固定模式化的课堂教学,只是将眼光放在既定的教材上,不能很好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将导致语文教学变得刻板,学生失去语文学科的兴趣,进而将难以达到“创新”教学要求,教学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根据现代化的语文教学理念,教师要正确理解有关教学精髓,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课堂氛围长时间处于被动听讲状态,这种教学形式易使他们失去兴趣,积极性降低,课堂上容易放松自己。以学生为教育对象,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精神的满足,语文教师应为学生营造积极、自由、好学的课堂氛围,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提升课堂气氛,提高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质量。此外,良好的课堂氛围离不开教师的情绪带动,教师的一瞥一笑都可以起到调节课堂教学氛围作用,通过带有情感的课堂教学,才能够更好地打动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悦与成就。
教师是引导者,要想真正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就必须自己首先要有探索语文的创新精神。比如,当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遇到与课程联系紧密的社会热议问题时,可以先确定好讨论主题,再设计好一些与课程有关的问题,放在课堂中进行讨论。可以分几个小组开展讨论,讨论过程中让学生自行思考并到讲台发表观点,讲完后由学生们对他人观点进行讨论,再确定最后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提问,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最后由教师对讨论主题进行全面评说,帮学生理清思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讨论主题和教学内容,不能使学生表达的内容偏离实际,保障最终达到讨论的效果。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用自己真诚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唤醒学生的知识记忆,营造了文化知识学习的教学氛围,更好地带领学生进入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提出的要求中明确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解决。随着语文教材的不断更替,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涵盖了许多的生活化素材,有很多文章与学生的生活相关联,因此,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进行生活化情境模拟,可以通过多媒体、小品、小组辩论等多样化形式展现。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回忆,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回忆自己家人的背影,表述自己所经历的情节,从而更好地理解类似简单又抽象的词汇的深层次含义。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导学生从课本出发,围绕生活化的主题开展学习语文活动。在语文实践教学中点拨语言知识点的同时,深入文本内涵,延伸思维空间,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优秀文化,加深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自然而然地升华学生对优秀文化的情感,更好地为下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建立基础。
总之,社会对教育的认知不断的转变,已经不再仅限于知识水准的提高。语文教学由于依托的是学生的母语,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存在一个人人都会的局限意识,这种意识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难以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对此,语文教师需要从抓住学生的思想进行创新的授课方式,和学生进行一场关于语文的对话,形成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从而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不断向前,不断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