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之“根”深“植”于生活

2019-01-13 01:33李金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年23期
关键词:生活情境数学知识

李金凤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媒体过载的今天,更应该学习有用的数学,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笔者在本文中从生活的情境,创造性改编教材,应用数学的知识三方面培养学生多维的能力.

【关键词】改编教材;生活情境;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能面向全体学生,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看着学生学习数学的那份吃力,就问学生:“你知道为什么学习学习数学吗?”学生经常是一脸的茫然,心不在焉地说:“当然是考试.”学生根本不知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而是认为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将来有个好的成绩考上大学,其实不然,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考试才学习数学,数学就变得枯燥无味,更谈不上对数学的兴趣,更感受不到数学的无穷魅力了.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经常思考:如何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呢?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教学中我试着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一、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學习苏教版“认识垂直”这一节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生活中隐藏着的数学道理,笔者在导入新课的过程是设计一个生活的情境:老师从家到学校门前乘车去少年宫,你给笔者选择出一条路吗?这样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很快就展开了讨论,有的说:“老师的家就在离学校不远的小区,但是从老师的小区出来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我认为直着走最近.”有的说:“我认为弯着走最近.”有多说:“老师斜着走最近”有的说:“我们分头走计时间看看谁用的时间较少?”……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了,他们众说纷纭,最后,笔者看着学生争论得这么激烈,笔者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了几条路径,让学生知道虽然老师家到学校的路线很多,但是最短的距离只有一条,那就是老师到学校的垂直线段.接着板书“认识垂直”,课题板书出来学生恍然大悟,数学和生活这么密切,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二、改编教材,建构能力

数学教材都是经过编者精心甄选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根,可是教师在教学中,要能灵活地运用教材,整合教材中的内在的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样就能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法”时,笔者就把教材中的例子改成学生熟悉的玩具:积木22元,洋娃娃35元,小汽车43元.

师:“你看到这些物品想到了什么?想买什么,算算要多少钱?”

生1:老师,我喜欢洋娃娃和积木,我就买这两样,22+35=57(元),算出总价.

生2:老师,我喜欢洋娃娃和小汽车,我知道22+43=65(元),我拿65元就能买到这两样.

生3:老师,我还知道洋娃娃比积木贵,贵多少就是 35-22=13(元).

……

每名学生的都想说,让笔者着实地吃惊,改变教学的观念,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就能把自己储备的生活知识和数学结合起来,这样课堂上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数学知识,感受魅力

数学的起源就是生活,源于生活,就要回归生活.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引领着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能用数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笔者在教学“乘法分配律”这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数学,笔者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同学们,乘法分配律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笔者的问题抛出,教室里立刻安静了许多,他们都不知道如何去回答这个问题,在笔者的教案的预设中,笔者也想到这个问题的难度,笔者就结合了生活实际讲述一个例子.

师:有一次,我带着孩子去超市买菜,买了12斤芹菜,每斤芹菜1.5元,我让孩子算一算,结果她一口说了总价,比计算器算的还快,你知道她是怎么算的吗?

这些适切问题的引导,学生立刻想到本节课所学习的乘法分配律的,教室里立刻沸腾了,都想说.

生1:老师我知道,他是12×1+12×0.5=18.她的口算能力很强.

生2:老师,我认为是这样算的:先算10斤芹菜的总价是15元,再加上2斤芹菜的总价是3元,一共是18元.

生3:先把芹菜单价先当作1元来算12斤是12元,还有5毛钱每斤12斤总价是6元,12加6也是18元……

学生精彩的回答,笔者立刻给予点赞.学生在回答中就潜意识地巩固了“乘法分配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原来数学能够给生活带来这么多的好处.接着,我布置了今天的家庭作业:“请你将今天所学的乘法分配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它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难题,下节课咱们来汇报,比一比看谁用得多,用得好.”这样实践性的作业,学生最喜欢.

第二天上数学课,笔者就早早地来到教室候课,学生见到笔者就开始叽叽喳喳地说自己运用数学的经历.

生1:老师,这乘法分配律,还真神奇,好多难题我都能口算出来了,真方便!

生2:老师,我的计算这么差,我昨天用这个方法居然没错.

生3:老师,我感觉数学越来越容易学了.

生4:老师,我爱上数学了,我喜欢学数学,我家卖菜,我能帮家里忙了.

……

听着学生真切的感受,作为数学教师有一种自豪感,其实,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能够把生活的知识和数学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而不是把数学和生活割裂开.“数学从生活中来,理应回到生活中去的”理念深植于心.我们的数学课就要体现学生的实用性,让每一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享受数学带给学生的成就感、快乐感.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高效教学、有效应用,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数学之“根”深“植”于生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鹿艳艳.引导学生将数学学习延伸到实际生活[J].华夏教师,2019(7):19-20.

猜你喜欢
生活情境数学知识
跟小灵通学数学知识的英语表达
跟小灵通学数学知识的英语表达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浅谈小学数学“图形的运动”方面教学策略
浅谈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探讨
关于优化教学策略和建立空间观念的实践与思考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