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若
摘 要 网络综艺节目《创造101》构建了一套“偶像养成”的选秀综艺模式。该节目以“半成品偶像”——练习生作为养成的对象,以中国娱乐市场发展尚不充分的“优质女团”作为养成的目标,以青春励志的成长故事作为养成的关键看点,以创新的赛制和投票方式对养成的主体极度赋权。在这样的“偶像养成”模式下,《创造101》节目很好地满足了受众在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等三个方面的使用需求,从而实现了较高的收视和关注度,值得偶像选秀类综艺节目参考借鉴。
关键词 《创造101》;偶像养成;使用与满足;选秀;真人秀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22-0022-02
1 “偶像养成”模式的表现
“偶像养成”,是以“陪伴偶像成长”为核心诉求的粉丝互动模式,粉丝通过见证偶像的能力提升与个人成长,带来“陪伴”甚至“培养”的心理感受。《创造101》节目的“偶像养成”模式集中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半成品”的培养对象——练习生
练习生是介于素人与艺人之间的“半成品”偶像,是培养中的偶像。节目将练习生作为节目主体,节约了培养成本和缩短培养周期。同时,部分练习生不仅有能力的积累,也有人气的积累,甚至一些有过出道的经历,如在“宇宙少女”组合中出道过的吴宣仪、孟美岐,再如已在台湾出道过的歌手陈芳语,她们自带人气,为节目提升了关注度和话题度。《创造101》节目进程中始终强调“练习生”这一独特身份,营造“偶像培养”的氛围。
1.2 补缺性的培养目标——“优质女团”
中国整个女团市场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创造101》以“打造中国第一女团”的热血口号为目标,激发粉丝们“女团培养”的渴望。该节目以“90后”“00后”的年轻群体为主要受众,这一群体大多对日韩那些青春活力的人气女团有所了解甚至喜爱,对他们而言,能够参与“中国第一女团”的培养是一件极有吸引力的事情。而“全新定义中国女团标准”的理念意味着“创始人”们可以用自己的选择决定一支全新的女团队伍应该是怎样,这使得“培養”变得更具有个性化的意义。
1.3 故事化的关键看点——“成长”过程
在“偶像培养”过程中,练习生技能的提升、性格的成长、心态的转变等组成了一个一个鲜活的成长故事,也成为“创始人”们进行“养成”的关键看点。
相比于对能力优秀者进行展示,节目更侧重对那些有缺点、成长变化的选手的展示。比如被称为“天籁之声”的段奥娟唱功极佳但完全不会跳舞,她挑战自己接受舞蹈训练,直到完成良好舞台呈现的过程带来很多惊喜看点。整个10期节目中,“成长”是比“成团”更重要的关键看点。每一个女孩的成长和整个女团的成长就像一部青春励志的电影,让“创始人”们既享受到“培养”的成就感,也收获了对自己成长的启发。
1.4 极度赋权的培养主体——“创始人”
“创始人”是《创造101》节目对作为“培养主体”的观众尤其是粉丝们的称呼。在整个赛程中,“创始人”们被赋予了极大的权利,极大影响自己偶像的命运,“创始人”们在各网络平台的点赞数排行是节目中练习生名次变动和最终成团的唯一依据。节目也设计了很多仪式感的表现方式强化这种“创始人”赋权。如在每一次排名发布时,练习生们一起喊出“101创始人你们好,我们将由你们创造”的口号。
这些节目手法将节目组和导师组抽离,通过极度赋权,粉丝的主导型参与感获得极大满足,练习生们和“创始人”被塑造为亲密无间的拟态关系,“创始人”们既享受了“造物者”一般的权利,又通过“创造”自己喜爱的练习生满足了对自我的期待。所以说这种养成模式,既是偶像的养成,也是粉丝的养成。“养成模式”下的粉丝,会在“养成”带来的心理满足促使下,更主动于投票点赞、购买专辑、参加演唱会等消费行为。
2 “偶像养成”模式下“创始人”的使用与
满足
英国传播学家丹尼斯·麦奎尔提出了电视节目满足受众需求的“四种效用类型”,包括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和环境监测效用[1]。其中,环境监测效用是通过观看节目,受众可以获得与自己的生活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种信息,及时把握环境的变化。这一效用常体现在新闻资讯类的节目中。故而主要从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三个方面进行《创造101》节目受众的使用与满足的分析。
2.1 心绪转换效用
即节目可以提供消遣和娱乐,帮助人们“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和负担,带来情绪上的解放感。《创造101》节目的心绪转换效用是通过独特的“偶像养成”模式实现的。
首先,“偶像养成”模式下的竞争核心是人气的比拼,这种只以观众点赞投票作为唯一依据的方式对现实世界的规则和秩序是一种颠覆性的设定,受众不会再感受到现实世界秩序的压力,受众的日常疲惫得到了更好的宣泄。
其次,“偶像养成”模式下的的受众被极度赋权。积极参与支持的“创始人”通过投票点赞感受到与偶像陪伴成长的快乐和“造物者”身份带来的快乐。即使只是观看并未参与的受众,也感受到较高的地位,以此缓解生活中地位不高带来的不如意。
最后,“偶像养成”模式下的比赛过程和结果会为受众带来参与的满足感和“养成”的成就感。在三个多月的节目观看中,亲自参与和见证了籍籍无名的练习生成为耀眼的偶像,也见证了怀揣梦想的101人竞选最终成为一支女团。对于很多“创始人来说”,付出的只是一些闲暇时间和会员费用,得到的却是见证梦想的成就感。
2.2 人际关系效用
包括“拟态”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麦奎尔认为,“擬态”人际关系,同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人们对社会互动的心理需求。
“偶像养成”模式之下的这种“拟态”人际是一种更为深入的互动关系。在《创造101》节目的语境中,粉丝们称呼自己喜爱的练习生为“女儿”。“创始人”们作为培养者,对自己喜爱的练习生始终保持热切的关注,并尽各种努力在网络上点赞、去现场应援。而这种付出也不停地得到回馈,一方面,节目中练习生们不停地通过节目中一些环节,展现对“创始人”的付出的感谢,另一方面,练习生们的成长蜕变就在眼前,这是一种直接的反馈。“创始人”和练习生们的这种“拟态”人际关系即使在节目结束以后依然会延续下去,观众们可以继续关注支持自己的偶像,并常进行具有一定组织性的应援活动,包括见面会、生日会等集体活动,同时主动对偶像及其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同人创作等推广行为,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己对社会互动的心理
需求。
现实人际关系方面,作为现象级的热播节目,《创作101》节目中的选手、赛程、节目等都为受众们茶余饭后提供了谈资。
2.3 自我确认效用
节目中的人物、事件、状况、矛盾冲突的解决方法等,可以为观众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通过这种比较,观众能够引起对自身行为的反省,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观念和行为。
《创造101》节目力图打造出以“励志”“青春”“成长”“友谊”等理念为核心的女团选拔节目,在整个赛程中,没有过分的煽情、心计、沉重的内容。女孩们展现着自己的热情活力、勇敢独立和多元
个性。
“创始人”们在观看节目和参与互动的过程中,见证了自己喜爱的练习生的成长,见证了他们追求梦想和珍惜友谊。而在对自己喜爱的练习生认同赞赏的同时,也是将自己投射在偶像的身上,为自己的成长带来借鉴和鼓励。“养成”的魅力就在于既养成了偶像,也养成了观众自己。
3 结束语
《创造101》节目从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主体和关键看点四个方面入手,打造了一档“偶像培养”模式的新形态选秀节目,整体而言获得了较好的收视和收益。但节目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热衷于炒话题度而刻意呈现、放大选手的情绪,再比如比赛的公平性受到质疑等。要想做好一档“偶像养成”栏目,需要继续探索如何改进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65-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