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丽琼
【摘要】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改革,更加重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需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建立对学习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高中数学具有抽象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的创新,实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创新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高质量的教学,通过采取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渗透、学习方法的建构等来实现.针对现有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模式比较单一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家长和教师更加重视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导致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教师采用的是灌溉式教学,学生在课堂上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对课上所讲述的一些知识不能很好地理解和吸收.这种教学模式往往会加重数学的枯燥和乏味,降低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数学方面的发展和提高.
(二)学生课堂的积极性不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练习题对错、基础知识有没有掌握牢固,并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致学生缺乏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不能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开展高效率的学习.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先进的思想对教学观念进行一定的改革,使其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营造更好的教学环境.
二、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新课标背景下,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课堂改革,注重采纳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课堂教学,如此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摒弃传统教学观念对课堂的影响.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微课资源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的教学工具,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合理地运用这种教学资源,活跃课堂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点时,学生很容易将这些知识点混淆,教师可以将这些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在微课中总结重点,并列出分类的表格,引导学生学习,进行知识的区分.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生能够轻松地掌握三角函数的重点,学会区分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设情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氛围的影响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带领学生进行高效率的数学学习.
例如,在学习随机事件时,教师可以创设生活中的一些随机事件的场景,拉近学生和数学知识的距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某家快餐店中有3种套餐——A餐、B餐和C餐,小明和朋友聚会,一共有12人,朋友点了3份A餐、5份B餐和4份C餐,那么小明吃到A餐的概率是多少呢?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之后,引导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可以找一些物品充当问题道具,引起学生激烈的讨论,活跃课堂的氛围,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创作,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大部分学生都被调动起来进行主动思考,不断地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在探寻答案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乐趣,有助于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分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可以开展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为6人左右,每组的实力均衡,开展分组合作学习,针对一些问题,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研究,各自發表自己的看法,进行想法上的融会贯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例如,在学习空间位置关系时,教师进行问题引导时需要注重递进性,由简到难,可以由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递进到平面和直线之间的关系,在递进到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出这三个问题之后,要求小组之间进行讨论,找到答案之后,还需要拿出判定的方法来证明小组的猜想.学生在明确了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之后,能够进一步推出直线和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教师从中引导学生采用反证法进行研究,经过一步步推算可以得知,若平面a的两条相交直线平行于平面b,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三、结 语
总而言之,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教学的改革,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而改变课堂的教学现状,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毛永安.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学周刊,2019(31):29.
[2]张明.新课标下关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索[J].中外企业家,2019(24):181.
[3]黄锦波.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