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下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方法探究

2019-01-13 01:25王坤陈利国
科技风 2019年36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产教融合教学设计

王坤 陈利国

摘 要:为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本文根据“产教融合”的研究思路,通过分析当前“产教融合”教学开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符合产教融合发展的新型课程开发模型,并论证新型课程开发模型在产教融合条件下如何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就业岗位有机统一在一起,实现科学高效的产教融合式教学方案,培养出能快速适应工作要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教学设计;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

1 综述

2019年2月23日,国务院公开发布国发[2019]4号文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下简称:《方案》),从《方案》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国家全面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和强力举措,这对于我们职业教育院校来说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期里,高职院校既有高速发展的机遇,又面临着优胜劣汰的挑战,唯有在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求得生存。

产教融合是《方案》中提出的重点改革方向,唯有将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职业教育的教学目的,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生产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但更需要教学机构找准产教融合的结合点和合作教学的模式。本文以高职院校课程开发过程为研究目标,进行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究工作。

2 產教融合的课程改革障碍分析

2.1 课程目标定位模糊

近年来,职业院校都在加强进行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但由于对自身发展定位认识不清,课程目标定位模糊,导致课程标准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不符合企业需求,难以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具体体现为:第一,产教融合的目的在于使培养的人才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真正与市场接轨[1]。但由于部分职业院校忽视企业的技术发展和人才需求,盲目提出课程标准,导致无法与企业的专业技术和产业转型同步,学生学习的课程与市场劳动力的要求相差甚远,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第二,职业院校专业课程采用的教材大多理论性太强,很大程度上是删减或压缩后的本科教材内容,缺乏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导致教材内容与本专业岗位需求的能力不匹配,课程内容难以与职业标准真正相对接起来。

2.2 课程开发机制有限

职业院校在产教融合课程开发机制中,主要表现出以下弊端[2]:第一,从职业院校内部来讲,产教融合的理念未能完全融入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中,导致课程开发出现与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第二,从外部机制来讲,学校缺乏与政府、企业常态化的合作机制。政府方面虽然拥有着政策、信息、法律等丰富资源,但更多是停留对于课程开发法律、政策层面的指导,具体课程开发的指导很难施行;企业方面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参与积极度较低,更看重的是产教融合给企业自身带来的利益,课程开发可直接利用的企业资源有限。

因此,难以形成有效的课程改革方案,严重影响了课程开发的水平和质量。

2.3 课程管理和评价制度欠缺

课程改革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支撑[3],但是目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制度建设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管理制度方面,当前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管理过于集中于学校,具体实践中各个教育主体的职责分工和权利义务又没有明确界定和规范[4],使职业教育无法与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第二,在课程评价制度方面,由于教学主体行为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无法进行对照反思,导致难以不断完善课程改革[5]。

综上所述,在产教融合课程开发层面上存在多重障碍。如果不能解决这个层次上的问题,就会使得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政策浮于表面,导致毕业生缺乏核心岗位的应用能力难以适应岗位。

3 新型课程开发模型

如果要实现产教融合的教学,就必须打破上述的障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开发机制、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使得教学成果与学生职业发展紧密结合,做到学为所用。

课程是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整个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灵魂”,它承载教育教学的思想和制度,是完善教育教学过程的关键,是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课程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核心和提升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不断进行课程改革是满足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的关键。

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通用的课程开发模型,建立“就业岗位—岗位能力—教学内容—课程开发”的四维课程开发机制,如下图所示。

3.1 岗位分析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行业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课程开发的起始点和落脚点都应该与就业岗位紧密相关。

本文所述课程开发方法从行业岗位分析着手,以课程与岗位的结合点作为突破点,每一轮分析精确定位一个与课程相关的技术岗位,从而确定课程培养目标。

这样做就从根本上解决课程目标定位模糊的问题,将课程教学的终极目标转移到了培养真正与市场接轨的具体岗位人才上来,确保学生学以致用,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也符合了产教融合的教育改革方向。

3.2 能力分析

传统课程能力目标的确定方法是根据专业学科需求或将本科教学的能力目标略作改进,这些方法得出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契合现代产教融合教学需要,也不符合产教融合教育的基本要求。

本文所述的课程开发方法精确定位就业岗位和课程目标后,只需要针对具体岗位的能力要求,采用迭代的分析方法,逐项总结岗位能力所需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从而确定课程内容。

使用本文迭代开发方法,不仅可以查漏补缺,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汲取行业发展形势,将课程相关的新技术、新成果动态并入课程内容。

3.3 教学设计

确定了课程内容就需要有对应的教学模式来实现教学过程,但教学模式的选择影响因素太多,教师素养、学校政策、地域环境等等,從整个课程开发的角度很难确定一个统一的教学模式来实现产教融合教育的要求。

使用本文迭代开发方法,每一轮次仅对一个岗位所涉及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知识关联度强,应用场景明确,从而可以更清晰的把握教学设计思路,再结合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制定综合教学方案,完成产教融合的教学设计。

3.4 管理设计

建立合理的课程管理及评价制度,是课程建设的决定性工作,产教融合式课程教学旨在使教学成果与学生职业发展紧密结合,但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其管理与评价方法各不相同,传统的课程设计对这些差异视而不见,采用单一的管理流程和评价方式,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管理不严谨、教学成果评价片面,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效果并没有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本文论述的开发模型,将这些有差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分离开来,逐一的进行管理及评价制度的设计,最后统一整理。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思想,企业、学校、社会多方参与教学的管理与评价,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单一的学习模式、充分利用各方资源,达到动态化管理、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实时高效的把握教、学过程,真实全面的反映课程教学效果。

4 结语

当前是一个教育创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职业院校要想为社会培养输送出更多的创新实践应用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工作,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岗位,充分发挥出产教融合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岗位实践实训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素质,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成人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使学生在将来毕业后快速适应社会发展节奏,提高自身就业和创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玉珠.产教融合制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7(13):24-28.

[2]张响英,张海波,甄霆.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7):46-47.

[3]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9):70-74.

[4]王艳,邵悦.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开发问题研究.

[5]许彪.职业教育课程考核方式方法改革探索[J].职业,2015(9):51-52.

项目:本论文由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课题项目:《综合布线技术》课程实训改革研究(编号:2018JKY063)支持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产教融合教学设计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