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月亮河彝族布依族苗族乡直溜小学,贵州 六盘水 553407)
新时期,游戏化教学逐渐受到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青睐,成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化教学的融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当下,应从依托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习欲望,利用游戏开展教学,营造和谐氛围和借助游戏巩固复习,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将游戏化教学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实效性。
所谓的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是游戏活动为教学活动服务,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化教学是较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过程中收获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其,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在开展游戏教学之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等方面,才能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要把握好课堂节奏,为学生构建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打造高效课堂。
游戏化教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可以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展开分析:
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对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而学生则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会诱发学生的抵触和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而且,灌输式的课堂氛围较为枯燥、乏味,会弱化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游戏化教学方式的融入则能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打造高效课堂。
新课改下,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等选择合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游戏活动的融入,拉近学生与教学活动的距离,使学生能在游戏中、玩乐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感悟到知识的魅力,进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活动积累经验。
游戏化教学的融入,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彰显教师的个人魅力,提高权威性和信服力。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师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往往会带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权威感,无形间疏远了师生间的距离,不利于教师指导作用的发挥。而游戏式教学的融入,会使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游戏活动,一起进行问题的探讨,共同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收获成功的喜悦,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游戏教学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可以围绕依托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习欲望,利用游戏开展教学,营造和谐氛围和借助游戏巩固复习,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展开探讨。
教师要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改变枯燥、沉闷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舒适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游戏活动的类型和数量,尽可能使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符合,提高游戏活动的针对性,更好为教学活动服务。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大都源于生活,教师要灵活选择生活中的教学素材,将其恰如其分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彰显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良好的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根据导入内容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提高注意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过程中,能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相关的思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足感。比如,当学习到“加减法”时,教师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课后的复习巩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能及时为学生查缺补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而单调的复习过程会诱发学生的应付式心理,如果此时借助游戏活动开展复习活动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后,教师可以组织组与组间的背诵比赛、借助记忆小卡片、接龙等游戏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复习效果,使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新时期,游戏化教学已经逐渐被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游戏化教学为学生构建了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产生了“我要学”、“我爱学”的心理,彰显了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为学生打造了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