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丽 刘海燕 范兰
(河北省保定市安国市第四幼儿园,河北 保定 071200)
在活动中可以让孩子们体验自己管理的快乐以及种植的不容易,在种植活动中让他们充分讨论“我们班的种植园地应该种些什么?种植园地上要种各种蔬菜应该怎样划分呢?”幼儿们各抒起见,在讨论中达成了共识,讨论之后孩子们决定种植了紫苏,绿豆等。并请幼儿园的爷爷一起参与指导种植,同时幼儿们了解到要让蔬菜长的好,要经常去管观、施肥.浇水、锄草。在每天的自由活动时间,时常有幼儿提醒老师一起候去自己的小菜地转一圈,菜地的管理已融入的幼儿们每天的生活。
为了让幼儿积极参与到种植活动中来,为了让幼儿的意志品质、生活技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我们每个班按种植计划和实际情况,每周带幼儿到种植园地劳动一次:拔草、捉虫、浇水、施肥,幼儿在此过程中知识面开阔了,认识了很多种子和植物,在拔草、浇水、施肥过程中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生长规律。例如,我们让幼儿分组给大蒜浇水。每一个幼儿手拿一个小水壶,在老师的引导下给大蒜均匀地灌水。李思逸小朋友看着单煊琪小朋友把一大杯水全浇到几棵大蒜上,他跳着脚说:"快来,快来救它。"我们大家赶紧围过来看,原来,大蒜头被水冲出来了。他的意思是说水浇的太多了,大蒜活不了了。
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个需要耐心照料与等待的过程,各种植物在孩子们的期待中一天天长太,一天天发生着变化。每周二次的种植记录活动课,虽说是简单的劳动,但对幼儿来说还是非常热衷,从来没听见一个幼儿喊不要记录的。观察自己种植的蔬菜时,孩子们养成了习惯,总要人手一个观察记表,而且他们的记录表上有植物们每周的变化,特别细致的记录在表格里。在这自由、愉快的活动中不仅给孩子经验知识得到一定的提升,也体会到了劳动中的智慧和快乐。
我们会根据植物的生长,选择应季的果蔬制作美食,满足孩子们的味觉体验。
在一个秋风送爽,韭花飘香的清晨。我们宝宝被美丽的韭菜花吸引住了目光。韭菜花不仅好看,还好吃呢!所以我们在有花堪折直须折的时刻,打算摘韭菜花——制作韭花酱!
洗干净韭菜花。这可是一件很费时的活。都不知道换了多少次水了,有的韭菜花上还有小蜗牛呢!直到这样的韭菜花呈现在我们面前!
晾晾水,最重要的环节就要开始了!
“咚、咚、咚咚......”这是什么声音?
随着捣韭花工作的开始,咚咚咚咚的声音,传遍整栋楼。孩子们操作的热情也相当高涨。“老师,我还没捣呢?”“我也想砸一砸”的声音贯穿到活动结束!通过孩子们亲身的体验,每个人都能告诉你制作韭花酱需要的材料。
午餐搭配上自己做的韭花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呢!真是太香了,吃得根本停不下来!整个园里都飘韭花香,真的,韭花的香味也会绕梁三日呢!馋了吗?还有很多韭花呢!供赏供吃。
家长和教师同为孩子们的施教者,因而,我们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注重家园间的互动教育,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每次需要家长收集的一些种子和菜秧,家长们都很乐意支持。有几位家长对种植类颇有经验,也会传教于我们,让我们能把种植活动办得更出色。这更体现出了《纲要》提出的"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教育家陈鹤琴指出:"环境中布置的东西如果长时间一成不变,就会失去教育的意义。因此,布置环境要依据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常常变化,让幼儿园的环境与社会、与大自然协调一致,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只要你步入我园就会看到一些随季节而变化的种植物。夏季来临,幼儿把凤仙花培育在花盘中,已经结出了很多漂亮的小花球,小芋艿也突出了泥土,在看一看竹条中长出了蚕豆,蚕豆的叶子正如小朋友说的好象许多蝴蝶在讲悄悄话。各种各样的花卉,有的正翩翩起舞,有的正在准备向上攀登着。我们的种植环境不光出现在墙上,更多的与自然一起出现。
种植园里不仅有植物,还有与其共生的蝴蝶、蜗牛、蜜蜂、七星瓢虫之类的小动物、以及土壤、水之类的环境物质,更蕴含着各种奇妙的科学现象,我们后院的种植园是一一个浓缩的生态园,为幼儿提供了接触自然,认识自然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可以从行知园里真实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从而体验发现和探究的快乐。
在自然体验活动中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积极,对自己的想法和意见都充满自信。首先,利用口头交流的传统表达方式,让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发现和记录,如我的紫苏叶是紫色的跟葡萄的颜色一样,我的西红柿是红红的等,这些表达带有幼儿观察成功的愉快休验。
自然体验课程的神奇之处在于每天和每天的发现都不一样,孩子都特别喜欢去自己探索自己讨论。
幼儿生活环境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条件。《纲要》十分强调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这些资源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生动、活泼地发展。作为教师,我愿积极为幼儿创设环境,丰富生活,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教育资源对幼儿进行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