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钰韵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0)
奥尔夫乐器是是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创立的独特的音乐教学法中的乐器,称为奥尔夫乐器。这些乐器的音色都比较柔和、明亮,不刺耳,同时又易于掌握、可拆卸,因此对于学校音乐课堂以及初学者而言使用比较便利。奥尔夫乐器分为有固定音高乐器和无固定音高乐器两大类。 有固定音高乐器常用于旋律声部的演奏,无固定音高乐器则常用于伴奏声部的演奏。
有固定音高乐器以音条琴为代表,一般使用的是铝质的金属高、中低音音条琴,以及木制的高、中、低音音条琴,都是通过用敲击的方式发出音高。它的外观有点类似于钢琴和马林巴,但与这两种乐器最大的不同在于,音条琴体积小方便移动,其次音条琴的音条数量很少,并且可以随时拆卸,便于课堂上学生迅速掌握演奏。例如,在苏教版第一课《快乐的音乐娃》中,只运用到了“do、re、mi”三个音。如果要让学生演奏这首曲子,就可以将音条琴的其他音条全部卸掉,只留下“do、re、mi”三个音条,这样一来,学生可以不受到其他不使用的音条的干扰,迅速的找到“do、re、mi”“三个音,并且演奏出来。
无固定音高的奥尔夫乐器从材质上可以分为,木质类、皮革类、金属类、散响类。木质类的奥尔夫乐器有木棒、木鱼、蛙盒等等,这类乐器的音色比较清脆明亮,没有延留音。皮革类的奥尔夫乐器大多为各种鼓类,声音比较低沉,且音量大,一般有共鸣音。金属类的奥尔夫乐器有最常见的三角铁、碰铃等,他们的音色特点是清脆而高亢,并且有较长的延留音。散响类的奥尔夫乐器有沙锤、卡巴撒、手摇铃,音色上比较沙哑,音量也相对较小,声音散,可以持续性的演奏。这一类无固定音高的乐器,在使用时大多以伴奏作用出现,并且采用固定音型不断重复的方式进行演奏。学生在演奏时候,通过不断重复某一种节奏型或节奏组合,能够加深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认识与感受。同时,多种材质、多种音色的乐器,也有利于在多声部训练中,各个声部清晰明确,不易与其他声部混在一起。音色上的丰富多彩,对于学生听觉的开发和对音乐的认知起到极大的作用。
丰富多样的奥尔夫乐器,林林总总加起来共有五十二种之多。每件的价格从几百到上万不等,若是要一整套买下来,确实颇为昂贵。其实,在真正的教学中,并不需要如此多的奥尔夫乐器才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效果。只需要从各大类中分别挑选几样,就可以组成一个色彩丰富的奥尔夫乐队。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轮流练习的方式,或者传递的方式,来使用和感受乐器。
无论我们使用什么样的奥尔夫乐器,使用多少件奥尔夫乐器,都要始终牢记一点——奥尔夫乐器服务于音乐教育,而不是课堂上的点缀。通过奥尔夫乐器,教师要实现的不仅仅是课堂多样化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对深化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知识的传授。在使用时不一定要演奏多么复杂的节奏,多么多变的声部,要从音乐的本源出发。例如,一个四拍时值的固定音型,一个两小节乐句不断的模进,声部间的卡农,以这种简单容易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最本源的核心知识,并且能快速掌握并感受到音乐的韵律。要与钢琴、小提琴等专业课教学区分开来,不过分追求技巧炫技,而应该从普适性的音乐教育这一目标出发。
以上就是奥尔夫乐器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一些使用技巧和探索,作为一类专门为学校音乐教育而挑选、制作的的乐器,希望未来在更多的中小学音乐课堂上,能够见到奥尔夫乐器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