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文贤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大柳河镇西码头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有效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是指教师从学生学情出发,给予他们必要的读书指导,也就是研究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扩大学生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最终形成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带有普遍规律的指导方法。
美国加利福尼亚洛杉矶有一所霍巴特丛林小学,今天已享誉全美的雷夫·艾思奎斯在第56号教室里,创造了阅读的奇迹。他使原本普通甚至“生源偏差的”五年级的孩子们,许多后来继续在美国顶尖学校就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他教育的重要方法,就是“点燃孩子们的阅读热情”,而使之深入阅读的重要方法,就是与孩子们一起阅读。于是,在实际教学中,我特别注意与学生间的互动,也作为自己吸收新知识的契机。一是共同感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博览群书,发挥教师的示范熏陶作用。尽可能地将全体学生带动起来,让他们都喜欢读书。首先教师自己扎进书堆,然后从推荐阅读的内容入手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利用自己的示范朗读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朗读的最大优点是能再现文章的节奏和韵律,让孩子们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所传达出来的美和感染力。老师给孩子们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希望这些故事能伴随他们成长,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另外,我们还可以做好经典名著的点拨与讲解工作。教师应是经典名著的普及者,只有教师对经典作品有很好的理解,才能在对精典的解说中使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在孩子们学会独立阅读后,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有深度的阅读。
课外读些什么,一定要精心选择。要选择适宜的读物,又能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和兴趣,就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水平来确定。如低年级可选择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富有儿童情趣的读物;中年级可以选择一些熟悉的名人轶事、有趣的民间故事等;高年级则以战斗故事、科普探险故事、历史故事为主。当然,所选的读物要有教育性和健康性,学生阅读后能对自己的智力、情感等方面有所影响。课外读物应体裁广泛,不能拘泥于某种单一的形式,适合学生读的诗歌、散文、童话、寓言都需要。总之,选择好课外书,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
在阅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笔到”,要求同学们做到“不动笔墨不看书”。在阅读的同时,划出并摘抄文章中的好词好句,并要求尽量能背下来。对于疑难问题,可以先做好记录,给予相应指导。在加强课外阅读过程中,必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特别是独立性统一起来,要让学生自觉独立地进行阅读,并能达到触类旁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叶圣陶同志曾指出:“课本上的知识是很有限的,所以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鼓励孩子们自己学习,在课堂之外学习,锻炼观察的本领,还要让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学习,有滋有味地学习”。根据我这几年让学生注重课外阅读的效果来看,学生们普遍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有很大提高。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死读书、读死书”的人,要把新世纪的学生培养成为能说善写会思考的创造性人才。
围绕专题开展课外阅读,最明显的优势就是目标更为明确,重点更为突出。好的专题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而让阅读的效果事半功倍。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悟亲情”这一系列时,可以推出中年级《爱如茉莉》的阅读课研讨活动。高年级可以推出《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母亲》的读书交流会。开展专题阅读,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不断地唤起学生的兴趣,有效地促进课外阅读的深入。
学校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成果交流、展示活动,如:故事会、朗诵会、主题会、手抄报展评、课外阅读竞赛评比等。通过活动,展示了学生课外阅读成果,浓厚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推进了课外阅读活动的顺利进行。可是一旦小学生的读书兴趣被激发起来了,如果不很好的稳定、保持,兴趣就会渐渐消失。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展示成果的舞台,来保持、稳定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自己获得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比方说:课前演讲,积极鼓励。把讲台当舞台,每节语文课前给学生2-3分钟,让1-2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形式可以多样,如讲故事、朗读、背诵等。刚开始可能有些胆怯,但时间一长,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争先恐后的上去。这时,教师要照顾到全班同学的积极性,采取轮流制。在班级里长期开展这一活动,就会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惯例,对他们读书兴趣的保持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一个人的精神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小学语文教育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的,因此,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就应重视培养学生宝贵而美丽的精神素质,“鼓励学生做充满热情的、独立的、反思的阅读者”,使其从阅读中获得终生受益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