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聂磊
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效果评价
王艳,聂磊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商学院,湖北武汉,430223)
评价不同的国家或不同性质的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效果,是目前创业教育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在借鉴国外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常用模型和量表的基础上,采用了严谨的测评方法,对目前国内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对于创业的正确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进行创业的意愿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如何进行创业教育评价,以及了解目前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民办高校
自哈佛大学商学院在1947年首次开办创业教育课程以来,创业教育在全球的高等学校中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其原因首先是高等学校希望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技能和对创业的正确态度,或者能让更多的学生在毕业后去创办自己的企业并创造工作岗位,从而更好地履行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其次是因为高校学生对创业的兴趣越来越大,开办创业教育可以满足他们日益旺盛的需求。通常认为,创业教育可以为未来培养出具有创造经济价值和工作岗位的知识与能力的创业者。在近10多年里,对于创业教育是否真正起到了预期效果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这不仅事关对于创业教育的资金投入以及时间等其他资源的分配,而且还关系到如何通过适当的反馈去改善现有的创业教育模式、推广优秀的创业教学实践[1-3]。
为了评估目前国内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本项研究在湖北省15所民办高校的在校生中,按照其是否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进行了分组问卷调查,并通过对两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实证性的结论。结果表明,目前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对培养学生对创业的正确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以及进行创业的意愿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本项研究的成果对于如何进行创业教育评价,以及了解目前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是指通过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把创业思维和激情以及以创业为导向的行为方式应用于生活、工作、社会以及自己新创办的企业中[4]。通常认为,创业教育可以为未来培养出具有创造经济价值和工作岗位的知识与能力的创业者。但目前,在创业教育是否真正起到了预期的效果,以及采用何种方法去评价创业教育效果等问题上还面临着许多理论与实践上的挑战,学术界对此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1,5,3]。其中的主要问题有:第一,如何选择评价指标。教育评价首先需要明确评价的目的[5]。但创业教育需要满足来自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等多个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要。例如:政府及其他政策制定者大力提倡开展创业教育,是因为他们认为创业者能够创办新企业并增加新的就业岗位,因此创业教育可以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企业希望雇用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学生能够为创新商业模式及发现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市场做出更多的贡献;而大学生们则希望通过接受创业教育获得学分,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等等。这些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创业教育的不同需求给如何选择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指标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研究者们大多是基于各自对于创业教育目的的理解来设置评价指标,因此,“碎片化”的特征十分明显[6]。Mwasalwiba的研究表明,在关于创业教育评价的研究文献中,研究者所采用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八类:①与毕业生创办企业相关的指标。其目的是评价创业教育对于学生自主创业情况的影响;②与学生的学业成绩相关的评价指标。如:学生的考试分数、GPA等。其目标是评价学生对于创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进行创业的潜在能力;③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相关的指标。如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后,在对于创业的态度、认知、兴趣、自我效能、信心和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其目的主要是评价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心态和创办企业的意愿等;④与创业教育的社会贡献相关的指标,如促进技术转化、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等;⑤与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兴趣、满意度等相关的指标;⑥与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关的指标;⑦与毕业生在企业中的绩效表现相关的指标;⑧与学生的“成就需要”和“控制点”相关的指标等[6]。第二,创业教育的效果与环境因素有关。现有研究表明,创业教育的效果会受到一些情景变量和学生个人特征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创业教育的效果起到提升或抑制性的作用。这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①学校层次、内部文化、开展创业教育的主动性,学校的教师状况、可供创业教育使用的资源条件和创业扶持资金等;②学生的专业背景、教育背景、家庭环境、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对于创业的涉入度等;③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④国家的制度环境等[1,7]。第三,创业教育的效果与进行评价的时间点有关。由于某些影响创业教育效果的环境因素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在进行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时应该考虑到时间点选择对于效果的影响[1]。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进行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必须综合考虑教育目标、环境和评价时间点等多种因素。
对于该如何选择评价创业教育的指标体系,Fayolle 等认为,对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不能完全从学术的角度考虑,而应该更多地关注为创办企业培养人才及解决与经济和政策决策相关的问题。也就是说,对于创业教育的效果评价应该更多地聚焦于其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方面。由于创业教育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包括创立新企业和增加工作岗位;间接影响主要是提升人们的创业精神。因此应该把学生创办新企业和创业的愿意作为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最重要的指标[1]。现有的研究也表明,虽然研究者们都认为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多重性的,但大多少数人认为最主要的目标有两个:一是影响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行为、价值观及进行创业的意愿;二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创业者[6]。具体说,就是前者侧重于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创办新企业”。但是,对于高校的创业教育来说,由于学生接受创业教育与创办自己的企业一般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即存在所谓“时滞效应”,这就很难排除由于在这一段时间内的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的对创业教育效果的提升或抑制性作用。因此,简单地把学生“创办新企业”作为评价创业教育效果的指标是不合适的[1]。李亚员等也认为,中国的创业教育应该把“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作为主要的目标[8]。本项研究也持与此相同的观点。
Fayolle 等从创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和技能等个人素质的角度,提出了一个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效果通用评价模型(见图1)[1]。由于对于创业者来说,创业是一个有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他们有计划地去识别机会、创办并发展企业,因此,可以用计划行为理论去解释个体的创业行为。根据计划行为理论,个体的创业意愿会受到其对于创业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其中,“意愿”指个体为未来创业所做的努力,包括愿望和能力;“态度”指个体对于进行创业对自己是否有利的判断或评估;“主观规范”指个体感知的、在进行创业时可能会受到的来自于社会各方的压力,例如家庭、亲友等重要的他者;“感知行为控制”指个体对于进行创业的难易程度或可控性的感知[1,9]。把计划行为理论应用于创业教育效果评价,就是把创业教育视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入,这种投入获得的人力资本资产是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和对于创业的感知行为控制,产出则是学生进行创业的意愿和行为。影响以上因素的一些环境变量则可以通过“主观规范”来体现。也就是说,创业教育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其对于学生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因此可以把与创业教育相关的学校、受众、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因素作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前置变量。这些前置变量可以按照研究者的研究目的进行取舍,既可以是全部内容,也可以是某一种变量或某几个变量的组合。Fayolle 等认为,在时间维度上,该模型可以用于:纵向研究,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的前、后时间段和中期的测量等[1]。由于计划行为理论在许多领域中都被广泛应用于对人类行为进行预测,特别是那些比较少见、难以观察或存在时间滞后的行为[10,11]。因此,Fayolle等提出的这一模型在现有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研究中被广为引用[12]。
图1 创业教育效果的评价模型
国外对于创业教育效果的测评主要采用定量的方法,并且认为测评方法必须具备严谨性,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测评结果的准确性。判别测评方法严谨性的主要标准有:①是否明确了测量指标与创业教育之间的因果关系;②是否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选取的测评指标;③在时间点上是否明确了采用的是事前测评或事后测评,或者是否采用了事前事后对比或使用了实验组和控制组对比等[2,13]。从国外的研究状况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研究,大多验证了创业教育所产生的积极效果。但也有一些研究认为效果并不显著。从总体来看,目前所做的研究工作还很不充分[14,15]。
由于我国创业教育的起步较晚,因此,对于如何评价创业教育的效果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成果也比较少[16,17]。特别是采用严谨的方法进行实证性研究比较有限,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主要有:向辉等[18];杜晶晶等[19];谭力文等[20];刘茜玉等[21]。
为了进一步拓展我国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研究的视野,弥补在民办高校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方面的缺失,本项研究借鉴Fayolle等提出的评价模型[1]及Liñán和Chen提出的EIQ量表(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questionnaire,详见表3)[9],采用实验组和控制组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湖北省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
本项研究的数据采集方法采用的是问卷调查。2017年6月,调查人员分别在来自于15所湖北省民办高校的两组本科生中发放了问卷。其中,实验组主要是高年级在校生(=120),他们都向调查人员确认已经完成了学校全部创业教育课程的学习并已经获得了学分;对照组主要是低年级学生(=122),他们都还未上过学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或接受过相关的培训。本项研究假定:在对于创业的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以及创业意愿四项指标中,如果实验组有部分或全部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且优于对照组,则说明创业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并回收242 份问卷,全部有效。采用SPSS22.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被调查者的主要人口统计学特征见表1。
表1 被调查者的主要人口统计学特征
调查问卷共包括20个Likert 5点式问项(1代表非常不同意,5 代表非常同意,3代表中性),详见表3。该问卷的设计主要参考了Liñán 和Chen提出的EIQ量表。EIQ表是国外最常用的量表之 一[15],本身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为了进一步验证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首先对所得数据的Cronbach’s α值进行了计算,然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效度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问卷全部问项的信度与因子分析适合性检验
表3 问卷的问项、因子载荷及各变量的信度
从表2和表3的数据中可以看出:①Cronbach’sα值表明问卷的信度可以满足要求;②KOM值和Bartlett 球形度检验结果表明,问卷数据适合于进行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析法(按特征值大于1 提取)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可以提取三个因子,解释的总方差累计百分比为61.245%,表3中列出了问卷各问项的因子载荷。这些数据表明问卷的效度也可以满足要求。
为了探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对于创业的态度(PA)”“主观规范(SN)”“感知行为控制(BC)”和“创业意愿(PI)”四项指标上的差异,首先对两组数据进行了t检验,然后再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t检验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确认。结果如表4、5、6所示。
表4 统计量描述
表5 独立样本t检验
表6 单因素方差分析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①实验组与对照组在PA、BC和PI三个变量的均值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别,且实验组在此三个变量上的均值都大于对照组,这说明创业教育对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意愿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也就是说,通过开展创业教育,使学生进一步端正了对于创业的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对于创业的感知行为控制,或者说提升了学生对于进行创业的可行性的认知。同时,根据计划行为理论,“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的变化会引起“行为意愿”的变化,因此,创业教育也间接地提高了学生进行创业的意愿。②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变量SN均值上的差别不明显。这说明创业教育对于学生的主观规范未产生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创业教育并未改变学生对于“重要他者”是否支持其进行创业的认知。这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论相同。③从各变量的均值期间估计看,实验组在PA、BC和PI三个变量上的95%置信区间分别为[3.1990,3.4810]、[2.6247,2.8892]和[2.7514,3.0430],这表明,即使是接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在这三个变量上的总体均值依然接近于中性水平(均值=3)。也就是说,目前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依然存在需要改善之处,特别是在如何提升学生对于创业的感知行为控制或自我效能感方面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努力[1]。
国外的研究表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制度环境,以及高等学校的性质,都是影响创业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针对不同的国家或不同性质的高等学校进行创业教育效果评价,是目前该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3]。本项研究以国内民办高校为背景,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的方法,通过对这两组在校生在对于创业的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主观规范,以及创业意愿四个变量上的差异分析,对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了“感知行为规范”这一变量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其他三个变量的均值上均存在显著的差别,且实验组在此三个变量上的均值也都优于对照组。这说明创业教育对学生对于创业的态度、感知行为控制和意愿都产生了正面的影响,也就是说,目前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起到了预期的效果。本项研究所使用的效果评价模型和测量量表借鉴了国外常用的模型和量表,测量方法也符合国外研究认定的严谨性标准,因此,结论的可信度比较高。这不仅扩展了国内创业教育效果评价研究的视野,而且还对于了解目前民办高校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项研究所选择的样本涵括了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以期减少学生个人特征对效果评价的影响。但所选样本的地域性特征比较明显,而且即使样本同样都来自民办高校,也不能完全排除由于不同的民办高校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对于效果评价产生的影响。这是存在的最主要的局限性。
[1] FAYOLLE A, GAILLY B, LASSAS-CLERC 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mes: A new methodology[J]. Journal of European Industrial Training, 2006, 30(9): 701-720.
[2] LORZ M, MUELLER S, VOLERY T, et 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method in impact studies[J]. Journal of Enterprising Culture, 2013, 21(2): 123-151.
[3] NABI G, LINAN F, KRUEGER N, et al.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J]. 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 2017, 16(2): 277-299.
[4] GEDEON S A. Application of best practices in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2014, 38(3): 231-253(23).
[5] DUVAL-COUETIL 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rograms: Challenges and approaches[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3, 51(3): 394-409.
[6] MWASALWIBA E 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 review of its objectives,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act indicators[J]. Education + Training, 2010, 40(1): 72-94.
[7] WALTER S G, BLOCK J H. Outcomes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 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5, 31(2):216-233.
[8] 李亚员,李健,冯鑫.中国创业教育的发端、演进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017,11(3):6-14.
[9] LIÑÁN F, CHEN Y W. Development and cross-cultural application of a specific instrument to measur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2009, 33(3): 593-617.
[10]KRUEGER N, REILLY M D, CARSRUD A. Competing models of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0, 15(5): 411-432
[11]LORTIE J, CASTOGIOVANNI G.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what we know and future directions[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11(4): 1-23.
[12]LIÑÁN F, FAYOLLE 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Citation, thematic analyses, and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11(4): 907-933.
[13]RIDEOUT E C, GRAY D O. Doe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ally work? A review and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base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2013, 51(3): 329-351.
[14]FRETSCHNER M. Ajzen’s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search[M]// Becoming an Entrepreneur. Rotterdam: SensePublishers, 2014: 249-277.
[15]LIÑÁN F, FAYOLLE A.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s: Citation, thematic analyses, and research agenda[J].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 Management Journal, 2015, 11(4): 907-933.
[16]李旭辉,胡笑梅,汪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评价体系研究——基于群组G1法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 2016(21):29-36.
[17]王志强, 杨庆梅. 我国创业教育研究的知识图谱——2000—2016年教育学CSSCI期刊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教育研究,2017(6):58-64.
[18]向辉,雷家骕.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其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20-124.
[19]杜晶晶,王晶晶.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 9(5):113-119.
[20]谭力文,曹文祥,宋晟欣.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愿关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11):34-39.
[21]刘茜玉,孙俊华.大学生创业课程选修动因及课程效果研究——基于南京大学本科生的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2):64-68.
2018-03-09;
2018-11-05
湖北省教育规划一般课题“湖北省民办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效果评价”(2017GB090)
王艳(1981年—),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及市场营销;
聂磊 (1963—),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商学院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联系邮箱:nieleiem@qq.com
G647.38
A
1674-893X(2018)06−0132−06
[编辑:何彩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