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国友
(安顺市西秀区岩腊乡三股水小学,贵州 安顺 561014)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是培养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语文阅读教学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现如今的语文阅读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分析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还影响着学生在学习生涯当中综合素质的提升。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在课堂环节当中对事件进行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上的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阅读教学应有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以文章的主题内容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的教学风格,实施具有创造性的教学环节,提高课堂的效率,在保证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更多的知识。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提升课堂的整体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虽然新课改在不断的实践中改变,但是许多学校还是缺乏有效性,教师的教学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明显无法满足教学的现状。虽然增设了语文阅读课程,也在硬性要求课外的阅读任务,形式化大于有效性,很难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形式化造就阻碍阅读的有效性,无法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认识阅读的魅力。授课方式的局限,硬性的灌输式,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对阅读的渴望。目前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比较差的,只能跟着老师的教学步调走,硬性的推行阅读任务,他们还没有能力很好的消化其中的真正含义,面对困境,会更容易出现退缩、放弃,无法有效的坚持。从学校、教师、小学生的各方面来观察,都是存在许多实际的问题,从而阻碍教学的质量,无法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意义。是需要学校、教师得到重视的,及时有效的去实施正确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去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良好的阅读环境能够帮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身心放松的阅读氛围,能让学生的思想状态沉浸在阅读内容中,因此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阅读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该课内容的动画片,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这样有利于使学生把握课文阅读的情感,既让学生了解到了文章中隐含的知识,还能将文章情感过渡到阅读过程中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第一步。教师应改变过去枯燥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从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喜欢阅读,让学生从“要我读”转变到“我要读”“我乐读”,进而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1)播放视频。如,《恐龙的灭绝》这篇课文,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播放一段有关恐龙灭绝的视频。这样一来,学生就更直观地感受恐龙的灭绝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讲故事。小学生对故事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给学生讲小故事。如,教学《我不能失信》时,就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经历的或看到的没有失信的故事,这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表演情景剧。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运用直观教学,学生愿意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表演课文情景剧,《陶罐与铁罐》一文就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学生在表演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同时提高了阅读效率。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要真正地与书本进行结合,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感悟和思考,给学生在课堂当中留下充足的时间来进行探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加强学生的思想意识培养,在教学当中可以特别注重对重点词句的点拨,通过引导式朗读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当中受到熏陶和培养。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新课改的重要要求,教师灵活变换教学方法,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在课堂上,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教学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感觉学习更有趣。在自主探索分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课堂上没有的收获。自主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透彻的体会作者情感和文章主旨,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教师要注意启发与鼓励学生,要提倡学生共同学习,为学生提供共同学习的机会,为学生互动交流提供平台。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主动投入到阅读学习中,为今后成长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