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云
(广西梧州市藤县濛江镇中心校,广西 梧州 543312)
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学校开发的课程,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依托,以龙舟文化为主线,充分发挥主题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积累了一些做法。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依托,以龙舟文化传承为主线,充分发挥主题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通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了解优秀龙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创设“课程、文化、德育”三位一体、实践育人的教育新模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实现龙舟文化的有效传承。
提炼“选择主题—制定计划—实践活动—总结汇报—拓展提升—体验服务”六环德育步骤。选择主题,制定计划可以采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两次方法指导课。第一次前往实地开展实践活动,回来后进行总结,组织召开一节主题班会课,在此基础上小组讨论汇报参与传承龙舟文化的具体方案。然后开展第二次实践活动,让更多人为传承和保护龙舟文化共同努力。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设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将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引入主题班会作为一种德育教育的模式构建,了解当地的龙舟文化——探究龙舟文化——分享龙舟文化实践活动的收获与体会——传承龙舟文化。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参与各种传承龙舟文化的实践活动,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对家乡龙舟文化认识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在了解龙舟文化中学会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取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技能;学会关注龙舟文化,形成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以学生为本”是开展小学生德育实践整个过程中的核心,德育对象的需求是德育实践的目标,只有将学生放在德育工作的中心,才可以激发小学生参与德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和实践活力的龙舟文化中获得自我反思和学习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常有人说,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这一年一年的节味却变淡了。究其原因,快节奏的节日生活淡化了“仪式感”,“节味”唯有亲身经历与体验的人方可意会。因此,“实践”是龙舟文化不可或缺的。在德育实践中,小学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支持开展龙舟文化德育系列活动,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突出小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与龙舟文化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能动性。
学校成立领导小组,规划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培养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行政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德育知识,能结合龙舟文化设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实现独特的育人目标;培养部分班主任能够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设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参与实践的班主任能够将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应用到主题汇报活动,实现独特的育人效果。
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规定的考察探究的重要形式。《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革命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因此,学校可以充分开发各种龙舟文化教育资源,在设计研学旅行活动时,避免只让学生简单地参观和听讲解,应安排更多实践性活动,帮助学生将书本龙舟文化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出发前确定主题,制订计划,真正是带着问题去旅行,在旅行当中开展考察探究,回到学校后,完成其余的环节。
龙舟文化传承与创新主题实践,要经历考察探究龙舟文化,注意做好:一是学校对当地的龙舟文化进行全面了解,选择龙舟文化进行设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二是制度保障,形成相应的管理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三是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制订活动方案、后勤保障、安全预案;四是学校多部门齐抓共管,校长总负责,教务处负责安排教学时程,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进行指导,学生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去旅行;政教处负责规划实践活动、主题汇报的展示;团委负责体验服务的规划;五是做好主题实践活动后的总结交流反思活动,通过该环节让学生畅谈感想,达到德育教育目的;六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以此为契机,交流研讨,共同进步;七是拓展提升,参加志愿者服务,升华德育教育实效性。
主题实践活动具有多样性、渗透性和生动形象的特点,是渗透德育的有效载体,在借助龙舟文化实施主题实践活动时,应该坚持“扬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贴近当地生活、贴近该校学生,根据主体实践活动的要求继承传统龙舟文化精华、在保持龙舟文化底蕴的同时与时俱进地传承,并赋予其新的时代文化内涵和活力,使龙舟文化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精神家园,让更多的青年学生认识、体验、欣赏龙舟文化,养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龙舟文化在小学焕发时代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