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英
(河北省隆尧县牛家桥校区牛家桥小学,河北 隆尧 055350)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害怕上作文课,更害怕写作文,真有点儿“谈作文而色变”。在教学实际中,教师也总觉得作文课无从下手,找不出规律来。我这些年来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了一点点启示,认为作文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阅读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作文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看到平时生活中未曾见到的情景,学到没有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认识,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材料。
教材中的课文是最好的范文,很值得学生学习。因此,我在阅读教学时,先让学生从对课文的审题开始,围绕文题让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这样就大致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了。通过这一思维模式的训练,使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正确审题,围绕中心选材,层次清晰,突出重点。
课外阅读是指读教材外的各种书籍、报刊上的文章。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因此,我组织学生通过互相借阅、去图书馆借阅等方式,多读书、多积累材料。除读书外,我还要求学生把读书时的所得、所感记下来。这样既能丰富知识,又能加强读和写的训练,改变了作文时无话可写的状态。
通过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觉得小学作文其实就是一种语言表达能力。与其他学科的活动一样,学生在特定的活动中,不仅能增长从事该项活动的能力,还能获得认识、情感、思想品格方面的发展。作文教学则是训练学生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那么,写作的语言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知识,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其种活动的积极倾向,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首先,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应该尊重、理解、關心、帮助学生,让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转化为爱教师所教的学科。其次,教师应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每次安排作文写作后,我都要先写一篇,然后读给学生听,并结合每单元《读写例话》中训练重点来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有计划的讲读,让学生从中感悟本次作文的写作要领。
小学作文是基础,只有打好基础,将来才能在写作中得心应手,下笔成文。要做到这样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平时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词汇,学习写作技巧,丰富自己的语言。其次,让学生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写作素材。最后,教师要常常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让学生认真感知,仔细思考。学生在观察中勤于思考,这对学生的写作大有帮助,可以唤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观察就是看,但不是简单的看。无论观察动物还是静物、人物还是景物,都不能走马观花式地看一看,应该是调动起眼、耳、鼻、舌、身各个器官,也就是我们平时提倡的动脑、动口、动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通过观察,掌握最直接、最真切、最生动的第一手素材。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不同时机,随时引导学生观察事物。记得有一次正在上课,突然乌云翻滚,教室里光线极暗。我想,现在即使继续讲课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索性停下来,让学生观察当时的情景。学生们对室外的景象兴趣极高,他们看看天上的云,雨中的麻雀、燕子,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大雨过后,我让学生把今天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写下来,为将来的作文积累素材。学生的记录很生动,可用价值极高。
作文的修改是写作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以往都是学生写,教师批改,但学生收获甚微。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收获呢?我在教学中试着改变以往的作文批改模式,让学生参与作文批改。首先,让同桌之间互相批改,力求把作文改通顺。其次,让学生进行自改。要求学生把修改后的文章和原文作对照、作比较,然后运用以前学过的修改方法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最后,由教师帮助他们理清文章结构和写作顺序。这样的批改模式,使学生受益匪浅,而且减轻了我的批改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的情趣,享受到写作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写作。学生写好作文后,我将一些优秀的作文及精彩片段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读给大家听,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机会。另外,开辟“展示园地”,利用班级墙报,张贴优秀作文、优秀片段供大家阅读、欣赏、学习。这样的做法,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起他们的写作兴趣。
总之,小学作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物,把所见、所闻、所感随时记录下来。课余时间多读书,多积累,为写作积累素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使学生写出更好的文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