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飞雷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忠防中学,湖南 岳阳 414000)
一般而言,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性评价,其指标是按照关联、连续和循环来进行综合考察的,并根据4:3:3的比例来赋予分数。在每个流程中有许多小的指标,会用到A、B、C、D来进行等级评定,用以判断学生成绩的优秀、良好、合格以及不合格这四个等级。
围绕小学生的能力和认知范围展开,让小学生的耳朵、眼睛、嘴巴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牢固地掌握并记忆知识点,能够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合理地运用所学知识。尊重班级学生间的差异,使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空间进行交流,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学习小组内进行灵活的沟通和交流。
数学教师可以构建一些开放、真实的环境,让小学生可以进行更透彻明了的思考,让学生自己经历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也要注意使问题具有层次性,以此来强化学生个人的发散思维能力,推动学生进行结构化学习。以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教学为例,数学教师可以通过画图、折纸、通分等知识内容的教学,让小学生理解分数单位和分数的意义。
要想实现方法关联需要小学生能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自主探索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开展自我学习,能够将新旧数学知识连接起来。数学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及时为学生解答遇到的疑惑,并布置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习题,这样可以避免为学生日后的学习留下隐患。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引入普通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案例所蕴含的数学知识,以此来逐渐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起点通常指的是小学生个人的学习起点,即学生的生活环境、基础知识和相关能力等。教师在备课阶段就应当弄懂教材的整体架构,熟悉掌握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知识,学生应当具备的数学基础知识,这样有助于使学生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习的起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调动其已有的数学知识储备。
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需要以学生数学知识储备作为基础,针对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突破,让学生能够有更加明确的理解,学习时也能更有侧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整体化的框架结构,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总结和归纳,理解类似的知识点,在学习新的数学知识时,也应全面了解知识间的结构性和关联。在为学生讲解数学问题时,教师应为学生介绍问题背后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意义,这样有利于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结构化教学需要有明确目标,设计的目标应当与学生的个体情况相符合。教师应注意观察班级学生间在学习方面存在的差异,开展好差异化教育,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小学生都能获得持续、全面的发展。开展结构化教学其目的是消除因知识点零散而造成的知识内容分割问题,小学教材中无论是课时小结还是单元均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师必须明确其中的关联,以实现从教材到课堂教学的合理、平稳过渡。
应不断回顾和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每个阶段,不断总结和优化学习方法,以形成固定的数学问题解题思路并评价整个学习过程。开展结构化的数学教学,应当注重知识间的内外联系,使学生能够观察知识点间存在的内部连续性,并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能够回顾起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解题方法,以完善其认知结构。
数学教师应该布置有关联、有层次的习题,让学生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巩固学习成果,所布置的练习题应该是题型丰富、有层次且形式灵活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就这些习题进行展示和交流,让学生能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新认识,开展结构化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学科的解题方法和知识架构。课后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为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巩固基础知识,并提供相应的思路。
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鼓励小学生勇于提出质疑,针对所学内容进行提问并总结。同时,也要重视为学生延伸一些具有探索性的知识点,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求知欲,可以拓展更深层次的数学知识,也可以是策略和方法上的探究,这样有利于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养成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
开展结构化教学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学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将碎片化知识进行连接,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网络。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拥有结构化的学习思维,从而获得个人数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