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雯
专家点评
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线课堂已经从纯粹的知识体系讲解逐渐转变为注重实验探究。然而,很多教师对“注重实验探究”的认识仍停留于教学生“分哪几步做”“怎么做”。这是对“注重实验探究”理念的曲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第一,要从简单直觉的东西出发;第二,教师在设计探究任务时,要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让思维自然而然发生发展,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爱因斯坦曾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之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它们转换成语言。这正是一个物理学家的思维过程,首先是右脑的形象思维,然后才是左脑的逻辑分析”。
为此,我们要用“问题链”搭建台阶,让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怎么做”,而且要促使他们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是怎么一步一步想到要这样做的”。
“杠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辨认出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会画杠杆的力臂;理解杠杆平衡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平衡条件,会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杠杆的应用,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了解分类的原理。
常见的教学方案是:首先讲解杠杆定义,接着依次讲解杠杆的五要素,最后完成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这种方案带来的问题是:当教师依次介绍五要素时,学生不知道老师为何会突然提出一个“力臂”的概念。教师只是根据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直接告知学生有这样一个物理量,要求他们记忆,然后强化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觉得,“我无须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老师喂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一步一步有逻辑地探索杠杆五要素、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呢?在今年的江苏省“五四杯”初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中,海门市东洲中学姜栋强老师上的“杠杆”这节课,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开拓了新的视野。
姜老师首先用三个问题“能徒手拔图钉吗”“选用什么器材拔图钉”“哪组最便捷”,为学生后面的科学分析积累感性认识;后用归纳法,让学生找到这些工具的共同点“硬的”“绕一个固定点转动”“受力”;接下来,姜老师没有生硬地把“力臂”的概念强行推给学生,而是着手开展实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在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杠杆平衡状态之后,向学生依次提出几个问题。(略)
本节课的第一条“问题链”(定义杠杆),三个问题高度相关,依次递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杠杆的定义,同时还帮助他们对支点、动力和阻力这三个要素形成精准的认知;第二条“问题链”是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让学生逐一遇见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跨度合理的“问题链”,让学生在学习“力臂”的概念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总体而言,本节课以下几点值得充分肯定:
1.根据新课标确定教学目标。
2.在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中,找到与本节知识联系最为紧密的学生生活中的直观认识,并以此作为教学起点和基石。
3.设置“问题链”体系。按照科学家思考问题的走向,从学生的学习起点开始,用适合学生思维的方式提出一系列逻辑连贯、具有主导推动作用的“问题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