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文学创作中的民俗机制

2019-01-12 11:48肖丹丹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事象文艺作品文学创作

◎肖丹丹

民俗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是一种积久成习的生活文化。民俗一旦形成,便附着于整个民族的全部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任何个体都无法脱离一定民俗文化的影响。诚如美国学者本尼迪克特所言:“从他出生之时起,他生于其中的风俗就在塑造着他的经验与行为。”也就是说,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便受到民俗的洗礼与规范。文学作为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文学要表现人,表现人的关系、人的事情和人的思想情感,就离不开与之相关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即民俗”。因此,从民俗视角来审视文学创作,会发现民俗文化与文学创作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从民俗心理、民俗意象、民俗审美三个角度来探讨民俗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一、民俗心理对作家的导向

民俗心理,是指一定人类群体中蕴含的一种较为稳定的习俗意识定势。它是民俗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循环往复留下来的心理意识,经过历史的传承而逐步成型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民俗是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伴而生的一种文化形态。一方面,它以其多姿多彩的生活样式为文学艺术创作提供材料储备和题材选择;另一方面,它又以其生活相的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和行为。由于民俗具有超越时空的传承性,它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相对的固定下来,从而进一步强化了民俗文化的存在与延续。这种持续传承的民俗文化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淀衍化为一种民俗心理。民俗心理一旦形成,人们的一切生产、生活以及行为活动都会受到它既定的意识定势的制约。

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由于无法完全脱离一定的民俗文化独立生活,必然会受到民俗文化和民俗心理的影响。民俗心理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以一种无意识的形态渗入作家的创作行为。如作家在题材选择、情节构思、人物塑造等方面,总会无意识地受到民俗心理的影响。因此,不论作家在具体的文学创作过程中表现地如何才华横溢、思如泉涌,它总是在既定的界限内活动,始终无法完全脱离深层次的民俗心理的导向。

二、民俗事象在文本中的渗透

文学创作是对现实生活和民族文化的一种审美再现,民俗事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渗透是古已有之的文学现象。民俗事象在文本中的渗透主要表现在题材选择、情节构成以及形象塑造三个方面。

(一)题材选择

民俗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体现在题材选择上。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风格迥异的民俗文化必然会影响作家文学创作过程中的题材选择。由于民俗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学资源,许多作家在文学创作中选用大量的民俗文化作为表现对象。如鲁迅《祝福》中对鲁镇“祝福”民俗的描写,沈从文《边城》中对湘西“端午节”民俗及婚恋民俗的表现,以及萧红《呼兰河传》中对东北民俗的展现。特别是在少数民族作家笔下,民俗风情成为其文本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玛拉沁夫对蒙古草原风情的描绘,李乔对凉山彝族“毕摩”民俗的书写,阿来对藏族土司制度的呈现等。

(二)情节构成

情节是指叙事性文艺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和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如果一个作家想要真实地再现生活,势必要关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民俗事象,并注意以此设置情节,刻画人物,表现生活。民俗事象对情节构成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将民俗事象按照一定的叙事逻辑嵌入叙事文本的情节结构之中,使其成为影响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如鲁迅《离婚》中的“拆灶”;《药》中的“人血馒头”;沈从文《边城》中“端午节”民俗,“车路”和“马路”——说媒和对歌婚俗的冲突等,皆以民俗纠葛作为情节设置的主线,民俗事象对于推动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三)形象塑造

民俗由民众创造并为民众所享用,文学要表现人就离不开表现民俗。借助民俗事象来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心理、展现人物命运是小说叙事的重要方法。不管作家愿意与否,民众群体中广泛流传的某些重要的民俗事象,总会在无形之中影响作家的艺术思维,这种艺术思维往往还会渗透到文学创作的形象塑造之中。如老舍笔下人物性格中折射出的满族精神特质,沈从文湘西系列小说中蕴藏着的和谐、健康、自然的人性美以及端木蕻良早期作品中的“英雄”形象等,作家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增强艺术形象的历史渗透力和感染力,在形象塑造时都巧妙地借助了民俗事象。

三、民俗事象构成的独特审美

民俗作为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文学艺术的发生、创作、民族化等一系列环节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民俗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渗透与呈现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文学作品中对民俗事象的描写所形成的审美特征之一,即真实性。民俗作为民众集体的“生活相”,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艺作品对民俗事象的如实描写与再现不仅符合民俗的真实,而且与又生活的真实相吻合。作家通过对民俗事象的逼真描写来表现生活,展示人物心理、行为,刻画人物形象,其实质是为了通过对原生态社会生活的描绘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鲁迅小说《祝福》、《药》、《阿Q 正传》等,通过对大量民俗生活形态的描绘与剖析,揭示了特定历史时代阴暗、“吃人”的社会本质,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民俗事象在文学创作中的渗透所形成的审美价值,还体现在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呈现。文艺作品的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形成源于民俗事象在空间上形成并显示出来的乡土特征或地域特征。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地区,由于受到一定地域的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和社会风尚传统的影响和制约,所形成的民俗事象也各有千秋。文艺作品要表现这种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就不得不借助民俗事象,把对民俗文化的艺术处理作为凸显其艺术作品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土壤。当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事象被作家认知、选择并写入文本时,就会形成作品各自的民俗生活相,经过艺术加工与提炼的民俗事象成了凸显文艺作品民族特色与地域特色的重要标志。沈从文笔下宁静淡泊、健康和谐的湘西苗族,李乔笔下的凉山彝族风俗,玛拉沁夫笔下的蒙古草原风情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情调构成了作品独特的神韵。

结语

民俗文化是文学创作的表现对象,而文学作品又成为民俗文化的载体,被记录和表现的民俗文化能够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与发扬。文学表现民俗,民俗丰富文学,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猜你喜欢
事象文艺作品文学创作
文艺作品
梅卓文学创作论
东坡词中民俗文化事象浅析
禁戏下行与“以神为戏”之民间事象——以清代城隍演剧为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论近代中西方文艺作品互译发展现状及趋势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非意象化:论纯意识诗歌的思维
诗词教学中的“量体裁衣”与“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