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曹必月
户外混龄游戏开始了,“娃娃家”内又来了一批小主人,在老师的组织下他们开始了“工作”——做元宵。没多久热乎乎的“元宵”就出锅了,旁边骑行区的幼儿经过,深吸一口气:“哇!好香呀!我也好想吃。”
户外“娃娃家”内每次都会做各种各样的食物,由于幼儿制作食物的能力有限,专注力较差,这些任务对于“娃娃家”内的幼儿来说是一种“负担”,但对于其他区域的幼儿却是一种诱惑。这样的情况引发我们的思考:(1)户外“娃娃家”除了做美食之外,还有什么可挖掘的教育价值?(2)户外“娃娃家”如何与其他游戏区域互通?(3)教师如何有效支持幼儿的野趣游戏?
“娃娃家”就是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幼儿分别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娃娃家”内的道具变得美观、科学、易操作。那么,户外“娃娃家”相较于室内“娃娃家”有什么特殊的教育价值呢?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我园的各项设施设备比较有乡土气息,如:自建的土灶、自家的菜园地等,在户外“娃娃家”游戏中,幼儿能结合生活实际开展游戏,如捡树枝生火、进菜园捡菜等,满足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提高了幼儿的游戏水平,积累了生活经验,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在土味食材制作方面还缺乏经验,这就需要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家长进校园这样的方式帮助幼儿完成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自然赋予了我们宽敞、自由的野趣空间。幼儿在游戏中可以挖掘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用树枝、树叶生火;在草地上休息,品尝美食,欣赏周围的美景等,在万变的自然环境中,幼儿可以自由想象,创造游戏。
案例的最后,描述了骑行区幼儿对美食的渴望。那么户外“娃娃家”如何与其他游戏区域有效互通呢?
我们设想在全园各区游戏中设置游戏货币,幼儿通过游戏货币购买自己想要的美食,或者由骑行区的幼儿扮演外卖工作人员等角色,其他区域的幼儿通过外卖点单的方式购买自己想要的物品。实践证明,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对游戏货币没有概念,通过外卖的方式无法成功下单,幼儿无法自主完成全园游戏的大融合,那么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适时介入,如每个区域制作一个区域旗,幼儿将自己想要的东西报给老师,老师记录并挥旗示意骑行区的幼儿来取单,取单后骑手将单子交给老师,老师统筹安排任务。在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游戏中,逐渐提高幼儿的游戏能力。
一件物品的销售离不开广告宣传、售后服务及使用评价。同样的道理,户外“娃娃家”作为一个美食制作点,如何吸引更多的客户呢?教师和幼儿一起策划,教师将幼儿的观点转变成“童趣化”的营销手段,如预约“小记者”采访、制作宣传海报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在全园范围内宣传了户外“娃娃家”的美食,也让家长看到我们开展户外游戏的价值及游戏成果。
大自然是探索与发现最好的课堂。在游戏组织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活动效果的适宜性、趣味性、多变性和挑战性。如:幼儿在种植园里摘菜、洗菜、切菜;在小树林边围上爬网;在高高的树屋上设置宝藏;在骑行区设置交通警察……幼儿们在一次次的尝试、挑战中锻炼运动潜能,积累游戏经验,增强心理素质,在亲近自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养成坚强、勇敢的游戏品质。
在野趣活动中,幼儿游戏范围大、内容选择多、活动挑战强,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善于观察和适时指导的能力,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及游戏中的教育价值。同时,教师要懂得适时退后,让幼儿成为游戏真正的主人,并倾听幼儿在游戏中的真实感受,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成为游戏的策划者。
爱探究是幼儿的天性,而野趣游戏正是尊崇幼儿的天性,赋予他们自然探索的机会。将游戏渗透于自然的野趣活动中,让幼儿在愉快、有趣、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得全面发展。
(江苏省扬中市三跃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