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张文惠
园本研修是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是以幼儿园为研修基地,以教师为研修主体,以教师教育与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真实问题为研修内容,以促进幼儿园、教师、儿童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园本研修范式。它是一种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立足本园实际,寻求解决教学实践中问题的研究都可以称之为园本研修。在以往的研修中,缺乏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的作用,存在很多误区:
一是幼儿园园本研修骨干队伍素质普遍不高,缺乏专家名师的引领;园本研修活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没有创新,很难满足教师的实际需要;有些教师片面地用公开课、论文、讲座和外出学习代替园本研修,呈现功利化倾向。这些园本研修往往是流于形式,只注重专业理论学习,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实践研究,让总结与反思停留在表层,很难形成研修成果。
二是幼儿园工作的特殊性造成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教师在心理上产生了对园本研修的排斥和抗拒。有的教师将园本研修看成是不必要的负担,从而被动地参与园本研修;有的教师在思想上重教学轻教研,对教研望而生畏,缺乏正确的价值定位和有效的方法推进,大大降低了园本研修“以研促教、以研促训”的功能和宗旨。
综上所述,究竟如何建立完善、长效的园本研修的机制,帮助教师破解研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障碍,是关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幼儿园全面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名师工作室”这种构建教师自我成长的新型研修方式,顺应了这一时代的要求,自诞生以来依靠自身名师效应、多元化目标和资源禀赋,引领教师在学科教学、经验交流、实践操作中不断认同理念、转变观念和提升能力。
工作室是通过一系列的任务驱动,发掘名师资源,促进教师集体成长的专门的组织团队。因此,制度保障是前提,组织形式是基石。建章立制是在继承发扬过去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内涵,对现行的研修方式和机制进行“修枝剪叶”,并适当地调整修改。
围绕园本研修“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三大核心要素,依据教师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节奏,结合幼儿园的实际,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推陈出新,重组与教师专业成长相适应的开放、保障、动态、引领、反馈、共享等研修机制,摈弃现行园本研修制度上的弊端和问题,以“新”视角、“新”理念完善制度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引领性,加大激励机制,实行多元考评方法,构建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的制度框架和长效机制,促进名师工作室与教研团队的深度融合,为每个教师不同层次的发展提供可操作的基本模式,推动园本研修的良性运行。
“名师工作室”秉承着“引领是关键,发展是核心,研究是内涵”的教育理念,开创了教师群体自下而上的民主平等、密切互动、聚合内生的教研机制,从教师的内在需要出发,在不断实践、反思、学习和研究中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指导和带动作用,建立基于名师工作室“伙伴协作”“多元主体参与”和“开放——互动”的研修模式,通过经验传播、问题研究、引领成长三个纬度的共同合作,深化了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奠定了工作室之间、名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互惠互利、优势互补的新格局,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开放和共享。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园本研修应让每一位教师实现均衡发展,通过“名师引领”的模式,帮助不同层次的教师找准自身的风向标。
新入职教师的合格培养。通过“青蓝结对”“模仿教学”等形式,加强新教师的职业认知和专业能力培养,以最快的速度缩短差距,跟上幼儿园发展的步伐。
进行青年教师的升格培养。青年教师是幼儿园的中流砥柱,他们更需要的是磨炼。通过目标制定、名优建设、内引外培等措施,让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找准定位,不断创新,快速成长。
开展骨干教师的风格培养。通过“筛选、搭台、塑造”三部曲,锤炼骨干教师的教学策略,提炼他们的教学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园本研修的本质在于提升各层次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培植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构建“合格”“升格”和“风格”研训模式,提优补差,连带发展。
“名师工作室”在园本研修中的应用和引领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虽然有成效,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如何让“名师引领”园本研修机制更好地落地生根并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摸索和尝试。
(江苏省徐州市公园巷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