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仓市新区第二小学 王文英
北京师范大学郭华教授认为: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是由于他们对教学的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以及基于此的创造性实践,同时也是由于他们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话语。笔者非常赞同郭教授的观点,名师成名,在于他们思想的深刻、视角的独特、实践的创新、效果的优异以及所产生的示范引领作用。那么,是什么促使他们对教学形成深刻理解的呢? 又是什么驱动他们进行创造性的实践,并由此形成自己的教育话语的呢?
人生成长是在内外驱力之下,进行有规划、系统性、生态性的行为活动优化过程,这一过程指向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素养的提升以及生命的进化。教师的专业成长亦是如此。每位名师的成长历程不尽相同,但必然都有“内”“外”驱动的因素。
这里的“内”是指内生的自我成长的力量。几年前,笔者作为招聘新教师的评委,遇到一名考生,无论是表达还是应对,外在形象还是气质特点,都是不可多得的一个“好苗子”。然而多年过去,他没有任何突出表现。校长评价他,素质是好的,但没有追求。
成为名师,要有迫切的发展内需。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它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教师的信念、情感、心境和态度。只有自己“想发展”“要发展”,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成为其自觉行为,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去。管建刚老师,从教8年后,“安心做语文老师”,从此心思回到教育上,成为全国非常有影响力的“作文教学大师”。可见,自我发展是成长为名师最重要的前提,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法替代。
成为名师,要有执着的教育追求。有些人,初为人师时,对教育事业充满激情,有活力,积极进取,但在现实的消磨下,热情减退,活力不再,甚至会因为某些挫折,丧失目标。一代名师于永正先生历经无数次退稿,39岁才发表第一篇教学论文;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于漪老师执着于“三次备课”,终成大家。可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才有可能成长为名师。而执着追求需建立在对自我的认知以及在认识自己后的准确定位,好高骛远只能徒增烦恼,一步一个脚印,合着自己生命成长的节奏,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成为名师,要有强烈的使命担当。每位名师的成长都在课堂,每位名师的成名都在于成功破解某个现实问题。顾泠沅先生为了改变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相对滞后的现状,主持青浦数学教改实验15年,使原青浦县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处于全市领先水平。薛法根校长因小杨同学记词语、背课文困难,尝试将“组块原理”迁移到他身上,获得成功后逐渐形成享誉全国的“组块教学”主张。直面问题,积极应对,成功破解,是名师成长的关键。
这里的“外”是指外加的助推发展的力量。教师发展,内在需求是前提,外力助推也不可缺少。
外力助推在于搭建平台。教师成长需要三个平台: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和展示平台。学习平台有助于教师增见识、长视野,而见识决定眼界,视野决定格局,打开视野,了解窗外的世界,放大格局,才能拥有无限的成长空间。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每年暑假都有为期一周的“走进高校,聆听高端学术讲座”培训内容。这一周中,高校一流教授为培养对象做高端学术报告,有宏观经济分析、国际形势判断、纳米技术介绍、国画鉴赏、管理策略……涉及不同领域、不同行业。这正是出于打开视野、放大格局的目的而特意设计的内容。同时,教师成长还需要交流平台,与同伴交流,与专家对话,都是助推成长的有力措施。我校“百川讲坛”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其重要的培训方式就是定期邀请专家与青年教师进行对话,这是因为参加对话必事先有思考,对话又促进了思考的深入。因此,交流活跃了思维,也让智慧实现碰撞,使教师对某些问题的思考走向深入。当然,教师成长离不开展示平台,因为展示能让别人更多地了解我们,能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得以在更大的范围辐射,也能在社会中获得更广泛的影响力,这是教师成名成家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看到教育主管部门为名师成立工作室、俱乐部……这些都是助推教师成长的重要平台。
外力助推在于确定目标。现在不少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特级教师后备培训班”“名教师高级研修班”等,这类培训班的组建就是给教师成长明确的目标。目标明确,发展就有了方向,有利于教师聚力前行。当然,目标的确定要量力而行,不可过于刻意,也不能好高骛远。
外力助推还在于人文关怀。教师是人,是人就需要情感的投入。给教师以更多的尊重、关怀、自由和鼓励,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做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影响名师成长的重要因素。笔者1999年拜于著名特级教师盛大启先生门下,盛老师不仅手把手指导我论文写作、解读教材,更是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开导我,在笔者获得进步的时候鼓励我,他的淡泊名利、严谨自律深深地影响着笔者,他让笔者明白,任何成长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在他的引领下,笔者的个人成长之路走得踏实而坚定。
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内外兼修。如果只有内在需求无外力助推,则成长的速度会受影响;而只有外力助推,那名师培养往往会落空;如内外自然结合,就能事半功倍。
这里的“做”即实践,教师职业生命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同样在课堂。在课堂上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将自己对教学的认识和理解付诸实践,才能检验所思所想所为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发展了他们的能力。实践并非埋头苦干,需要与“思考”相融合。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经验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诚然,实践与思考必须相互融合,才能形成深刻理解,获得创造性的成果。
那么,“做”与“思”如何融合?
就个人而言,撰写教学反思是促进“做”“思”融合的重要渠道。叶澜教授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教育实验创始人朱永新教授曾公开承诺:一个教师坚持写十年教学反思,如果不能成为一位名师的话,可以向他索赔巨额保金。两位知名教育家不约而同地用反思来说事,无不说明撰写教学反思之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性。笔者1993年8月走上教师岗位,虽没人要求写教学反思,但出于一种无意识的自觉,感觉作为新教师的我上完课后总有很多遗憾,为警醒之后的教学,就把这些遗憾以及改进的想法一一记录下来,这一做法渐渐形成习惯,而这一习惯帮助我形成了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对学生认知的准确把握,同时,这一习惯也为我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案例。可以说,之后笔者获评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都与这一习惯息息相关。
另外,小课题研究也是“做”“思”融合的另一种有效渠道。如果说教学反思是课堂教学后的自由思考,反思内容相对宽泛;那么小课题研究就显得聚焦,需要在一定范围之内去思考和研究,虽然范围相对狭窄,但有利于思考的深入。我校在五年前就倡导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不解或是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并将此作为学期研究的课题,鼓励教师通过学习、实践、思考,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我校钟老师,短短数年由太仓市级骨干成长为苏州市双十佳青年教师,其成长密码就是小课题研究。因为小课题研究,他写出了一篇篇有质量的论文,设计了一节又一节视角独特的公开课。
就团队而言,“教评研一体”的落实是“做”“思”融合的又一重要途径。每所学校都有教研活动,但真正将教与研落到实处的并不多。我校2012年提出“教评研一体化”的教研方式,即上课、评课、研究的一体化实施。每次教研活动都基于课题研究内容确定主题,活动形式由上课、评课、撰写案例反思三步组成。上课为同一教研组的两个备课组进行同题异构,课后由执教者说课、听课教师围绕主题进行评课,评课活动结束后,每个教师将各自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获形成文字再进行交流。因为“教评研一体化”的实施,教师们不仅积累了案例反思的写作素材,更是帮助他们形成了研究的意识,提升了研究的能力。
可见,将“做”与“思”融合,在平时的工作中边做边思,边思边做,不仅能使教师成为实践研究者,更是帮助他们习得了良好的研究习惯,增进了他们看问题的深度。这些是一般教师拔节向上的重要原因,是成为名师的基本素养。
教学风格是指教学活动的特色,是教师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教育过程中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和经常性的表现。教学风格的形成是一个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也是成长为名师的重要标杆。教学风格是如何凝练而成的? 笔者认为,需要经历“博”与“专”的磨砺。
“博”在这里指广博、丰富,即作为名师,要广博地学习,以达到学识渊博的境界;同时要多实践,以积累丰富的经验。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学是最辩证、最灵活的一门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的一门科学。对于从事教育的教师而言,学无止境;对于有迫切成长为名师的教师而言,学习更是刻不容缓。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那样: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的食物。关于读书学习实践的重要性在这里不做赘述,但笔者所想强调的是,形成教学风格,仅仅强调“博”是远远不够的,学习让我们拓宽视野,明白道理,借鉴他人的成功做法,但这些不足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美国教育家弗雷塔科指出:只有当教师拥有教育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寻找自己道路的时候,教育才可能成为艺术,才会有高质量。所以,教学风格是有个性的,是独特的,那就需要教师在“博”的同时努力实现“专”。
“专”是指集中在一件事上,延伸到教学工作上即指在广而博地学习的前提下,教师要慢慢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一旦确定,则需沿着方向执着前行。李吉林老师40年的情境教育创新之路让我们为她长期执着研究深深佩服的同时,更是从中受到“集中做一件事”的启发。试想,如果李老师在情境教学取得累累硕果之后,转而研究另一主题,那么是否还有现在名扬国内外的“情境教育”?
当然,假设是难以说明问题的,但“集中做一件事”才更有利于在这一领域做到领先却是事实。当然,“集中做一件事”的这件事并非静止,应是动态发展的。1999年,笔者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产生了兴趣,于是申报立项了苏州的市级课题“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的小课题研究。在课题结题之际,笔者意识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不够,需要关注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于是,向江苏省教研室递交了“‘问题解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课题研究申请,并成功立项。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相匹配的教学方式,于是结题之后,又申报并立项了“‘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研究”。随着对“问题教学”的研究,笔者体会到“‘核心问题’统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破解当今“问题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利器”。十多年来,笔者随着问题意识、问题解决、问题教学、核心问题的研究发展,从一名市级学科带头人成长为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并形成了“核心问题统领”的教学风格。因此,“集中做一件事”是形成教学风格、成长为名师的重要路径,无数名师的成功经验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可见,“博”与“专”相辅相成,广博的学识有助于教学风格的形成,而教学风格的形成是数年学习研究的最好体现。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其特点,但笔者深信,内外驱动、做思融合、博与专的磨砺是成长为名师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