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一科多模”教学范式实践探索

2019-01-12 02:10郭立霞
中小学校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课型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 郭立霞

“一科多模”是指同一节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特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有灵活模式运用意识,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学习对象、不同教学情况、不同操作效果,选择不同操作模式,以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现代课堂教学有比较丰富的模式资源可以借鉴和利用,教师也会创设属于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配置不同模式,让更多学生都能取得应有的学习成效。针对数学学科教学而言,就是教师在数学施教过程中成功引入多种模式,甚至跨学科模式,由此为课堂教学注入崭新活力。

一、根据课型精选教学模式

教师根据课型精选教学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制约因素。教材学习内容存在个性特点,学生学习基础呈现个体差异,教学辅助手段具有多元性,在课堂教学模式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上述因素的存在。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要有通盘意识,全面整合多种信息资源,为不同课型配置不同教学模式,以体现教学的契合度。数学教学模式形式众多,如何成功调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主动性学习,应该成为模式筛选的主要依据。“一科多模”还可以跨越学科界限,充分借鉴其他学科模式运用,从而为数学教学带来更多启迪。

比如,教学鲁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因式分解》。教师展开新授课模式设计,先为学生投放一组训练题目,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内容,完成这些题目,并给出温馨提示:要明确因式分解的基本要求,分解的结果要以积的形式表示,每一个因式必须是整式,因式的次数要低于原来多项式的次数,分解到每一个多项式的因式不能再分解。上述教程操作完全是自主探索训练模式,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探究之中,并顺利达成学习目标。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训练成效,教师继续为学生投放巩固性训练任务,学生再次进行巩固训练环节。教师最后让学生展示训练成果,并展开多种形式的互评活动,课堂教学进入崭新阶段。上述分明是训练展示模式,很多学科都有运用。从模式选择不难看出,教师针对新授课,围绕学生学习主体展开教学发动,教师只是给出一些提示,让学生在不断实践训练中形成数理认知基础。

教师为学生准备多种教学模式,发动学生展开自主性学习探究,并通过展示、分析、评价、矫正等训练,促使学生顺利建立、完善学习认知。教师没有详细解读,摆脱传统 “一言堂”思维束缚,教学效果显著呈现。“一科多模”是对单一教学模式的挑战,是对教学程序进行的创新实践,具有无限的探索空间。根据课型特点选择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模式的优势展开教学,可以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选择。

二、根据操作要领优化模式

模式只是一些操作程序,自身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在模式运用时,可以对相关程序进行优化处理,以提升教学针对性。教学内容不同,需要学生进入不同操作层面,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学力基础展开充分的调研,对模式进行多重优化处理。及时切换模式,让学生在模式转换中建立灵活学习认知。数学学习需要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对模式展开特定优化处理,自然能够获得丰富的教学契机。

学习 《分式方程》时,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梳理知识结构,特别是对分式方程的基本解法进行重点要求。学生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展开阅读归结活动,课堂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学生学习梳理之后,教师为学生布设自测任务,同桌两个人进行自测评价,课堂互动呈现活跃性。前面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自行归结知识点,这是标准的自主阅读模式,与语文教学模式有更多相似点,后者让学生自测互评,这是多种课型都能够见到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展开学习操作,并从合作学习中形成心理触动,自然提升课堂学习氛围。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交替使用,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感知机会。学生学习收获呈现多元性特点,其操作富有创新意识。

教师为学生准备多种教学模式,学生实践机会更多,学习效果呈现立体感。初中学生有一定阅读基础,发动学生展开知识梳理活动,符合学生学习基本诉求,学生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也呈现鲜活性。学生对教学模式有较强适应性,教师要有整合意识,将多种模式进行融合性处理,其教学发动才会更为顺畅,学生接受度会更高。教学模式运用效益高低,关键看学生反馈信息情况,学生认可才是重要的评价标准。

三、根据教学实际创新模式

教学存在多重客观制约因素。我们在模式选择、启动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更多关注。数学教学需要教学讲解、也要有课例验证、还要进行对应训练,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有多重模式给予呈现,比如课例展示环节,教师自行讲述,利用多媒体进行动画展示,让学生进行个性探究,发动学生展开集体讨论,让学生展开实践操作,都是可以选择的教学模式。学校教学存在客观条件的制约,教学教具和教学环境也有自身特点,若教学模式配置不当,其教学发动效果会大打折扣。

《图形的平移》学习时,教师发动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平移操作活动,并让学生将操作体验形成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归结出来。学生为顺利参与平移操作,先对平移概念进行个性解析,然后组成团队,利用教师提供的教具展开平移实践操作。比如,教学三角板的空间直线移动。教师给出简单的提示,让学生自己展开相关操作研究,体会平移概念运用,最后归结出平移结论。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精选不同案例的不同观点,发动学生展开教学辩论活动。教师投放争辩话题,学生进行辩论学习。前面是实验模式,让学生利用实践操作建立学习认知;后面是课题辩论,是教学讨论模式。两种模式的互动形成观照,对学生学习认知进行进一步确认,教学效果显现出来。

教师为学生设计实验操作模式和辩论讨论模式,具有明显的先后顺序特征,这是学生学习认知内化的基本诉求。先发动学生展开实验操作,然后进行理论讨论,实践与理论形成互补,其学习认知顺利构建。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也未必需要借鉴,教师自身便可以展开创新实践,自行创设一些教学新模式,其应用价值同样值得期待。

四、根据操作效果定型模式

教学模式没有固定性,教师随时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操作,也可以根据教学效果的不同进行创新和定型操作。若教学效果显著,教师可以对成功的教学模式进行定型处理,以体现教学的针对性。若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自然会选择放弃或改进。唯有教学效果才是教学模式取舍的关键制约因素。不同课型、不同学习内容有不同教学模式,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为教学创设适合度更高的模式配置方案,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模式众多,教师要根据教学实效性展开抉择。比如 《中心对称》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对中心对称定义进行重点认知,然后让学生通过课例进行验证,最后是让学生自己设计训练题目。显然,上述操作设计有多重模式介入。学生自行解读定义概念,这是自读法运用——这是文科常用的教法模式。这个模式适合面对比较浅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课例进行验证学习——这是数学课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概念定义只有在课例支持下,才能被树立起来,体现论证路线。让学生自行设计训练题目——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创新实践。学生根据自身理解设计训练题目,对学生学习认知巩固有重要帮助。多种教学模式的混合使用,为学生提供多种认知感受,由此建立起来的数学认知更为完善和立体。

教师投放多种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训练感知机会,其调动效果显著,这也是教学模式多角度转换的主要致因。学生学习感知有一定内质规律,教师抓住学生学习心理展开教学调度,自然能够生发更多教学促进力,为学生心智开发形成制导作用。全面启动 “一科多模”教学机制,符合现代课堂教学实践需要。

教师根据课型精选教学模式、根据操作要领优化模式、根据教学实际创新模式、根据操作效果定型模式,都属于创新实践尝试,具有广泛的探索空间。模式只是一些操作程序,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特点,其合适度存在特指性。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模式推开教学,教学的针对性就会更强,教学效果也就会更值得期待。教学是活的,模式是死的,如何将模式变成活的东西,需要引起广泛关注。同时,“一科多模”还体现模式的跨学科应用,数学教学运用物理课模式、语文课模式、生物课模式,不仅没有违和感,还能给学生学习带来更多启迪,自然就会形成更大的教学主动力。

猜你喜欢
课型教学效果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学科教学中的课型设计思路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