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D应用的英语阅读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2019-03-21 01:17:14单舒怡
中小学校长 2019年2期
关键词:分层英语课堂教学

□ 赵 骎 单舒怡

传统英语阅读课堂容量的不断增大,使课堂分层教学面临一定挑战。为了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课堂效率,真正落实课堂重难点,学校近年来尝试基于移动设备PAD的阅读分层教学实践,实现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为主的高效课堂。

一、实施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阅读容量变大,课堂教学断层

传统英语阅读课堂容量加大,单词量剧增。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在文本理解上有一定困难。阅读难度的增大让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对阅读课学习的兴趣,使教师课堂教学出现断层,造成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学生 “吃不饱”的现象常有发生。

(二)课上分层无果,作业分层无效

多媒体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变革是毋庸置疑的,但多媒体技术仍不能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此外,分层作业无法为每位学生讲解作业,尤其是后段生,使得作业分层逐渐变为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作业。

(三)分层界限模糊,个性化发展受限

传统课堂分层教学进行了简单的分数分层,无法精准进行能力分层,分层界限模糊,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限制。因为教师无法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的实时学习情况,在课堂上无法实现流动分层,课堂讲解就没有针对性,学生的差异性发展就得不到满足。

因此,面对难易程度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有针对性地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堂交流,才能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二、实施英语阅读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与优势

(一)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首先提出建构主义理论,在认知主义的基础上,他认为学习者对新知识的建构要通过 “同化”和 “顺化”两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协作者帮助学生完成意义建构。PAD在英语阅读课堂分层教学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在及时掌握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下,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课堂学习目标。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多种智能,每一位学生拥有的智能具有差异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元智能,引导和挖掘每一位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潜力。多元智能理论启示了教师要正确看待学生的差异性,重新定位教学观,因材施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个体差异。

3.“最近发展区”理论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在每位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之中都存在着一个 “最近发展区”或者 “最佳教学区”。教师要利用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利用 “最近发展区”为跳板,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学生的现有发展区,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 优势

PAD是通过无线网络把移动设备里的多媒体内容传送到显示设备上,无线同屏应用将教师移动设备内的图像、视频、音乐等多媒体内容或对设备的操作过程屏幕镜像到大屏幕上。将PAD引入课堂,依托无线网络,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革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也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革新在逐渐改变。

葱可调和腥膻等油腻厚味,并能产生特殊香味,刺激食欲。在冬季适当进食大葱,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利用葱的抑菌作用,降低呼吸道和肠道感染的风险。

1.教学相长的交互性——及时反馈,以生为本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课堂注重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低。PAD及时反馈信息,实现人机互动、生生互动,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帮助教师在课堂上实现因材施教,便于教师在课堂发现问题、共享问题,高效解决学生问题。

2.体验学习的趣味性——虚拟课堂,多彩活动

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就是教师从注重单方面知识传授到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积极主动体验学习,在课堂上用语言去参与贴近自己生活的、更符合学生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的活动,让学习的发生更加自然。有趣的PAD课堂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沉浸式课堂增加阅读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入学生主体的角色。

3.课前课后的策略性——课堂补充,时效阅读

利用PAD教学,能够通过课前课后发送阅读资源弥补阅读课堂阅读量小的弊端,通过远程发送具有时效性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提前预习,及时检测并补充课堂教学内容。拓宽课堂容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量和词汇量,PAD及时更新的资料库符合了课程内容应具有的实用性和发展性的要求。

三、基于PAD应用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要适当转变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关注大部分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对后段生要实行沁入式帮扶,要求教师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和认知水平进行分层教学。

而PAD作为信息技术媒介能够帮助教师在课堂上落实分层教学的理念。基于PAD英语阅读课堂模式 (如图1),能够充分利用PAD的功能,教师提前备好课,根据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层,实现个性化教学,在课后通过分层作业大数据检测课堂知识落实的情况。

(一) 课前——辅助备课,提前交互

在课前,PAD能够作为辅助教师备课的平台。教师通过庞大的资料库寻找阅读文本或者练习,作为课前预习。通过数据及时反馈功能提前追踪学生的知识储备以及学生的薄弱之处,帮助教师在课堂上有层次地把握重难点,进行课前分层。

(二)课中——分层推进,生生互动

图1 PAD英语阅读课堂模式

(三) 课后——私人定制,高效作业

学生在课堂上集中反馈的问题在PAD中形成档案,为教师在课后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分层作业,私人定制高效作业,沿袭课堂上分层教学的混合学习提供帮助。

四、基于PAD应用的阅读课堂分层教学实践

基于PAD初中英语新样态模式,以初中英语 《Go for it》教材九年级、七年级为例,展示课堂新样态模式下,PAD如何在课前和课后辅助补充课堂教学,着重说明PAD在英语阅读课中如何实现个性化学习。

(一)课前:动态分层

以九年级Unit 1阅读课 “How Can You Become a Successful Learner?”为例,教师需课前了解学生课前对本篇阅读文本语法的掌握情况。一方面,发现大部分同学的错误点都集中在动词的变化上;另一方面,根据测试情况将学生分成了A、B、C三层。

(二)课中:个性化学习环节

在课中,每个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推进,通过PAD实时反馈功能以及现场互动,能够让教师随时了解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即在课堂上是否实现了发展推进。以七年级下第五单元阅读课“Why Do You Like Pandas?”为例。目标层层推进,要求学生能够了解熊猫在中国的地位、重要性;通过数据和陈述事实知晓熊猫濒临灭绝;感受到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每个人的责任。

1.A层同学的阅读课堂学习

该层学生阅读能力较弱,阅读速度较慢,生词障碍多,对于阅读细节题的定位不准确。PAD及时反馈可快速定位A层同学的做题情况,教师指定A层同学来补充讲解,以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和自信心。

2.B层同学的阅读课堂学习

该层学生英语基础良好,需要训练深入解读文章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够在课堂上具备知识的语言输出能力。利用PAD实时定位B层同学的课堂作业情况,将原文中的碎片化信息串起来,形成几个重点,帮助B层同学建立文本思维模式,口头输出阅读文本内容,达成教学目标。

3.C层同学的阅读课堂学习

该层学生能够快速了解文章大意以及准确定位细节信息,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将课堂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能较好地完成课堂输出。通过PAD上传网页设计的活动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情境,将目标句型和词汇学以致用。通过写作提升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让学生知晓应该对动物予以爱护和珍惜。

通过课堂实时分享展示,让学生在合作参与中感知体验对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课后:课堂落实的分层测评

以七年级下第九单元阅读课“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为例,在课后为C层学生设计了微写作,让他们介绍最喜欢的学科以及原因,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而相对于阅读理解能力较弱的A、B层同学,在课后选取与主题相关的阅读文本训练,通过录制微课的方式远程讲解,补充学习,通过PAD微课教学能够做到课内课外学习互补,相辅相成。

五、小结

PAD在课堂上的使用一直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其最大的价值,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PAD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的应用,旨在利用PAD实现在教学各个环节辅助教师备课以及实现课堂上的分层教学,让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够实现个性化、差异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做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效率,在课堂上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但是,在课堂的分层教学目前只实践于小班课堂,而对于大班课堂,其有效性还有待实践和研究。

猜你喜欢
分层英语课堂教学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工程与建设(2019年2期)2019-09-02 01:34:14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读英语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6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国火炬(2014年4期)2014-07-24 14:22:19
酷酷英语林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体育教学(2009年11期)2009-07-14 04: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