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磊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教师抓住时机切入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敏锐性,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并且会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解读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教师要巧妙设计问题,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帮助学生发散思维,由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节课精彩与否的关键,低年级的小学生天真烂漫,处于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思考问题必须依赖于实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好奇心与探究欲望都很强烈,容易对课文的情节发展与人物命运产生关切的心理。教师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在导入环节时切入一些富有悬念的问题,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思考,激发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才会心生疑窦,急于想弄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
学习部编本二年级上册 《狐假虎威》,教师在导入环节精心设计这样的问题:假如现在有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老虎不仅没有吃掉狐狸,反而被狐狸牵着鼻子走,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的问题抛出去后,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认为,这只老虎可能是精神受到刺激。也有的同学认为,这可能是只没有牙的老虎,已经丧失百兽之王的威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做出评价,教师说:“其实,这只老虎和狐狸就是课文中的主角,同学们想知道威风凛凛的老虎为什么会害怕一只狐狸吗?请翻开课文寻找答案。”教师以讨论、谈话的方式导入新课,创设生动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急于想弄清答案的心理,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
在悬念的诱导下,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教师成功调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并对文本产生的浓厚兴趣,驱使学生认真地读书、思考。学生在解答疑问过程中,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投入整个身心来感知、体验、享受、创造这种教学生活。但教师在导入发问时,也要注意以课文实际与学生学力为基础,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程度,合理设置悬念,不能为了寻求新奇而刻意为之,让学生走入教学误区。
教材中的重难点往往是理解文本的关键,教师以文本的重难点为突破口,让学生在思考中促进能力的提升,能够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产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学习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理清文本脉络,探究文本主旨大意的同时,抓住重难点设计问题,能让学生在对文本深入探索中体会思考的无穷乐趣,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获得更多自主感悟的机会。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循序渐进地扫除学习障碍,逐步实现由知识掌握到能力提升的转变。
教学 《曹冲称象》时,通过学习课文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思考其他称象的办法,养成遇事要多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带领学生通读课文,引导学生感悟曹冲的聪明伶俐。教师在课堂扩展延伸环节,给出这样的问题:“开动脑筋想一想,你还有其他可以称象的办法吗?”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生领到具体任务后,展开多重讨论、推理,最终确定最佳方案。在成果展示环节,学生给出把石头换成牛、羊等会行走的动物或人的方案。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教师通过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调动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丰富性与实用性兼备的课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树立 “大语文”意识,不能仅仅局限于对文本表层的理解,更需要以重难点为教学突破口,抛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为学生搭建多元感悟平台,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拓宽思路,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海森堡说:“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在传统语文课堂中,遇到问题时教师习惯给学生参考答案,让学生依靠机械记忆加深对教材的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 “学”,压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找准切入点,透彻理解教材和学生,启发学生合作学习,在学生合作研究时切入问题,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性归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创设表现机会,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设计 《葡萄沟》时,教材介绍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通过学习带领学生去葡萄沟游历一番,感受维吾尔族同胞的热情淳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之情——这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使学生体会葡萄沟的美丽风光,教师抓住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这句话,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葡萄沟景色有什么特点?”教师让各小组推选代表,交流心得体会,学生给出美丽、漂亮、鲜艳、五光十色、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等回答。教师抓住细节描写及时发问,引导学生感悟文本描写的景物特征,由此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自主总结出答案,而且感悟到作者流露的喜爱赞美之情。
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缺乏,对课文的理解难免不够深入、细致,教师抓住时机巧妙发问,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与感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由“有效”转变为 “高效”的捷径。学生在合作研究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合作研究,活泼、愉悦地学习新知,由此实现共同发展。
一节好的语文课堂不仅需要以精彩的开头扣响学生求知的心扉,也需要在结尾处升华学生的情感、态度,提升学生主动训练的意识。课堂有尽而意蕴无穷,提问有穷而思考无涯,在课堂结尾环节,刚刚享受求知乐趣的学生还处在意犹未尽的状态,教师不妨适当给予引导,在充分把握编者意图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具有质疑价值的部分,在训练操作时引入问题,指引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教育原则,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与阶段性规律,但这并不意味迁就学生的现有水平,相反教师要为学生创造 “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实现 “跳一跳,摘个桃”的质的飞跃。教学 《坐井观天》之时,课文学习结束后,教师没有就此打住,而让学生思考一下,小青蛙若跳出井后会看到什么、说些什么——这个开放型的问题让学生非常兴奋,纷纷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认为:小青蛙跳出井后看到红红的花、绿绿的草、蓝蓝的海,非常开心、惊讶万分,会觉得之前自己目光短浅。但有位学生认为:小青蛙跳出井后,看到同伴被人类捕杀,河水酸臭不堪,河里的死鱼翻着白眼,小青蛙非常害怕,觉得外面的世界并没有小鸟说的那么美好,于是又重新回到水井。教师对这一回答大加赞赏,并教育学生要保护自然环境,与小动物们和谐相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秉持开放、包容心态,赞赏学生的奇思妙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教师在训练操作时投放问题,打破学生的局限性思维,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找到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结合点,既丰富知识,又积累经验,实现教学内容的合理优化,以及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追求。由此可见,教师要做课堂教学的有心人,抓住所有可以利用的时机,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与实践,才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富有创新意识与典型性,同时要贴近学生的学力基础,以及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提升。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把握时机巧妙设计问题,并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已经成为检验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