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沛县树人小学 尹 颖
微课是一种借助多媒体的现代信息技术,以一段不超过十分钟的短视频来涵盖教材重点,并将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能够有效突出教学重点,使问题聚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教学载体。与传统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被动教学模式相比,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以视频的形式活跃教学氛围,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连接教学环节提供极大的便利。下文基于微课的特点与应用措施,从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到课后复习三个阶段来详细探究其作用。
课前预习是学生必备的一项良好习惯,通过提前浏览教材内容及时发现问题,并借助网络渠道搜寻资料,以使课堂学习重点突出,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就小学数学课本来讲,其中的知识大多紧密联系且错综复杂,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都相互关联,若学生只通过阅读教材来进行预习,无疑增加了工作难度且耗费时间,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形成一种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讲课需求,提前将教材重点知识以及需要用到的已学公式、定理等提前进行整合,并将其加工成一段精简的微课视频。在课前传给学生,使其以此为标准进行预习,不仅符合该时期学生独特的认知特点,还降低了学生自主预习的工作量,极大提升了预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课前,教师可以将前面已学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知识提前整合,使学生在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物体,并掌握二者区别,以免发生概念混淆。其次,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物品列入微课视频中,比如电视柜、书柜、空调等,以此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提高预习兴趣。另外,教师将物体的特征通过实物图来进行标注,使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理解概念,并融入实际生活体验,既加深预习印象,又调动其观看视频的积极性。通过这样运用微课来设计课前预习视频,不仅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主要概念与特征传达给了学生,还通过引入旧知识来帮助学生形象对比,加深记忆。这样一来,极大地发挥了课前自主预习效果,为课堂正式学习做好了充分的知识准备与铺垫。
课堂讲解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环节,学生听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师要想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必须优化课程设计,以此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数学相比其他学科,教材知识偏向抽象理解,对学生思维品质有很高的要求。利用微课辅助讲解能够帮助教师将原本死板、僵硬的公式或定理融入动画元素,使其灵活起来,以此吸引学生兴趣。其次,以突出教学重点为特征的微课视频能够对复杂的数学公式与定理进行全面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一步步深入理解知识,进而加深印象。
例如在学习《人民币》时,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货币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方式,不少学生对纸质货币的认识甚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若只按照课本教材带领学生学习,难免缺乏生动性,难以调动学生兴趣,容易出现走神等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营造一种学生日常生活中去超市购物的场景,将收银员与顾客的交易用人民币突出表现,并将其放大,使学生详细观察不同币值人民币的颜色、图案与形状大小,以此加深印象。随后,教师进一步将人民币换算方式运用动画展示给学生,比如一张十元可以变出两张五元、十张一元、一百张一角……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地去理解不同币值人民币的转换,既参透知识,又激发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复习是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成果与巩固已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基于微课的课后复习阶段,使学生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来加深印象,相比于单纯地读课本、做习题更能吸引学生,并能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知识延伸与拓展。课堂教学虽然是教学重点,但考虑到时间有限,一些重要的课外知识需要通过课后这一环节来实现,这时,微课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重点与学生易错点进行深度整合,并适当为学生提供一些拓展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课堂知识,还拓宽了自身数学视野,有利于促进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完《克与千克》后,教师可以将练习题与课堂上学生反馈效果不理想的知识进一步整合到微课视频中,使学生通过线上反复观看来加深理解,随后,教师还可以将其他称量单位以知识拓展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比如斤、公斤、吨等,并配合实际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既拓宽了知识层面,又增强实际生活体验。通过这样复习,使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知识体系框架,从而加深记忆,提高效率。
综合上文可以看出,将微课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之中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它能够突出重点知识,使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来做好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到课后复习,做好知识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果。作为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引导者,教师应保持先进的教学视野,认识到微课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在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积极探究微课构建策略,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与兴趣爱好优化微课教学设计,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