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县茆圩中心小学 徐淑玲
近几年,小学数学教师都在积极尝试开展有效的问题探究课堂教学。以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出发点,安排合理的探究问题是教师激发小学生探究欲望,保证问题探究教学高效进行的必要选择,下面就对怎样运用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知识进行分析。
1.对问题的描述应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小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对很多有深意的话语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所以,为了让学生正确理解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应该尽量简化对问题的描述,采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方式。教师向学生描述问题时,一定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设计不用的问题描述方式,随着年级的升高,问题的描述逐渐学术化。比如,对于一、二年级理解能力差的小学生,教师在设计探究问题时,可以不用大段文字,而是用图形或者表格等更直观的形式呈现问题。
2.尽量给小学生创设熟悉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教师提出的教学问题产生探究兴趣,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思考问题。给学生创设他们熟悉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思考问题,把知识与自己熟悉的情境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小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主要就是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以生活情境为依托,找到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结合点,从这里入手设计生活情境的教学问题。比如,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运用随处可见,教师在教学生数学计算时,完全可以用学生去买东西这个真实的生活情境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1.优化教学问题的设计,激发学生的问题探究兴趣
小学生活泼好动,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小学生一堂课都注意力集中对教师而言并不容易,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教师没有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给学生制定他们喜闻乐见的教学内容。为了让课堂上的问题探究能够引起学生兴趣,使得小学生都愿意配合教师积极思考问题,数学教师一定要在教学问题的设计上多下功夫,分析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知道什么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比如,当教师在讲周长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用这样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老师手里有5 厘米~10 厘米长度不等的花边,如果同学们想装饰自己的桌子,把花边绕到桌子面的四周,同学们知道自己可以选择哪些长度的花边和分别选几根能够正好把桌子装饰好吗?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拿着准备好的工具做实验,这样学生一定会对周长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
2.加强探究引导,保证探究质量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究教学问题并不是对学生放任不管,让学生随意讨论问题、思考答案。如果数学教师对小学生的探究过程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思路就很容易出现偏差或者卡顿,导致学生的探究没有意义或者没法进行下去。没有教师引导的问题探究课堂很容易出现课堂纪律混乱的问题,所以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给予引导是有必要的。当学生探究问题时,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应该讲究时机和方式,如果学生一遇到困难,教师就把答案给学生,学生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依赖,不愿意自己去解决困难。如果教师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不引导学生,学生的探究过程可能会无法继续,长此以往,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因此,适当的引导在学生探究问题时很重要。比如,当教师在给学生讲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加法进行类比,自己找运算规律,理解了交换律和结合律之后,教师再让学生尝试理解分配律。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运算题目让学生去探究,如交换律:7×5=,10×7=;结合律:4×8×6=,7×5×6=;分配律:4×(4+6)=,9×(8+6)=。这些简单的题目学生会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分析,加大题目的难度:47×56( )47×7×9,45×40×5( )5×45×40,20×(4+8)( )20×4+20×8,在( )内填入“>”或“<”或“=”符号。当题目比较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分析题目中运用了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中的哪一种或者哪几种,之后把题目拆开看,化简成学生熟悉的等式。这样学生就会逐渐有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探究能力逐渐增强。
3.开放探究形式,重视合作探究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个人的智慧总是比不上大家在一起的智慧,数学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几个同学共同完成探究任务,解决比较难的问题。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和保证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教师可以在上课之间就把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之后针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给每个小组布置课前预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上课之前预习课本上对应的知识点,思考教师布置的预习问题,这样的合作探究模式核心在于让学生先学。比如:当教师在教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同学们上课之前先看教材上这一节的内容;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怎么得来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与它们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把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做完。之后,每个小组的同学在一起完成这个任务:计算我们班级教室的面积,每组探究出自己的计算方法,给出计算结果,在上课的时候,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计算得最准确。这样的课前预习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过程,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互相督促、互相鼓励,能够大大提升学生课前预习和探究的效率。
综上所述,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如今重视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背景下,已经在很多学科中都有运用,虽然问题探究的运用范围已经扩大到各个年级和学科中,在教师的教学工作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问题探究模式的运用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问题探究流于形式、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没有探究兴趣、教师的问题设计得不够科学合理等等。为了更好地运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探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