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实践”舞台 传承地域文化
——以“研学福清”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为例

2019-01-11 19:12林云霞
中小学校长 2019年9期
关键词:福清研学实践

□林云霞

继承与弘扬优秀的地域文化,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促进文化传承的责任。 中国地大物博, 每一处的地域文化都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 由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提供广阔天地。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从课程规划角度开发地域文化资源, 搭建自主实践、 合作探究的舞台, 由此传承与创新地域文化, 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情怀, 以及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 开发“玉融文化”,建立校本课程结构系统

福清简称 “融”, 雅称 “玉融”, 素有 “文献名邦” 的称誉。繁荣和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历史,为福清留下灿若繁星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存。历经千百年风雨的古塔、古街、古牌坊等,蕴藏浓厚的文化底蕴;妙趣横生的海族舞有着优美的传说、 美好的祝愿;发源于福清的宗鹤拳至今已有160 多年的历史,灵活多变、 套路丰富的拳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这些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丰富素材。 将福清优秀的地域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由此构建学校重要的课程研究体系。

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指导下,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确立课程开发的目标:让学生在访问调查、 实践操作等活动中,走进 “玉融文化”, 发现并发掘更多传统文化知识,拓宽学生文化视野,培养学生本土情怀,从而为福清地域文化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依据这一目标,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开发 “研学福清——走进玉融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如图1)。

上述四个主题是必修课程,三至六年级依次选择一个主题。在每一个主题活动实施的起步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根据学校总体方案,引导学生选定小主题,成立活动小组。 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目标,制定研究方案。在活动实施的具体阶段,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开展观察、调查、实验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创立 “建立背景—提出问题—确立主题—自主探究—成果汇报—多元评价” 的结构模式。

同时, 学校建立 “研学福清”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目前拥有人物篇、 教育篇、 风景篇、 美食篇、历史篇五大类, 共计32 个课程。上述选修课程能够补充必修课程选择面不大的局限, 将课程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二、搭建“实践”舞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型课程。在 “研学福清——走进玉融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历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制定研究方案,由此保证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活动中,通过调查和访问, 探究 “玉融文化”的内涵,跟着民间老艺人学做糊纸、竹编作品,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加入自己创意,制作创新版糊纸、竹编作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全方位体验 “玉融文化”, 促使学生受到地方资源文化的熏陶, 由此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 福清是中国海丝古厝保存最多,也是中国海丝古村保存最多且最完整的城市。爱家乡就要让学生先从了解家乡历史开始。 在探寻“福清海丝历史文化” 中, 研究古镇古街、 古桥古塔等古建筑人文历史发展情况。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 采访老人, 以及到古厝古村和古桥古塔走一走、 看一看、 摸一摸, 去寻找每一块石头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领略历史古迹的同时, 感叹先人的智慧, 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历史, 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 树立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的理想。

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探寻 “福清传统工艺文化” 活动中,学生们探访竹编、糊纸老手艺人,研究家乡人民巧手绘制幸福美满生活的文化传承。在现场参观老师傅的工艺, 学生尝试动手制作。糊纸作品的本身就是一件工程浩大的纸艺、 竹艺手工艺作品,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学生分工合作,有的剪、 有的贴、 有的拼、 有的扎。制作过程可谓困难重重,每一道工序都是对学生的挑战。可贵的是,在老师傅的帮助下,平时娇生惯养的学生也能坚持完成自己的作品。 在活动中, 他们锻炼自己动手实践能力、 合作能力, 培养顽强意志。 看着一件艺术品在自己手中诞生, 学生十分激动。 学校还开展糊纸竹编作品展示会,让糊纸竹编艺术走进课堂, 由此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学生在活动感言中写道: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竹编艺人,用他们那粗糙而又灵巧的手指编织着生活、 编织着梦想。作为新一代福清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让传统工艺作品走出福清,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由于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地存在不尽相同的习俗。福清人过传统节日,也有独特传统习俗。在探寻 “福清节日文化——端午节”活动中,学生对传统节日小食——起家粿、 煎面饼非常感兴趣。 同时,“如何让家乡的美食享誉中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 经过一番调查、 思辨, 学生从食材选择、外形美观、 广告宣传等方面提出独特见解。 在 “研学福清——走进玉融文化”系列活动中,学生总能在寻找历史痕迹中,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提出自己看法,由此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三、完善评价方式,催生师生课程能力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倡多采用质性评价方式,要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研学福清——走进玉融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采用成长档案袋评价。 这一评价方式体现学生主体性, 通过搜集过程性资料、 成果性资料、拓展性资料、反思性资料,记录学生活动的每个过程,体现每个学生的发展轨迹。评价内容分为参与态度、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和学习能力、收获与反思四个方面,体现评价的开放性。经过四年实践,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我们发现学生实践技能有了发展。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学生对玉融文化的了解有所提高的占95%,希望对玉融文化进一步了解的占92%。学生动手实践、 交流合作等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

建立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主体,为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积极性, 学校专门成立由校长牵头, 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制定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规范校本教研制度,保证每周一小时的集体备课时间。在 “研学福清——走进玉融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中,采用各备课组分工合作方式, 每组开发一个主题, 资源共享, 以实现课程资源开发最优化。在 “学生评价老师” 问卷调查活动中,学生喜欢 “研学福清——走进玉融文化”主题的占61%,学生喜欢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占34%, 认为老师上课有趣的占75%, 上述数据远远超过其他学科。同时,通过上述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极大提升了教师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等方面的能力与水平。

猜你喜欢
福清研学实践
和谐校园春光满
——福建省福清老年大学校歌(混声合唱)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关于Weitzenbock不等式的一条不等式链
台湾青年随父深耕福清台农创业园20载
研学之旅
那些年,我们错过的旗袍秀——旗媛淑院福清分院揭牌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