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县级机关幼儿园 张鹏程
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艺术领域的教育建议似乎已明确阐述了幼儿园艺术活动开展的原则与方法。范画,历来作为培养幼儿美术能力的手段为“知”,幼儿在范画的引领下尝试表达为“行”,否定范画在前似乎便否定了“知行”一说,但在幼儿园日常的美术活动中,无“知行”的教学方式让教师们走进了死胡同,放养式的自由创作带来的却是毫无章法的肆意涂鸦。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轻行重。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谓真知。”早年因对王阳明先生的欣赏,陶行知先生将原名陶文濬改名为“知行”;但在随后的教育实践和探索中发觉“知行合一”主观意见的局限和不足,而后于1927年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随后七年的实践,更加坚定了他的这一思想认识,于1934年41岁的时候又更名为“行知”。
“知行合一”与“行知合一”都强调了“知”和“行”的统一,指出知识是概念和行为的指导,行为是知识的人格化,以及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教育思想。“知行”是从书本出发,是从别人的经验出发,强调知识学习为主导;“行知”则是从生活实践出发,强调实践行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把行动置于生活教育的主导地位。正如陶行知所说: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我以大班艺术活动“表情变变变”来辨证“知行合一”和“行知合一”。
“表情变变变”活动开始,第一环节是动画导入,观察五官之形态。如今信息化的时代,获取“知”的方式不同往日的言语说教、图片、实物等——对于表情绘画,幼儿从小班时便会有类似认识五官、创作表达的经验,而对于大班幼儿而言再熟悉不过了,已有经验是否需要再次重复体验、操作、感知。课程导入的必要性决定了这样的重复认知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导入能较好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尽快融入活动情境。
如何导入?针对不同的年龄与课堂内容,导入时的力度也有所区分。大班幼儿既然对于表情有所了解那便用视频一带而过,随后侧重于眼睛观察,大脑再现不同表情的五官形态,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述,为随后的绘画、创作提供经验支持。
这一环节,有的孩子滔滔不绝,有的孩子支支吾吾无从表达,孩子的个体差异与经验由此表露出来。教师参与指导:“眼睛是什么形状”“椭圆形”“你发现他有一双椭圆形的眼睛,而且眼珠的位置画在椭圆形的最上方,这让表情看起来就像是向上看的。”在老师指导后,孩子们似乎学会了这样的表达与欣赏方式,开始转向鼻子、嘴巴等方向——“他的嘴巴是弯弯地朝下,看上去有点不高兴。”在随后动漫表情的欣赏中有人甚至这样说道:“多啦A梦的舌头吐出来了,我在看到好吃的东西时也会出现这样的表情。”幼儿向生活经验迁移。
相信有人又会疑惑,这不就是传统的言语说教。对于“行”的理解,很多人认为就是要动起来。在《墨辩》中有三种之始:亲知、闻知、说知。“亲知”是亲自得来,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说知”是推想出来。显然滔滔不绝的人属于“亲知”,指导下的是“闻知”,随后自行表述的是“说知”。“行知”并不意味着凡事都得带着孩子们出去亲身感知,从三尺讲台向下看,面对差异不等的孩子,很难做到让每个人都经历一次这样的“行知”的体验。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知”和“行”的主导地位不是绝对的。对于学习而言,不是所有知识的习得都必须经历一个从“行”到“知”的过程。正如幼儿园安全教育,并非让孩子们用刀去割一下手才会知道刀会割伤人。所以,“行”并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
陶行知先生在“行知行”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既然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那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无疑便是从“做”开始,通过欣赏、示范等方法满足幼儿的最近发展区。
“表情变变变”活动第二环节:示范绘画。尽管《指南》中明确表述不宜提供范画,但仔细揣摩其中的字眼,幼儿绘画是“不宜”而非“不能”,并“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范画来画。”简明扼要就是作品别被范画框死,别画得都一样,要有创造、个性。反之,毫无准备地从“行”出发,直接一句“今天画表情,开始吧!”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并非万事都需要从动手尝试开始,无效或是错误的尝试反而适得其反。
那么,提供范画的程度到底如何掌控呢?绘画中老师将表情拆分五官的组合游戏,提供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五官中的其中一个,当三张卡片重叠在一起时,就会出现一张表情图供孩子们参考,接下来选一张白纸,将组合的表情画出来。示范开始让孩子们从脸的形状、五官、绘画位置进行观察。
“我不太想画圆脸,有其它图形吗?”
“梯形、六边形、扇形。”
“但是我要设计一个和你们都不一样的,脸的位置尽量画在纸的中间位置。”老师用波浪线画了一张脸:“卡片上有的东西都完成了,可我觉得这副表情还差点什么?”
“给他加个大门牙这样会更滑稽,鼻子下面再画点鼻涕看上去傻乎乎的,尽管卡片上没有耳朵,但我也可以加一双耳朵,头上光秃秃的,可以加些什么?”
“帽子、发箍、皇冠。”
这样的范画似乎重点并不在于观察,欢笑中激发孩子绘画热情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进行了绘画技巧的指导,反复的提问与思考开拓了孩子们的想象。
《指南》反对的是复制,但并不反对幼儿的模仿学习,强调的是个体从自己的需要出发进行的主动模仿,而不是集体统一的被动模仿。自发模仿,主动模仿的是幼儿自己的感知对象,幼儿通过模仿再现的是对这个对象的感知印象。同一个对象不同的幼儿去模仿,因为认知不同,感受不同,影响和兴趣不同,模仿出来的作品并不会一模一样。
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所提供的范画,传递给幼儿的是“行”,即幼儿的美术语言,不是“知”。幼儿不是被范画教会的,而是在“做”,即表现表达的过程中自然习得的。
1.“知行合一”和“行知合一”相得益彰
《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与“行知合一”不谋而合。反观多年的“应试教育”下,国人也不都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正如我们这一代,在45分钟一动不动只能认真倾听的课堂一学就是12年,但在扎实理论的基础下重回实践,也是一种寻求真知的好办法。
2.“知行合一”和“行知合一”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对于两种相近的教育理念,粗浅看待不过是“行”与“知”的先后问题,对于新知识的传递是从书本出发转为实践,还是从实践出发回归书本。不可否认实践出真知,脱离行为的知识是空泛的知识,没有知识的行为也是盲目的行为。
在此,似乎无法辨证“行知”绝对利于“知行”。“知行”可以看作是知识层面,但它落脚在“行”上;“行知”可以看作是实践层面,它落脚又在“知”上。在我看来“知行”和“行知”并不是相反的,而是相辅相承,是活动中的两种必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