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莉华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健康要求指向身体与心理两个维度。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而言,培养幼儿的积极心态至关重要。通过对幼儿心理发展状况的观察与调研,可以发现,当前幼儿心理发展存在着不稳定性、隐匿性的倾向。调查发现,一方面,不少幼儿遭遇逆境或面对挫折时时常表现为被动消极,缺乏调整情绪的能力,而采用哭闹、咆哮、攻击他人、就地打滚等方式来发泄。另一方面,有这些现象存在也进一步折射出积极心态培养在幼儿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要切实发挥好教育的作用,必须有机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通过活动这一载体,让幼儿学会心态调节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将积极心态内化到性格中,成为为人处世的惯有态度。
我们知道,积极心理学强调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借此获得美好的生活。就幼儿教育而言,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具有稳定、持续的特点,因此十分适合用来培养幼儿的积极心态。有鉴于此,本研究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通过开展“一日生活”中“点亮幸运”系列项目,帮助幼儿形成自信、乐观、友善的积极心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晨间给幼儿带去一些小惊喜,往往能激发幼儿的积极心态,让幼儿拥有良好的心情。为此,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幸运点到你”是为帮助那些容易被忽视的、不被群体接纳的幼儿专设的项目,目的是让幼儿在群体中获得更多的归属感,更受同伴的欢迎。一旦被“幸运”点到,这一天就不断有幸运的事情发生,奇妙的感受将伴随幼儿一整天。
教师根据日常观察,确定当下最需要被帮助的对象,提前一天将“幸运徽章”悄悄放入其私人抽屉。次日,该幼儿入园后,打开抽屉就能看到“从天而降”的幸运徽章。这会令他惊喜不已。从那一刻起,幸运将伴随他一天。离园前,该幼儿将在全班幼儿面前分享当日的幸运体验,让积极的情绪影响到每一个幼儿。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选择适合的对象,让幼儿获得被关注的感受。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近阶段最需要帮助的对象开展活动。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保持活动的神秘感,在幸运降临时让幼儿产生被人关注的感受,激发幼儿改变自我、迎接幸运的积极心理。
第二,关注积极品质的发展,幸运的事件可因人而异。教师应根据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类型的“幸运事件”,让幼儿在不同类型的事件中感受到惊喜,并由此激发幼儿改变自我的动机,获得积极品质的发展。
第三,及时反馈,反复强化。教师应引导幼儿发现快乐的源泉,了解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更能被集体接纳,再从自己身上找到可能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式。因此,“幸运点到你”的当日分享环节十分重要,幼儿一旦意识到问题,改变就极有可能发生。此外,行为的改变需要长期的支持,教师应不断肯定幼儿的改变,引导幼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幸运小天使”是幼儿间的幸运传递活动。“小天使”的任务是在活动当日,不被发现地把“幸运”送给班级中的每个小伙伴。“幸运小天使”由教师确定,一般为1到2人。前一天幼儿离园后,教师会将幸运草贴纸贴到幼儿的签到牌背后。第二天早晨入园后,当幼儿签到时,“小天使”就会发现贴纸,明确自己在当天的身份。接下来的一整天,“小天使”都会在“送幸运”的活动中度过。等到离园前,收获幸运的幼儿会分享一天中遇到的美好的事。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不断猜测,最后揭开“小天使”的神秘面纱。在知道“幸运小天使”是谁后,获得幸运体验的幼儿都会与“幸运小天使”拥抱,表达感谢之情。随着这一活动的开展,幼儿变得更主动、更乐于帮助他人。他们悄无声息地把温暖送给他人,自己也收获了多重快乐,由此,所有的幼儿都对生活充满期待。在组织开展这一活动时,教师应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有效暗示,让“幸运”看得到。“幸运小天使”在给同伴送“幸运”时,时常不知所措。此时教师应进行有效的引导,适当的暗示。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幸运小天使”亲手制作一件手工作品,悄悄地放在同伴的抽屉里,此时的幸运是一个小惊喜;或引导“小天使”主动把最受欢迎的玩具让给同伴,此时的幸运是被谦让……教师应善于观察“幸运小天使”当天的行为,对于一些不太主动或缺乏相关经验的幼儿,给予有效的暗示与引导。
第二,帮助幼儿制定支持性清单,让送“幸运”这件事更有目标性。为了明确送幸运的对象,让“小天使”的工作更有节奏,教师可以建议“小天使”提前确定对象,事先制定“支持性清单”梳理自己要做的“好事”,而后再带着任务有计划地送“幸运”。这一做法能够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使活动开展得更顺利。
从中可见,从“尊元”理念衍生而来、在元明时期相当长时段占据戏曲评价重要位置的一些因素,如是否属于“正音”、关乎风教、体现文人雅正特色等,已经在审美构成中退居次要地位;汤、沈两人分别出现了“余意所至,不妨拗折天下人嗓子”、“宁协律而不工,读之不成句”的两种极端观念,反映出在当时的文人曲家之中,对戏曲核心审美标准的把握,主要聚焦于文辞与音律两点。
午间的幸运活动以“对话”的方式开展,有师幼间的对话、幼幼间的对话、幼儿与家长的对话等。对话能引导幼儿把自己收获的快乐表达出来,并在分享快乐的过程中传播积极的心态。
“幸运一句话”活动在幼儿午睡前进行。进行这一活动前,教师提前确定相关主题,家长与幼儿共同选择与之相关的故事或绘本,之后将故事的主要内容放入班级圈共享。幼儿通过投票确定最喜爱的故事,由推荐人讲故事并录下音频发给教师,在午睡前播放。录音的关键点在于结尾处,家长会根据故事内容对幼儿说一段话,这段话是对故事的延伸,能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家长对幼儿的爱、鼓励、嘱托……幼儿在积极的心理期待中入眠。
如第三期幸运故事的主题词是勇敢。最终确定《骑自行车的鸭子》为这一期的睡前故事,由A的爸爸朗读。午睡前,幼儿的情绪随着故事中小鸭子的经历而起伏。故事最后,A爸爸说道:小A,爸爸希望你能和故事中的鸭子一样勇敢、坚强,其他小朋友也是一样哦!在组织该活动时,教师应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选择适宜的主题,关注活动的过程性价值。在选择主题时,教师应充分聆听家长与幼儿的意见,因为经商议确定的主题,更能被家长与幼儿接受。而聆听故事和“一句话”结尾只是活动的一个环节,亲子选择故事的过程亦是亲子阅读的绝佳时机,线上的投票也是扩大幼儿阅读面的良机,由父母的一句话引发的谈话可在日常生活中被重申,教师应把握好每一个环节的价值,将其最大化。
第二,关注线上活动,形成共赏好故事的氛围。该活动采用多媒体的制作方式,打破传统媒介在传播上的局限性。幼儿可以在午间听到有趣的故事,家长和教师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一同欣赏故事、分享感受。
该活动是在幼儿午睡起床后开展的谈话活动,话题源自幼儿的生活。如幼儿经常会碰到一些不顺心的事。父母、教师用文字或照片等形式记录每个幼儿自认为是“不幸”的一件事,放进班级“话题箱”中。午睡后,教师随机抽取一个话题,由事件引发幼儿谈话,幼儿分享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或者牵引到自己身上,谈谈对于类似事情的思考。该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学会从正面去看问题,形成乐观的心态。
某次活动中,教师抽到小B在游泳池边上大哭的照片。原来小B想学游泳,可是水太深了,他一下水就呛了一口水,因此对游泳产生了抗拒心理。“小B,学游泳对你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吗?其他小朋友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吗?”于是,关于游泳的话匣一下子被打开了。“我觉得游泳可好玩了,刚开始学,水也会跑到我的鼻子和嘴巴里去,等适应了就好了。我现在已经学会游泳了。”小C抢先说道。“就是啊,喝口水有啥了不起,就当喝饮料呗!”小D最喜欢开玩笑。听完这一句,小B终于忍不住“噗哧”笑出了声。教师适时进行引导:遇到困难要想办法克服,不断尝试,这样才能学会一项本领。渐渐地,小B对学游泳不再像以前那样抗拒了。在组织该活动时,教师应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围绕话题核心,搭建谈话支架。幼儿的谈话容易跑题,教师应明确谈话目的,在幼儿谈话的过程中,适时给幼儿把舵。当幼儿的谈话出现瓶颈时,教师应搭建一定支架,使谈话内容更为丰富。
第二,适时引导,烘托积极的谈话氛围。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形成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提升幼儿的抗挫能力。谈话过程中,幼儿会受到同伴、教师的观点的影响。因此,教师应从谈话活动开始时,就营造积极、乐观的谈话氛围。
该活动是指离园后,幼儿把“幸运”带回家,即把快乐的事情带回家,让积极的心态一直保持。同时用家庭教育的力量,使活动的效果最大化。
“幸运便利贴”是教师对幼儿一日生活进行有意观察后,针对特定的幼儿写的悄悄话。对于幼儿而言,收到便利贴无疑是一件幸运的事。悄悄话的内容因人而异,有的是教师对幼儿的期许、赞扬,有的是教师与幼儿的小约定。离园后,幼儿惊喜地在书包里发现便利贴,与父母分享。父母也可用同样的方式,给教师反馈。
某天离园前,教师将便利贴放在小E的书包里,上面写着:“你是一个勤劳的小宝贝,可是这段时间你到园的时间越来越晚了,希望寒冷的天气不会吓坏你哟!明天早点过来,好吗?老师等着你!”之后几天,小E再也没迟到。“幸运便利贴”不仅是教师与幼儿沟通的一种方式,也是家园沟通的一种方式。通过便利贴,家长可以了解幼儿在园的一些动态,也能更有目的地配合幼儿园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在组织该活动时,教师应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把握频率,让便利贴成为稀罕物。便利贴使用得过多会让幼儿对此失去兴趣,过少则会让幼儿对此不再期待。因此,教师要把握便利贴的使用频率,使其发挥作用,用鼓励的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坚持、乐观、友善等积极心理。
第二,善用轶事记录法,实行可持续跟踪。积极行为的形成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在一个阶段内做持续跟踪,让便利贴成为幼儿好习惯形成的支架。如采用轶事记录的方式,在便利贴上实事求是地记录与反馈幼儿的情况,使活动效果更持久。
“幸运跟我走”是通过给予幼儿将“幸运”物品带回家的特权,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的活动。该活动的实施时间是在幼儿离园的时候。首先,通过自荐、互相推荐的形式产生若干名候选人,然后由全班幼儿投票选出当日的“幸运儿”。“幸运儿”可自由挑选班级内的任意一个玩具,将其带回家。之后,幼儿父母将幼儿在家玩玩具的照片上传至班级群,让班级内所有幼儿形成积极行为模仿的热潮。
小F是一个性格内向的幼儿,他一直喜欢班里的一辆大吊车。基于此,某天教师鼓励他说,如果他上课能大胆举手发一次言,就有可能成为“幸运儿”,获得“特权”。在玩具的吸引下,小F终于在课堂上举起了小手。放学时,教师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小F的进步。小F不仅得到了大家的掌声,还把喜欢的大吊车带回了家。有了第一次举手发言的经历,小F渐渐地敢于在多人面前说话了,他也变得越来越开朗。在组织该活动时,教师应关注以下两点。
第一,自主评价,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幸运儿”推选环节要避免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把更多的表达机会留给幼儿,让幼儿发现更多的“积极行为”。
第二,家长记录,共同见证幼儿的成长。当幼儿通过努力将“幸运物”拿回家时,教师应提醒家长鼓励幼儿讲述得到“幸运物”的过程,有意识地在家里强化幼儿的积极行为。
幼儿积极心态的培养是关乎幼儿一生成长的重大课题,应得到所有学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点亮幸运”积极心态培养活动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以幼儿为中心,从多方面入手,对幼儿的心理状况、行为表现施加影响。实践证明,该活动开展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幼儿的心理素质得到明显提升,行为也更符合成人的期待,希望这些成果能内化为幼儿的个体性格,对幼儿日后的为人处世产生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