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艺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根据义务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教育部将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专册教材在注重知识的基础上,倾向于儿童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教材结构特色鲜明,由浅入深、由简至繁,让道德与法治观念内化于心,从而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知识与能力的共同提高,实现情感与实践的互动提升。专册教材内容框架的设计坚持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内容包括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以及法律的作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产生及职权、人大代表的职责、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材在阐释法律规范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法治思维的养成。同时,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客观上说,六年级法治教育专册的内容和相关要求该如何适应学生学习认知的特点,如何让法律条文的严肃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有机结合,如何增强法治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对广大小学思政课教师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近年来,笔者带领区域骨干教师聚焦法治教育专册教学策略专项研究,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优化教学思路设计,强化学习过程实效,在深度剖析课堂实践性案例的基础上,总结出法治教育专册的“四个增强”教学策略,供同行借鉴。
德育课程是以生活为逻辑建构的课程,德育要回归生活,法治教育也要秉承生活德育的理念。尤其在面对枯燥的法律条文时,教师更要在课堂中引入学生的真实生活,打造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体验。
学生在学习任何知识之前,他们的头脑都不是空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的起点,也就是说,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认识基础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善于利用直观化、情境化的课程资源,使教学设计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无缝衔接,找到理解新知识的经验链接点。
案例1:《公民意味着什么》
在导入环节,教师设计了人们在机场边检处办理入境手续的生活情境:先出示中国公民和“外国人”不同通道的图片,请学生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再出示两个公民的照片,一个是黑头发黑眼睛,另一个是黄头发蓝眼睛,请学生帮助他俩选择该走哪一条通道。为什么?最后,追问“说着中国话、长着黑头发黑眼睛就一定是中国公民吗?金发碧眼就一定不是中国公民吗?”
教师创设了旅游归来过边检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走进“公民”这一概念,引发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兴趣。
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理解抽象的课程内容做好经验铺垫。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教师要突出内容的丰富性,注意精选真实而典型的生活事件,引发学生法治学习的关注力,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成效。
案例2:《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教师先带领学生回望生活,用“江苏省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产生联系,让学生明白: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接着,教师用学生乘坐大巴秋游的注意事项和与租车公司的签约合同来明确法律和纪律的不同:法律必须人人遵守,纪律存在一定范围。最后用子女不愿赡养老人的真实案例明晰法律和道德的联系与区别: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通过人们心中的善念、社会风尚来监督,法律是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具有强制力、权威性,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
教师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事件中寻找法律现象,思考法律是什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法律无处不在,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的保障,法律能保护我们的权利,规范我们的行为,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建立法律的“亲和力”。教师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巨大作用,为法治认同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奠定基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强调:要优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坚持教学相长,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因此,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入法治教育课堂,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自主习得法律知识,形成法律观念,从而达成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的教育目标。
案例3:《宪法是根本法》
教师同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三部法律中的第一条,让学生比较分析共同点是什么?从而揭示:在我国,其他法律都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宪法是根本法。接着,教师出示一则新闻:2018年10月13日,杨某在其住宅内进行网络直播时,篡改国歌曲谱,以嬉皮笑脸的方式表现国歌内容,并将国歌作为自己所谓“网络音乐会”的“开幕曲”。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依法对杨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根据这则新闻,教师组织学生思考探究:仅仅依据宪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能对杨某处以行政拘留吗?为什么有了宪法还需要其他法律?
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方式领会到: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和社会生活最根本最重要的内容,其他法律规定的是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法治教育是一种公民素养教育,而不是法律专业教育。设置法治教育专册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而不是在培养法律专业人才。因此,法律观念和态度是第一位的。教师利用真实的事例设置疑问,让学生带着疑惑自主探究,领着学生主动走进法律园地,辨明宪法和其他法律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学习避免了对法律条文和知识的灌输,学生自主建构的法律观念,才能真正入脑入心,富有实效。
德,道德、品行;法,法律、法规,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受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的总称。德,主要关注人的内在动机;法,更多的是规范和关注人的外在行为。法律和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的法治教育没有道德教育做基础,法治教育很容易流于知识概念的学习。在法治教育中要注重道德和法律在具体生活实践中的融合。
案例4: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
这个单元旨在通过向学生展示人大代表及国家机构的产生方式、日常生活与国家机构的关联等内容,明确公权力行使有边界。“我们是场外代表”这一框题,说明关心国家大事是公民社会责任的体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法治问题”,进一步弄明白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了多大的影响等。这对学生了解立法程序,感悟法律背后蕴含的法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关心国家大事,这也是核心价值观中要求的“爱国”的体现。
教师通过德法相融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约束力量、道德的感化力量,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本学科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共同的育人功能。在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提升小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增长他们道德的实践智慧,从而更加健康和谐地发展。
相关研究表明,真正有效的法治教育途径就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六年级的法治教育专册特别注重法律知识向日常实践的延伸。客观上说,在法治教育过程中贯穿知行合一的原则,就是强调在实践中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遵法守法用法的能力。
案例5:《知法守法 依法维权》
本课中提到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教师给学生观看了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的儿童预防性侵的动画片。内容包括:教会孩子识别坏人、教孩子认识隐私部位、警惕“视觉、言语、触碰、独处、拥抱”五大警报、与孩子共建“照顾者”“爱心圈”名单等。动画片观看结束,教师对学生进行“测试”,确保学生听懂并记住。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行情境的实际操作:怎样保持安全距离。
富有趣味性的动画片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情境下实际操作的教学设计把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此外,教师还可以用一些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和行动,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1)拍的写真照不经本人同意被商家使用怎么办?(2)同学丢了东西,却被要求查书包怎么办?(3)路上有人突然要查爸爸的身份证应该怎么做?……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展开讨论,可以将学生学到的法律知识观念与行为选择融为一体,提升他们践行法治观念的能力,真正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
一定意义上看,上好法治教育专册,需要教师充分了解班级学生的生活状况和思想状况,事例的选择才能有针对性,才能真正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才能挖掘学生最潜在的道德良知。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行为不是因为外在的压力而规范,而是真正出于自己内心的意愿。
学者周国平指出,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尤其是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的最重要的阶段。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能就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阶段的法治教育需要强化知情意行的相对统一,坚持道德教育、心理教育与法律教育的有机结合。教师要充分发挥法治教育专册课程的育人功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体现小学生的学段特点,主动开展一些常识性、体验性和启蒙性的法治常识学习,不断增强法治教育专册的思想性、亲和力、针对性,有效提升法治教育专册教材的政治性、时代性、科学性、可读性。教师在小学法治教育专册的教学实践中,要主动构建内容丰富、活动精彩、层次递进、实效明显的课程体系,力争使各类课程与法治教育专册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情感,拥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美好愿望。